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部湾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游艇机舱油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598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游艇机舱油污水处理系统,涉及船舶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游艇机舱油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位于机舱舱底的油污水柜,所述油污水柜通过第一导管连接有一级油污水分离装置,所述第一导管上设有粗水滤器、截止阀、第一截止止回阀和柱塞泵,所述一级油污水分离装置通过第二导管连接有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所述一级油污水分离装置还通过第三导管连接至一污油箱,所述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通过第四导管连接至所述污油箱,所述污油箱还连接有第五导管,所述第五导管上设有污油水手摇泵和第二截止止回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油污水的油水分离效率,分离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游艇机舱油污水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游艇机舱油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游艇可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满足个人及家庭享受生活的需要。在发展中国家,游艇多作为公园、旅游景点的经营项目供人们消费,少量也作为港监、公安、边防的工作手段。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类对海洋的资源开发越来越多,海洋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例如在游艇的正常营运中,由于机舱设备的泄水、各种管路的漏泄、冲洗水、船体接缝不严密处的渗漏、从舱口流人的雨水和水线附近甲板或舱室的疏水泄放等等均聚集于舱底,形成舱底油污水,这些油污水若得不到良好的处理,经过甲板排水系统排放至大海后,将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目前,机舱舱底油污水处理系统主要由油水分离器、排油监控系统、油水分离泵、油渣泵、日用舱底泵、各种阀门、管道、连接件和机舱各污油水舱等组成。然而现有的机舱舱底油污水处理系统一般仅设置一级油水分离器,使得污油水未能得到完全的高效的分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游艇机舱油污水处理系统,以提高油污水的油水分离效率和分离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游艇机舱油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位于机舱舱底的油污水柜,所述油污水柜通过第一导管连接有一级油污水分离装置,所述第一导管上设有粗水滤器、截止阀、第一截止止回阀和柱塞泵,所述一级油污水分离装置通过第二导管连接有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所述一级油污水分离装置还通过第三导管连接至一污油箱,所述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通过第四导管连接至所述污油箱,所述污油箱还连接有第五导管,所述第五导管上设有污油水手摇泵和第二截止止回阀;所述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包括外壳体和套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上端设有端盖,所述内壳体通过穿过所述端盖的第二导管与所述一级油污水分离装置连接相通,所述端盖上设有立杆,所述内壳体内固设有一滤网,所述滤网的周缘与所述内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立杆上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电动伸缩杆,两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两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分别穿过所述端盖并连接有刮除装置,所述刮除装置的一外侧与所述内壳体的内周壁抵接;所述外壳体的内底部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内壳体的外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靠近顶部的侧部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导管插入的通孔;所述端盖上开设有供所述第四导管插入的通孔,以使所述内壳体内的污油通过所述第四导管排至所述污油箱。进一步地,所述刮除装置包括矩形框架及设于所述矩形框架外侧上的毛刷,所述毛刷与所述壳体的内周壁抵接,两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分别穿过所述凸圈与所述矩形框架的相对两侧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刮除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矩形框架的相对两侧上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一柔性包覆体,所述柔性包覆体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密封,所述柔性包覆体的开口端与所述矩形框架背离毛刷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包覆体内设有伸缩骨架和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伸缩骨架与所述包覆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矩形框架背离毛刷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与所述伸缩骨架固定连接以驱动所述伸缩骨架伸缩。进一步地,所述柔性包覆层为篷布。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上还设有控制器,所述电机、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内壳体的底部还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油份浓度检测仪采样阀。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管上设有油份浓度检测仪采样阀,所述第二导管上位于所述油份浓度检测仪采样阀的后方还连接有第六导管,所述第六导管上连接有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所述第六导管上位于所述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之间还设有取样考克。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管、第四导管、第六导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上均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一支管和第四导管相交汇。