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637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施工围堰技术领域的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该围堰结构包括有围堰主体,所述围堰主体由多个类S型钢板桩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围堰主体的内侧长边中部设置有围囹,左右相对的围囹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端部与围囹之间设有斜撑,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的类S型钢板桩在使用时,具有更高的咬合防水效果,且该种钢板桩之间能够大角度旋转而不影响咬合防水效果,在实际应用时更实际合理,尤其在围堰拐角处,其不需要设置另外的防水结构设计,仍能保持很好的防水效果,本方案中类S型钢板桩及其围堰方法的设计相比于现有钢板桩的围堰设计,使用更方便,防水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围堰
,具体为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修建的临时性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一般主要用于水工建筑中,除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围堰高度高于施工期内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在土木工程基础施工中,比如桥梁承台施工中,钢板桩围堰是当今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通常地质情况下,采用钢板桩围堰的基础施工中先由测量人员按施工图纸进行平面位置和高程的控制,并设立标志,然后用挖机对基坑开挖,开挖到承台顶面设置一层钢板桩内撑架,挖到地下水溢出时,再用人工配合泥浆泵对基底进行土方清理,抽水,止漏,准备封底,最后进行承台施工,即钢板桩围堰施工——开挖——封底。如果水位差较大,钢板桩堵漏止水困难较大,可考虑水下泥浆泵配合清淤,抛片石整平进行水下封底,另外还可以考虑井点降水系统配合降水,但成本相对提高。当钢板桩止水较好时,可采用干封,直接在基底做垫层。开挖后的基坑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设备连续排水。在水工建筑中,一般施工面积很大,则常用以做成构体围堰。它系由许多互相连接的单体所构成,每个单体又由许多钢板桩组成,单体中间用土填实。围堰所围护的范围很大,不能用支撑支持堰壁,因此每个单体都能独自抵抗倾覆、滑动和防止联锁处的拉裂。常用的有圆形及隔壁形等形式。钢板桩围堰是最常用的一种板桩围堰。钢板桩是带有锁口的一种型钢,其截面有直板形、槽形及Z形等,有各种大小尺寸及联锁形式。常见的有拉尔森式,拉克万纳式等,但是现有的钢板桩结构在围成围堰时,在围堰拐角处,钢板桩之间不能起到很好的咬合防渗漏效果,通常需要在拐角处作更为复杂的防水操作,操作不便,同时现有的钢板桩,如拉尔森式钢板桩在进行围堰时,需要正反面交错排序才可进行,吊起过程还需要不停调整钢板桩吊装顺序。基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该围堰结构包括有围堰主体,所述围堰主体由多个类S型钢板桩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围堰主体的内侧长边中部设置有围囹,左右相对的围囹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端部与围囹之间设有斜撑,所述围堰主体的内侧转角处设有L型围囹,左右相对的L型围囹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上还垂直设有与L型围囹固接的加强柱。优选的,所述围囹为间隔式分布,相邻围囹之间的间距小于一个类S型钢板桩的长度。优选的,所述类S型钢板桩包括有类S型钢板桩本体,所述类S型钢板桩本体的两侧经过卷绕设计,所述类S型钢板桩本体的中部固定设有圆柱体。优选的,所述圆柱体上设有长条通孔,所述长条通孔与类S型钢板桩本体的尺寸相适应,所述圆柱体上部开设有吊装通孔。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S2、插打类S型钢板桩1,形成围堰主体;S3、开挖基坑以及安装围囹等支撑结构;S4、浇筑垫层混凝土以及构筑承台;S5、围堰拆除回收。优选的,S1中包含以下步骤:S11、围堰结构、尺寸和施工位置的确定以及测量放样根据待施工地下主体的结构、尺寸和施工位置,确定出围堰的结构、尺寸和施工位置,围堰的尺寸是由上述待施工地下主体的每侧外沿向外扩展0.8~1.2m,然后对围堰的四周轮廓线进行测量放样;S12、钢板桩预制根据所确定围堰结构和尺寸确定所用单片钢板桩的数量、尺寸及型号;根据待施工的基坑深度、土质以及类S型钢板桩插入基底深度确定类S型钢板桩长度;在工厂内制作出类S型钢板桩时,首先制造出圆柱体102,将一块尺寸契合的钢板插入圆柱体102上的通孔中,移动圆柱体102使得其位于钢板中部,然后通过焊接技术将二者焊接成为一个整体,最后通过扭曲设备,对钢板两侧进行扭曲处理,使得钢板成为类S型钢板桩本体101,在钢板的两端进行末梢处理时,通过扭曲设备对钢板末梢进行大角度卷绕,使其与相邻类S型钢板桩配合使用时具备更好的防水效果,设计时,还注意使得相邻类S型钢板桩之间能够多角度连接而不冲突,以保证在围堰拐角处的便捷连接;S13、设备到场准备打桩等设备入场前,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准备工作,并清除现场妨碍施工的高空和地下障碍物,桩基行走路线地面坚实,以确保打桩机行走、打桩安全作业;经检查合格类S型钢板桩、支撑管柱、围囹采用汽车分批运输到位;机械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部位连接件牢固,并对润滑点加注润滑油;对电器设备、线路进行检查。