涡旋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51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8
本公开提供一种涡旋式压缩机,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包括:主体;盖,用于将所述主体分为低压段和高压段;定涡盘,包括第一排放口;动涡盘,相对于所述定涡盘旋转并且与所述定涡盘一起形成压缩室;排放引导件,设置在所述定涡盘与所述盖之间并且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排放口的第二排放口;以及背压致动器,被构造为与所述排放引导件一起形成背压室并且相对于所述排放引导件沿着朝向所述盖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二排放口与所述高压段选择性地连接。所述定涡盘包括:旁通流动路径,使所述压缩室和所述第二排放口连接;以及旁通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旁通流动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涡旋式压缩机
本公开涉及一种具有改善的压缩驱动效率和结构组装性能的涡旋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压缩机是使用电机、涡轮机等来压缩空气、制冷剂或其他各种工作气体以增大其压力的机械装置。压缩机可在整个工业中以各种方式使用。当在制冷剂循环中使用时,压缩机可将低压制冷剂转化为高压制冷剂,然后将其传输回到冷凝器。压缩机可分为:往复式压缩机,其中,吸收和排放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形成在活塞与气缸之间并且活塞在气缸内部线性地往复运动以压缩制冷剂;旋转式压缩机,其中,吸收和排放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形成在偏心旋转的旋转活塞与气缸之间并且旋转活塞沿着气缸的内壁偏心旋转以压缩制冷剂;以及涡旋式压缩机,其中,吸收和排放工作气体的压缩空间形成在动涡盘与定涡盘之间并且动涡盘相对于定涡盘旋转以压缩制冷剂。与往复式压缩机或旋转式压缩机相比,涡旋式压缩机由于其高的效率、低的振动和噪声、小的尺寸以及轻的重量而被广泛地用于制冷剂循环设备中。然而,在涡旋式压缩机的压缩过程中,压缩空间中的制冷剂可能被过压缩,并且过压缩的制冷剂会降低涡旋式压缩机的压缩效率。为了解决该问题,涡旋式压缩机可包括差压阀。然而,存在的问题是,需要设置单独的差压阀,并且由于差压阀的耐久性而需要定期更换差压阀。另外,由于形成涡旋式压缩机的结构的复杂性,因此存在涡旋式压缩机的组装性能劣化且其生产效率降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压缩驱动效率和结构组装性能的涡旋式压缩机。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可包括:主体;盖,被构造为将所述主体的内部分为低压段和高压段;定涡盘,设置在所述低压段中并且包括第一排放口,被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动涡盘,被构造为相对于所述定涡盘旋转并且与所述定涡盘一起形成压缩室;排放引导件,设置在所述定涡盘与所述盖之间,所述排放引导件包括第二排放口,所述第二排放口连接到所述第一排放口并且将所述压缩室中的压缩的制冷剂引导到所述盖;以及背压致动器,设置为围绕所述排放引导件的外周表面以与所述排放引导件一起形成背压室,并且被构造为相对于所述排放引导件沿着朝向所述盖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二排放口与所述高压段选择性地连接,其中,所述定涡盘可包括:旁通流动路径,形成在所述定涡盘中并且使所述压缩室连接到所述第二排放口;以及旁通阀,被构造为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所述旁通流动路径。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可包括: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背压致动器与所述排放引导件之间,并且被构造为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所述背压致动器与所述排放引导件之间的间隙,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可包括具有呈选定角度的倾斜表面的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可包括:第一切口部,包括第一倾斜表面;以及第二切口部,包括面对所述第一倾斜表面设置的第二倾斜表面,其中,当所述背压室中的第一压力大于所述第二排放口中的第二压力时,所述第一倾斜表面和所述第二倾斜表面彼此间隔开,使得所述制冷剂在它们之间流动,并且其中,当所述背压室中的第一压力小于所述第二排放口中的第二压力时,所述第一倾斜表面和所述第二倾斜表面彼此接触以防止所述制冷剂在它们之间流动。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可包括: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背压致动器与所述排放引导件之间,并且被构造为选择性地关闭所述背压致动器与所述排放引导件之间的间隙,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包括:聚四氟乙烯密封件,具有制冷剂流动路径;以及O形环件,结合到所述聚四氟乙烯密封件的外周表面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所述制冷剂流动路径。所述制冷剂流动路径可包括:制冷剂槽,形成在所述聚四氟乙烯密封件的内周表面上;出口,形成在所述聚四氟乙烯密封件的上表面上并且与所述制冷剂槽流体连通;以及连接孔,形成为使所述聚四氟乙烯密封件的外周表面与所述制冷剂槽连通。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实施例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或其他方面以及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并且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在图1的涡旋式压缩机中主体为透明的状态的透视图。图3是沿着图1的线A-A截取的剖面图。图4是示出省略主体并且压缩部与马达部分离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压缩部的分解透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定涡盘的分解透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定涡盘的底部视图。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排放引导件的透视图。图9是示出图8的没有密封构件、第一O形环构件和第二O形环构件的排放引导件的透视图。图10是图8的排放引导件的底部分解透视图。图1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密封构件的透视图。图12是沿着图11中的线D-D截取的剖面图。图1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背压致动器的透视图。