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高延伸性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以百分占比计,各组分为:Si 11.0‑13.0;Cu≤0.6;Fe 0.6‑0.9;Ni≤0.3;Ti 0.1‑0.2;以及占据余量的Al。本发明专利技术具备高强度性能及良好的延伸性,能够满足旋铆成型及满足产品性能所需,保证旋铆成型后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延伸性高性能铝合金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材料
,特别是涉及汽车零部件制备使用金属材料,具体的,其展示一种高延伸性高性能铝合金材料。
技术介绍
铝合金是有色金属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铝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刚度和比强度高、塑性和成型性好、易加工、热导率高、电导率高等诸多优良性能,在汽车领域中,铝合金材料也应用广泛,但是由于铝合金材料自身性能的限制,现有技术中的铝合金材料无法同时保证强度及延伸性能在满足新型汽车配件性能所需,如需要使用旋铆以达到配件制备,在旋铆成型时存在延伸性不足成型处断裂、追求延伸性导致成品强度性能不合格等情况,无法保证产品质量。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保证材料强度性能延伸性能更加良好的铝合金材料,满足旋铆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备高强度性能及良好的延伸性,能够满足旋铆成型及满足产品性能所需,保证旋铆成型后产品合格率。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高延伸性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以百分占比计,各组分为:Si11.0-13.0;Cu≤0.6;Fe0.6-0.9;Ni≤0.3;Ti0.1-0.2;以及占据余量的Al。进一步的,组分还包括微量添加的Mg,添加量≤0.1。进一步的,组分还包括Zn,添加量≤0.4。进一步的,组分还包括Sn,添加量≤0.15。进一步的,组分还包括少量添加的Pb,添加量≤0.01。其中:Si添加目的为改善合金在高温时的流动性,提高合金抗拉强度,但使塑性下降,提高材料性能同时提高延伸性;Cu添加目的为提高合金的流动性、抗拉强度和硬度以及表面光洁度,降低塑性,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同时提高延伸性;Fe的添加能降低铝合金在压铸过程中的粘模倾向,降低塑性,进一步提高延伸性;Ni的添加使铝合金具有磁性和良好的可塑性,进一步提高延伸性,同时提高硬度、抗腐蚀;Ti的添加能够细化成型后金属组织,保证产品性能;Mg的添加能够提高合金的强度极限、弹性极限、疲劳极限及硬度;Zn的添加能够提高合金的流动性;Sn的添加能够减少Fe元素的有害影响,提高材料性能同时提高延伸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具备高强度性能及良好的延伸性,能够满足旋铆成型及满足产品性能所需,保证旋铆成型后产品合格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展示一种高延伸性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以百分占比计,各组分为:Si13.0;Cu0.6;Fe0.6;Ni0.3;Ti0.1;Mg0.1;Zn0.4;Sn0.15;以及占据余量的Al。实施例2:本实施例展示一种高延伸性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以百分占比计,各组分为:Si11.0;Cu0.5;Fe0.4;Ni0.2;Ti0.2;Mg0.1;Zn0.3;Sn0.1;以及占据余量的Al。实施例3:本实施例展示一种高延伸性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以百分占比计,各组分为:Si12.0;Cu0.5;Fe0.7;Ni0.1;Ti0.05;Mg0.1;Zn0.4;Sn0.15;Pb0.01;以及占据余量的Al。其中:Si添加目的为改善合金在高温时的流动性,提高合金抗拉强度,但使塑性下降,提高材料性能同时提高延伸性;Cu添加目的为提高合金的流动性、抗拉强度和硬度以及表面光洁度,降低塑性,进一步提高材料性能同时提高延伸性;Fe的添加能降低铝合金在压铸过程中的粘模倾向,降低塑性,进一步提高延伸性;Ni的添加使铝合金具有磁性和良好的可塑性,进一步提高延伸性,同时提高硬度、抗腐蚀;Ti的添加能够细化成型后金属组织,保证产品性能;Mg的添加能够提高合金的强度极限、弹性极限、疲劳极限及硬度;Zn的添加能够提高合金的流动性;Sn的添加能够减少Fe元素的有害影响,提高材料性能同时提高延伸性。实施例1-3所展示的铝合金材料具备高强度性能及良好的延伸性,能够满足旋铆成型及满足产品性能所需,保证旋铆成型后产品合格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延伸性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n以百分占比计,各组分为:/nSi 11.0-13.0;/nCu≤0.6;/nFe 0.6-0.9;/nNi≤0.3;/nTi 0.1-0.2;/n以及占据余量的Al。/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延伸性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
以百分占比计,各组分为:
Si11.0-13.0;
Cu≤0.6;
Fe0.6-0.9;
Ni≤0.3;
Ti0.1-0.2;
以及占据余量的A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延伸性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组分还包括微量添加的Mg,添加量≤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跃文,朱立群,张显东,姜鲁,夏恩帅,张峰,
申请(专利权)人:金榀精密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