优选的,S2中包含以下步骤:S21、在确定好的施工位置处设置导向架结构;S22、通过吊装设备吊起类S型钢板桩1转移至至埋设位置,通过插打设备进行插打,插打顺序为从围堰一侧中心开始打入第一片钢板桩,然后逐步向两边插打,在围堰另一侧合龙;类S型钢板桩1合龙前通过精确计算,确定龙口位置,在插打时,在类S型钢板桩两侧锁口涂以黄油或热的混合油膏;第一根钢板桩施工完成后,下根类S型钢板桩吊起用人工扶持插入前一块的锁口后继续下插;在围堰变向位置,类S型钢板桩具备极高实用性,只需调整变向位置的类S型钢板桩的位置方向,即能以正常合龙方式完成对围堰拐角的设计,保证了拐角处的密封性;S23、拆除导向架。优选的,S3中包含以下步骤:S31、进行基坑的初次开挖,开挖时采用抓斗取土,首次开挖深度为钢板桩长度的1/6~1/5;S32、基坑土石方开挖至支撑面后,进行围囹、支撑柱的施工,完成围堰支撑系统施工;然后再继续开挖,严禁在设置支撑前超挖。优选的,S5中包含以下步骤:S51、对围囹以及支撑柱进行拆卸;S52、选取一根粗钢丝绳,将钢丝绳的一端套接穿过圆柱体102上部的吊装通孔1022,另一端与反铲挖掘机的挂钩连接;S53、通过反铲挖掘机依次将类S型钢板桩拔除,拔出单个类S型钢板桩以后,及时对该类S型钢板桩拔除后留下的坑洞进行填土;S54、当类S型钢板桩拔除后,通过机械设备对其进行修复整平,并通过卷绕设备对其端部变形处进行重新卷绕恢复。其中,S53中,拔桩顺序与打桩顺相反,对较难拔出的桩,可通过振动锤振动桩体几分钟之后再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设计的类S型钢板桩在使用时,具有更高的咬合防水效果,且该种钢板桩之间能够大角度旋转而不影响咬合防水效果,在实际应用时更实际合理,尤其在围堰拐角处,其不需要设置另外的防水结构设计,仍能保持很好的防水效果,本方案中类S型钢板桩及其围堰方法的设计相比于现有钢板桩的围堰设计,使用更方便,防水效果更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围堰结构包括有围堰主体(2),所述围堰主体(2)由多个类S型钢板桩(1)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围堰主体(2)的内侧长边中部设置有围囹(3),左右相对的围囹(3)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柱(4),所述第一支撑柱(4)的端部与围囹(3)之间设有斜撑(5),所述围堰主体(2)的内侧转角处设有L型围囹(6),左右相对的L型围囹(6)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柱(7),所述第二支撑柱(7)上还垂直设有与L型围囹(6)固接的加强柱(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围堰结构包括有围堰主体(2),所述围堰主体(2)由多个类S型钢板桩(1)依次连接而成,所述围堰主体(2)的内侧长边中部设置有围囹(3),左右相对的围囹(3)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柱(4),所述第一支撑柱(4)的端部与围囹(3)之间设有斜撑(5),所述围堰主体(2)的内侧转角处设有L型围囹(6),左右相对的L型围囹(6)之间设有第二支撑柱(7),所述第二支撑柱(7)上还垂直设有与L型围囹(6)固接的加强柱(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囹(3)为间隔式分布,相邻围囹(3)之间的间距小于一个类S型钢板桩(1)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类S型钢板桩(1)包括有类S型钢板桩本体(101),所述类S型钢板桩本体(101)的两侧经过卷绕设计,所述类S型钢板桩本体(101)的中部固定设有圆柱体(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体(102)上设有长条通孔(1021),所述长条通孔(1021)与类S型钢板桩本体(101)的尺寸相适应,所述圆柱体(102)上部开设有吊装通孔(1022)。


5.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
S2、插打类S型钢板桩1,形成围堰主体;
S3、开挖基坑以及安装围囹等支撑结构;
S4、浇筑垫层混凝土以及构筑承台;
S5、围堰拆除回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狭长深基坑施工围堰结构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包含以下步骤:
S11、围堰结构、尺寸和施工位置的确定以及测量放样
根据待施工地下主体的结构、尺寸和施工位置,确定出围堰的结构、尺寸和施工位置,围堰的尺寸是由上述待施工地下主体的每侧外沿向外扩展0.8~1.2m,然后对围堰的四周轮廓线进行测量放样;
S12、钢板桩预制
根据所确定围堰结构和尺寸确定所用单片钢板桩的数量、尺寸及型号;根据待施工的基坑深度、土质以及类S型钢板桩插入基底深度确定类S型钢板桩长度;
在工厂内制作出类S型钢板桩时,首先制造出圆柱体102,将一块尺寸契合的钢板插入圆柱体102上的通孔中,移动圆柱体102使得其位于钢板中部,然后通过焊接技术将二者焊接成为一个整体,最后通过扭曲设备,对钢板两侧进行扭曲处理,使得钢板成为类S型钢板桩本体101,在钢板的两端进行末梢处理时,通过扭曲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东李慧民郭平段品生高明哲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