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检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6461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裂缝检测仪,由稳压源、校准环节、力传感器、校正环节、裂缝监测环节、裂缝传感膜、声光报警电源指示环节、显示环节等组成。其中校准环节、力传感器、校正环节构成力传感器信号输入回路,裂缝监测环节、裂缝传感膜、声光报警电源指示环节构成传感膜声光报警电源指示回路,由稳压源供给各回路电源也可直接用电池供电。该检测仪主要用于混凝土构件裂缝的检测,能准确测出混凝土构件的初裂瞬间力及裂缝的位置,对于判断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检测速度快,需要大批量检测混凝土构件时,省时、省力,可连续工作;适用范围广,可以检测混凝土杆、混凝土板、混凝土管、混凝土墙体等;操作简便,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裂缝检测仪。对于混凝土构件的研制或常规生产,为了确保产品和工程质量,混凝土构件在出厂和使用前需对部分产品抽察做抗裂性能试验,目前我国对于混凝土构件抗裂性能力的测定是以出现裂缝前、后力的平均值或者滞后值或者力与挠度曲线折点来确定的,这些方法均是靠人工用放大镜观测裂缝后根据一定的计算方法而计算出出现裂缝时的瞬间力的,但是当人眼能看出裂缝时的荷载已不是初裂时间所对应的力,因此准确的测出最初出现裂缝时的瞬间力,已成为目前许多用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关于混凝土构件抗裂性能方面的标准也均是根据上述方法制定的,致使其试验检测质量受到影响。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便、能准确测量混凝土构件初裂瞬间力及其位置的裂缝检测仪。该裂缝检测仪由稳压源(Ⅰ)、校准环节(Ⅱ)、力传感器(Ⅲ)、力传感器插口(HT)、校正环节(Ⅳ)、裂缝监测环节(Ⅴ)、裂缝传感膜(Ⅵ)、裂缝传感膜插口(HPM)、声光报警电源指示环节(Ⅶ)、显示环节(DM)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具有多路直流可调的稳压源(Ⅰ)的第一路桥压输出与具有可同时调整力传感器灵敏度、调整显示器满刻度、调整桥压大小的校准环节(Ⅱ)的输入端联接,经过校准环节(Ⅱ)校准的输出电压信号经力传感器插口(HT)与具有校正显示器全零的校正环节(Ⅳ)的输入端联接,力传感器(Ⅲ)的电压信号经力传感器插口(HT)与校正环节(Ⅳ)的输入端联接,校正环节(Ⅳ)输出的电压信号与显示环节(DM)的力模拟电压信号输入端联接构成力传感器信号输入回路;多路直流可调的稳压电源(Ⅰ)的第二路桥压输出与显示环节的电压输入端联接构成显示环节电压输入回路;多路直流可调的稳压电源(Ⅰ)的第三路桥压输出与具有能准确采集传感膜初裂电压信号的裂缝检测环节(Ⅴ)的输入端联接,裂缝传感膜(Ⅵ)的电压信号经传感膜输入插口(HPM)与裂缝监测环节(Ⅴ)的传感膜电压信号输入端联接,裂缝监测环节(Ⅴ)的输出信号一路与显示环节的传感膜初裂保持继电器接点联接,另一路输出信号与声、光报警电源指示环节(Ⅶ)联接构成传感膜裂缝声、光报警电源指示回路;或者由直流电源供电给力传感器输入回路,显示环节电压输入回路,传感膜裂缝声、光报警电源指示回路。力传感器信号输入回路由保险管F1、全波整流电路BG1、电容C1~C9、二极管D1、电阻R1、集成稳压块ISB1、ISB2、电位器W1、W2、W3、稳压二极管D2、D3组成,BG1的正输出端与集成稳压块ISB1的输入端联接,BG1的负输出端接零,电容C1、C2分别跨接在BG1的正、负输出端之间,集成稳压块ISB1的调整端接零,其输出端经正向导通二管D1与集成稳压块ISB2的输入端联接,电容C3、C4分别跨接在ISB1的输出端与零线之间,在ISB2的输入端与零线之间设有直流电源插口HEB,ISB2的调整端经电位器W1接零,其输出端与BG1的负输出端分别与力传感器插口HT的1、2端联接,电阻R1跨接在ISB2的输出端与电位器W1的活动端之间,ISB2的调整端与电位器W1的活动端短接,电容C5跨接在ISB2的输出端与零线之间,电位器W2、W3串接后跨接在力传感器插口的3、4端,W2的活动端与3端短接,W3的活动端接零,电容C6、C8和电容C7、C9分别串接后并联在串接电位器W2、W3的两端,串接电容C6、C8和C7、C9的共同端联接后接零,稳压二极管D2、D3的阳极联接,D2、D3阴极分别跨接在力传感器插口的3、4端并与显示环节DM的力模拟信号输入端联接;显示环节电压输入回路由保险管F2、全波整流电路BG2、电容C10~C14、二极管D4、电阻R2、集成稳压块ISD1、ISD2、电位器W4组成,BG2的正输出端与集成稳压块ISD1的输入端联接,电容C10、C11分别跨接在BG2的正、负输出端之间,集成稳压块ISD1的调整端接BG