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架体结构及利用其封堵顶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38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架体结构,包括架管底座、架体和模板,架管底座由架管底座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组成,解决了当中板预留吊装孔未封堵完成且站台层需多种工种同时施工时,无法搭设脚手架的问题,并且铺设架管底座操作方便,稳定性强,拆卸工作量小,使用灵活,安全可靠性高;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利用上述架体结构封堵顶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包括通过受力验算选取架管底座的施工参数,搭设架体结构,所述模板上封堵顶板预留孔洞;通过架体底座的施工参数,架体、模板的参数三者相互配合取值,优化出符合施工要求的架体结构,保障了施工安全;利用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封堵顶板预留孔洞,并注重封堵后混凝土的养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架体结构及利用其封堵顶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建设
,具体指一种架体结构及利用其封堵顶板预留孔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地铁地下工程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在地铁方便城市市民出行的同时,也对施工效率、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场地紧张、上下交叉作业频繁、施工进度紧,在中板预留吊装孔未封堵完成且站台层正在进行其他施工时,无法搭设脚手架,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架体结构,所述架体结构的架管底座铺设在未封堵的中板预留吊装孔洞上,解决了中板预留吊装孔未封堵完成且站台层需多种工种同时施工无法搭设脚手架的问题,并且铺设架管底座操作方便,稳定性强,拆卸工作量小,使用灵活,安全可靠性高。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架体结构封堵顶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通过架体底座的施工参数,架体、模板的参数三者相互配合取值,优化出符合施工要求的架体结构,既节约施工成本又能满足施工安全要求。本专利技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加以实现:一种架体结构,包括架管底座、架体、模板;所述架管底座由架管底座第一层,架管底座第二层,架管底座第三层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组成;所述架管底座第一层是由位于中板两侧突出位置的双拼工字钢1组成,双拼工字钢1方向与轨道平行;所述架管底座第二层铺设在架管底座第一层上,是由若干工字钢2组成,工字钢2方向与轨道垂直;所述架管底座第三层铺设在架管底座第二层上,是由若干方木3组成,方木3方向与轨道平行;所述架体是由立杆4、横杆5、剪刀撑6和扣件组成,从所述架管底座第三层向顶部依次安装立杆4,横杆5,底部一个作业面安装完成后,再逐层向上安装;横杆5与立杆6通过碗扣相连;从底部向顶部安装需要设置剪刀撑6,通过扣件与立杆连接;在立杆4底部碗扣处应设置扫地杆7。而且,所述架体顶端还连接有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螺杆,可调托撑上方铺设主龙骨,在所述主龙骨上铺设次龙骨,在所述次龙骨上铺设模板。而且,所述模板为竹胶板。而且,所述架体架设过程中具体选择参数如下:所述立杆4间距为0.6m×0.9m(纵×横),横杆5步距为1.2m;所述立杆4设置必须竖直,垂直允许偏差不大于H/500,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100mm;所述立杆4顶端可调托撑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应超过650mm,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螺杆插入立杆4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伸出立杆4的长度不宜大于300mm,安装时可调底座螺杆应与立杆4钢管上下同心,且可调底座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应大于3mm;所述剪刀撑(6)采用φ48×3.5mm钢管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0mm,用扣件与立杆(4)扣牢;所述扫地杆(7)距离地面高度不应超过350mm,与相邻立杆(4)连接牢固;剪刀撑与交叉处立杆(4)或水平杆扣接;所述主龙骨采用100×100mm方木,按照0.6m间距纵向布置;所述次龙骨采用50×100mm方木,按照0.25m间距横向布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架体结构封堵顶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包括通过受力验算选取架管底座的施工参数,搭设架体结构,所述模板上封堵顶板预留孔洞。所述施工参数包括组成材料选材和架管底座架设参数;所述通过受力验算选取架体结构的施工参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公式(1)-(5)对所述架体底座的施工参数进行计算取值,其中架体、模板的参数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预设,然后根据公式(1)-(5)的验算结果进行架体底座的施工参数的选择,架体底座的施工参数,架体、模板的参数三者是相互配合取值的过程,直到优化出符合施工要求的取值即可施工架体结构;当架体底座的施工参数,架体、模板的参数三者是相互配合取值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需要对架体、模板的预设参数进行调整。(1)均布荷载组合值按下式计算:Q=(M+m+N+n)×a+(q1+q2)×b式中:Q-均布荷载组合值(kN/m2)M-模板自重(kN/m2)m-混凝土自重(kN/m2)N-钢筋自重(kN/m2)n-钢管架自重(kN/m2)q1-砼振捣产生的荷载(kN/m2)q2-施工荷载标准值(kN/m2)a-自重安全系数b-载荷安全系数(2)单根工字钢最大抵抗弯矩按下式计算:Mmax=W×f式中:W-工字钢截面模量(cm3)f-型钢抗拉强度标准值(N/mm2)Mmax-单根工字钢最大抵抗弯矩(KN·m)(3)单根工字钢最大抗剪能力按下式计算:Vmax=f×A式中:f-型钢抗拉强度标准值(N/mm2)A-工字钢截面面积(cm2)Vmax-单根工字钢最大抗剪能力(KN)(4)预留孔洞封堵支架在线性荷载下的最大挠度按下式计算:Ymax=5×Q×L×l4/(384×E×J)式中:Ymax-预留孔洞封堵支架在线性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值(mm)Q-均布荷载组合值(kN/m2)L-工字钢间距(m)l-跨度(cm)E-弹性模量(kg/cm2)J-截面惯矩(cm4)(5)按下式计算:Mmax=1/8×Q×L×l2式中:Mmax-预留孔洞封堵支架在线性荷载下的最大弯矩(KN·m)Q-均布荷载组合值(kN/m2)L-工字钢间距(m)l-跨度(cm)经公式计算结合施工实际,所述架管底座第一层双拼工字钢(1)选用I32b工字钢相互拼接组成;所述架管底座第二层选用I32b工字钢,中心间距为0.3m;所述架管底座第三层选用10×10方木,中心间距为0.9m。