图14是图13的底部透视图。图15是沿着图14中的线E-E截取的剖面透视图。图16是示出其中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排放引导件和背压致动器彼此结合的结构的剖面透视图。图17是透明地示出图16的结构中的背压致动器的剖面透视图。图1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高低压盖的分解透视图。图19是沿着图1中的线B-B截取的剖面图。图20A是示出图3的C区域的放大图。图20B是示出图20A的F1区域的放大图。图21A是示出依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驱动的第二状态的放大图。图21B是示出图21A的F2区域的放大图。图22A是示出依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驱动的第三状态的放大图。图22B是示出图22A的F3区域的放大图。图2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变型实施例的结合到排放引导件的波形弹簧的透视图。图24是示出图23的波形弹簧所结合的涡旋式压缩机的放大剖面图。图2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剖面图。图26是示出图25的涡旋式压缩机的C1区域的放大图。图27是示出图25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压缩部的分解透视图。图2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排放引导件的底部透视图。图2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背压致动器的底部透视图。图30是示出图29的背压致动器的剖面透视图。图3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密封构件的透视图。图32是示出图31的密封构件的剖面透视图。图33是示出图31的密封构件的分解透视图。图34是沿着图25的涡旋式压缩机的压缩部的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的中央截取的剖面图。图35A是示出依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驱动的第一状态的放大图。图35B是示出图35A的K1区域的放大图。图36A是示出依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驱动的第二状态的放大图。图36B是示出图36A的K2区域的放大图。图37A是示出依据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涡旋式压缩机的驱动的第三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n主体;/n盖,被构造为将所述主体的内部分为低压段和高压段;/n定涡盘,设置在所述低压段中并且包括第一排放口,被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n动涡盘,被构造为相对于所述定涡盘旋转并且与所述定涡盘一起形成压缩室;/n排放引导件,设置在所述定涡盘与所述盖之间,所述排放引导件包括第二排放口,所述第二排放口连接到所述第一排放口并且将所述压缩室中的压缩的制冷剂引导到所述盖;以及/n背压致动器,设置为围绕所述排放引导件的外周表面以与所述排放引导件一起形成背压室,并且被构造为相对于所述排放引导件沿着朝向所述盖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二排放口与所述高压段选择性地连接,/n其中,所述定涡盘包括:/n旁通流动路径,形成在所述定涡盘中并且使所述压缩室连接到所述第二排放口;以及/n旁通阀,被构造为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所述旁通流动路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29 KR 10-2019-0049996;20200211 KR 10-2020-001.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
主体;
盖,被构造为将所述主体的内部分为低压段和高压段;
定涡盘,设置在所述低压段中并且包括第一排放口,被所述涡旋式压缩机压缩的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一排放口排放;
动涡盘,被构造为相对于所述定涡盘旋转并且与所述定涡盘一起形成压缩室;
排放引导件,设置在所述定涡盘与所述盖之间,所述排放引导件包括第二排放口,所述第二排放口连接到所述第一排放口并且将所述压缩室中的压缩的制冷剂引导到所述盖;以及
背压致动器,设置为围绕所述排放引导件的外周表面以与所述排放引导件一起形成背压室,并且被构造为相对于所述排放引导件沿着朝向所述盖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第二排放口与所述高压段选择性地连接,
其中,所述定涡盘包括:
旁通流动路径,形成在所述定涡盘中并且使所述压缩室连接到所述第二排放口;以及
旁通阀,被构造为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所述旁通流动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所述涡旋式压缩机还包括:
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背压致动器与所述排放引导件之间,并且被构造为选择性地关闭所述背压致动器与所述排放引导件之间的间隙,
其中,所述密封构件包括切口部,所述切口部具有呈选定角度的倾斜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排放引导件包括:
第一部分,形成所述第二排放口;以及
第二部分,连接到所述第一部分并且具有大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的直径,并且
其中,所述背压致动器包括容纳空间,所述排放引导件插设到所述容纳空间中,并且所述容纳空间覆盖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排放引导件的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背压致动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切口部包括:
第一切口部,包括第一倾斜表面;以及
第二切口部,包括面对所述第一倾斜表面设置的第二倾斜表面,
其中,当所述背压室中的第一压力大于所述第二排放口中的第二压力时,所述第一倾斜表面和所述第二倾斜表面彼此间隔开,使得所述制冷剂在它们之间流动,并且
其中,当所述背压室中的第一压力小于所述第二排放口中的第二压力时,所述第一倾斜表面和所述第二倾斜表面彼此接触以防止所述制冷剂在它们之间流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式压缩机,其中,
所述定涡盘包括第一背压流动路径,所述第一背压流动路径与所述第一排放口间隔开并且连接到所述压缩室,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正焄赵成海徐钟天赵南奎金道贤全柾昱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