2的负输出端,其输出端经正向导通二管D2与集成稳压块ISD2的输入端联接,电容C12、C13分别跨接在ISD1的输出端与BG2负输出端之间,在ISD2的输入端与BG2的负输出端之间设有直流电源插口HED,ISD2的调整端经电位器W4接BG2的负输出端,电阻R2跨接在ISD2的输出端与电位器W4的活动端之间,ISD2的调整端与电位器W4的活动端短接,电容C14跨接在ISD2的输出端与BG2的负输出的之间并与显示环节的电压信号端口VD联接;传感膜裂缝声、光报警电源指示回路由保险管F3、全波整流电路BG3、电容C15~C18、二极管D5、D6、电阻R3~R6、集成稳压块ISP、电位器W5、W6、报警恢复开关SWa、快速开关管BG4、微型继电器J、电源指示灯PL、发光二极管LA、发声器SA组成,BG3的正输出端经正向导通二管D5与集成稳压块ISP的输入端联接,电容C15、C16分别跨接在BG3的正、负输出端之间,在ISP的输入端与BG3的负输出端之间设有直流电源插口HEP,电位器W5的一端接BG3的负输出端,电阻R3跨接在ISP的输出端与电位器W5的活动端之间,ISP的调整端与电位器W5的活动端短接,电容C17跨接在ISP的输出端与BG3的负输出端之间,电阻R4与电位器W6串接后电阻端与ISP输出端联接,电位器端与BG3的负输出端接有传感膜插口HPM,电位器的活动端接在电阻R4与电位器之间,报警恢复开关SWa并联在传感膜插口HPM的两端,快速开关管BG4基极与传感膜插口的正极联接,发射极与负极联接,集电极经继电器J与ISP的输出端联接,二极管D6并联在继电器J的两端阳极与集电极联接,电解电容C18跨接在D6的阴极与BG4的发射极之间并从两端引出信号经继电器接点J1与发声器SA联接,发光元件LA与电阻R5串联后跨接在发声器SA的两端,电阻R6与电源指示灯PL串联后跨接在电容C18的两端构成传感膜声、光报警电源指示回路;继电器接点J2与显示器数字保持端联接。使用该裂缝检测仪具有以下优点1.检测速度快,需要大批量检测混凝土构件时,省时、省力,可连续工作;2.适用范围广,可以检测混凝土杆、混凝土板、混凝土管、混凝土墙体等;3.操作简便,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能准确测出混凝土构件的初裂瞬间力及其位置,对于判断混凝土构件的抗裂性能具有重要意义;4.本仪器可以使用交、直流两种电源,直流电源具有不间断电源的功能;5.荷载可以通过BCD码输出与计算机或打印机联机;6.具有问答、显示选择和校零的特点;7.自动正负显示,当构件受拉力时显示正值,当构件受压力时显示负值。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见附图说明图1、图2、图3、图4。图1为裂缝检测仪原理框图,由多路直流可调稳压源(Ⅰ)、校准环节(Ⅱ)、力传感器(Ⅲ)、力传感器插口(HT)、校正环节(Ⅳ)、裂缝监测环节(Ⅴ)、裂缝传感膜(Ⅵ)、裂缝传感膜插口(HPM)、声光报警电源指示环节(Ⅶ)、显示环节(DM)等组成。图2为裂缝检测仪电路原理图,多路直流稳压电源(Ⅰ)是由小型变压器(T)、保险管F0、三路桥压整流滤波电路组成,三路桥压整流滤波电路一路由保险管F1、全波整流电路BG1、电解电容C1、C3、电容C2、C4、C5、二极管D1、电阻R1、集成稳压块ISB1、ISB2组成,一路由保险管F2、全波整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裂缝检测仪,由稳压源(Ⅰ)、校准环节(Ⅱ)、力传感器(Ⅲ)、力传感器插口(HT)、校正环节(Ⅳ)、裂缝监测环节(Ⅴ)、裂缝传感膜(Ⅵ)、裂缝传感膜插口(HPM)、声光报警电源指示环节(Ⅶ)、显示环节(DM)等组成,其特征在于具有多路直流可调的稳压源(Ⅰ)的第一路桥压输出与具有可同时调整力传感器灵敏度、调整显示器满刻度、调整桥压大小的校准环节(Ⅱ)的输入端联接,经过校准环节(Ⅱ)校准的输出电压信号经力传感器插口(HT)与具有校正显示器全零的校正环节(Ⅳ)的输入端联接,力传感器(Ⅲ)的电压信号经力传感器插口(HT)与校正环节(Ⅳ)的输入端联接,校正环节(Ⅳ)输出的电压信号与显示环节(DM)的力模拟电压信号输入端联接构成力传感器信号输入回路;多路直流可调的稳压电源(Ⅰ)的第二路桥压输出与显示环节的电压输入端联接构成显示环节电压输入回路;多路直流可调的稳压电源(Ⅰ)的第三路桥压输出与具有能准确采集传感膜初裂电压信号的裂缝检测环节(Ⅴ)的输入端联接,裂缝传感膜(Ⅵ)的电压信号经传感膜输入插口(HPM)与裂缝监测环节(Ⅴ)的传感膜电压信号输入端联接,裂缝监测环节(Ⅴ)的输出信号一路与显示环节的传感膜初裂保持继电器接点联接,另一路输出信号与声、光报警电路指示环节(Ⅶ)联接构成传感膜裂缝声、光报警电源指示回路;或者由直流电源供电给力传感器输入回路,显示环节电压输入回路,传感膜裂缝声、光报警电源指示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贵李维武
申请(专利权)人: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