架管底座的施工参数需要使单根工字钢最大抗剪能力、预留孔洞封堵支架在线性荷载下的最大挠度、预留孔洞封堵支架在线性荷载下的最大弯矩满足施工要求;根据受力验算结果确定的施工参数搭设所述架体结构。而且,所述模板上封堵顶板预留孔洞,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螺杆调整模板的高度及预拱度,在模板上封堵顶板预留孔洞,首先进行钢筋绑扎,保持钢筋表面清理干净,必要时进行除锈,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要比顶板混凝土标号高一级的混凝土,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分层分段对称浇注,顶板混凝土终凝之前做好压实、提浆、抹面工作,并按要求作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混凝土养护工作在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初凝状态以后,用草袋覆盖顶板,洒水养生,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顶板封堵完成后对架体底座、架体进行拆卸即可,用于下一个洞口封堵。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中板预留吊装孔未封堵完成且站台层需多种工种同时施工时,利用中板吊装孔铺设架管底座,为搭设脚手架提供平台,缩短了施工时间,满足多种工种同时作业需求,而且铺设架管底座操作方便,稳定性强,拆卸工作量小,使用灵活,安全可靠性强,并可作为搭设脚手架的平台进行推广。2、本专利技术通过公式对架体底座的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架体结构,包括架管底座、架体、模板,其特征在于:/n所述架管底座由架管底座第一层,架管底座第二层,架管底座第三层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组成;/n所述架管底座第一层是由位于中板两侧突出位置的双拼工字钢(1)组成,双拼工字钢(1)方向与轨道平行;/n所述架管底座第二层铺设在架管底座第一层上,是由若干工字钢(2)组成,工字钢(2)方向与轨道垂直;/n所述架管底座第三层铺设在架管底座第二层上,是由若干方木(3)组成,方木(3)方向与轨道平行;/n所述架体是由立杆(4)、横杆(5)、剪刀撑(6)、扣件组成,从所述架管底座第三层向顶部依次安装立杆(4),横杆(5),底部一个作业面安装完成后,再逐层向上安装;横杆(5)与立杆(6)通过碗扣相连;从底部向顶部安装需要设置剪刀撑(6),通过扣件与立杆连接;在立杆(4)底部碗扣处应设置扫地杆(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架体结构,包括架管底座、架体、模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架管底座由架管底座第一层,架管底座第二层,架管底座第三层从下至上依次连接组成;
所述架管底座第一层是由位于中板两侧突出位置的双拼工字钢(1)组成,双拼工字钢(1)方向与轨道平行;
所述架管底座第二层铺设在架管底座第一层上,是由若干工字钢(2)组成,工字钢(2)方向与轨道垂直;
所述架管底座第三层铺设在架管底座第二层上,是由若干方木(3)组成,方木(3)方向与轨道平行;
所述架体是由立杆(4)、横杆(5)、剪刀撑(6)、扣件组成,从所述架管底座第三层向顶部依次安装立杆(4),横杆(5),底部一个作业面安装完成后,再逐层向上安装;横杆(5)与立杆(6)通过碗扣相连;从底部向顶部安装需要设置剪刀撑(6),通过扣件与立杆连接;在立杆(4)底部碗扣处应设置扫地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顶端还连接有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螺杆,可调托撑上方铺设主龙骨,在所述主龙骨上铺设次龙骨,在所述次龙骨上铺设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为竹胶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架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架设过程中具体选择参数如下:
所述立杆(4)间距为0.6m×0.9m(纵×横),横杆(5)步距为1.2m;所述立杆(4)设置必须竖直,垂直允许偏差不大于H/500,最大允许偏差应小于100mm;所述立杆(4)顶端可调托撑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应超过650mm,可调托撑和可调底座螺杆插入立杆(4)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伸出立杆(4)的长度不宜大于300mm,安装时可调底座螺杆应与立杆(4)钢管上下同心,且可调底座螺杆外径与立杆钢管内径的间隙不应大于3mm;
所述剪刀撑(6)采用φ48×3.5mm钢管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000mm,用扣件与立杆(4)扣牢;
所述扫地杆(7)距离地面高度不应超过350mm,与相邻立杆(4)连接牢固;剪刀撑与交叉处立杆(4)或水平杆扣接;
所述主龙骨采用100×100mm方木,按照0.6m间距纵向布置;所述次龙骨采用50×100mm方木,按照0.25m间距横向布置。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所述的架体结构封堵顶板预留孔洞的施工方法,包括通过受力验算选取架管底座的施工参数,搭设架体结构,所述模板上封堵顶板预留孔洞,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工参数包括组成材料选材和架管底座架设参数;所述通过受力验算选取架体结构的施工参数,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公式(1)-(5)对权利要求1-4所述架体底座的施工参数进行计算取值,其中架体、模板的参数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预设,然后根据公式(1)-(5)的验算结果进行架体底座的施工参数的选择,架体底座的施工参数,架体、模板的参数三者是相互配合取值的过程,直到优化出符合施工要求的取值即可施工架体结构;
(1)均布荷载组合值按下式计算:
Q=(M+m+N+n)×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刚彭学军陈创彭威威蔺凯东汤宇黄光童昌凌涛何林云林巍杰杨锡斌段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