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管还连接有船用法兰铸铁填料旋塞和第三截止止回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机舱舱底油污水处理系统中增设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包括可高速旋转的内壳体和设于内壳体内的滤网、电动伸缩杆、刮除装置等,使得经一级油污水分离装置分离后的含油水进入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后,首先经滤网进行过滤,将含油水中的污物、杂质等过滤掉,再在电机的带动下通过连接架使内壳体高速旋转,内壳体的高速旋转使油水发生分离,进而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分离效果良好;同时由于刮除装置的设置,使得内壳体在高速旋转前可先通过控制器控制刮除装置中的伸缩机构伸展开,以将内壳体中的含油水与滤网隔开,防止含油水在内壳体的高速旋转下冲击至滤网上,造成滤网上的污物等在冲击下落至已过滤的含油水内中。且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中的含油水分离完成并排出后,可通过控制器控制刮除装置中的伸缩机构收缩,再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带动刮除装置上下运动,利用刮除装置上的毛刷对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的内壁进行清洁,以将粘附于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内壁上的油污刷出,实现了对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内壁的高效清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二级油水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二级油水分离装置的刮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二级油水分离装置中刮除装置的伸缩机构伸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污水柜,2-第一导管,21-粗水滤器,22-截止阀,23-第一截止止回阀,24-柱塞泵,3-一级油污水分离装置,31-油位检测仪,32-压力表,33-安全阀,34-温度表,35-电加热器,36-电控箱,4-第二导管,41-第六导管,411-第一支管,412-第二支管,413-取样考克,414-船用法兰铸铁填料旋塞,415-第三截止止回阀,5-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51-内壳体,52-连接架,53-电机,54-立杆,541-横杆,55-外壳体,551-控制器,56-凸圈,57-滤网,58-第一电动伸缩杆,59-刮除装置,591-矩形框架,592-毛刷,593-柔性包覆体,594-伸缩骨架,595-第二电动伸缩杆,6-第四导管,7-污油箱,8-第五导管,81-污油水手摇泵,82-第二截止止回阀,9-油类标准排放接头,10-排污管,101-排污阀,11-清洗管路,12-第三导管,13-采样阀,14-船底水液位探测器,15-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游艇机舱油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位于机舱舱底的油污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污水柜通过第一导管连接有一级油污水分离装置,所述第一导管上设有粗水滤器、截止阀、第一截止止回阀和柱塞泵,所述一级油污水分离装置通过第二导管连接有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所述一级油污水分离装置还通过第三导管连接至一污油箱,所述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通过第四导管连接至所述污油箱,所述污油箱还连接有第五导管,所述第五导管上设有污油水手摇泵和第二截止止回阀;/n所述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包括外壳体和套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上端设有端盖,所述内壳体通过穿过所述端盖的第二导管与所述一级油污水分离装置连接相通,所述端盖上设有立杆,所述内壳体内固设有一滤网,所述滤网的周缘与所述内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立杆上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电动伸缩杆,两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两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分别穿过所述端盖并连接有刮除装置,所述刮除装置的一外侧与所述内壳体的内周壁抵接;所述外壳体的内底部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内壳体的外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靠近顶部的侧部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导管插入的通孔;所述端盖上开设有供所述第四导管插入的通孔,以使所述内壳体内的污油通过所述第四导管排至所述污油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游艇机舱油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位于机舱舱底的油污水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污水柜通过第一导管连接有一级油污水分离装置,所述第一导管上设有粗水滤器、截止阀、第一截止止回阀和柱塞泵,所述一级油污水分离装置通过第二导管连接有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所述一级油污水分离装置还通过第三导管连接至一污油箱,所述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通过第四导管连接至所述污油箱,所述污油箱还连接有第五导管,所述第五导管上设有污油水手摇泵和第二截止止回阀;
所述二级油污水分离装置包括外壳体和套设于所述外壳体内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上端设有端盖,所述内壳体通过穿过所述端盖的第二导管与所述一级油污水分离装置连接相通,所述端盖上设有立杆,所述内壳体内固设有一滤网,所述滤网的周缘与所述内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立杆上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电动伸缩杆,两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上端分别与所述横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两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分别穿过所述端盖并连接有刮除装置,所述刮除装置的一外侧与所述内壳体的内周壁抵接;所述外壳体的内底部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内壳体的外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靠近顶部的侧部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导管插入的通孔;所述端盖上开设有供所述第四导管插入的通孔,以使所述内壳体内的污油通过所述第四导管排至所述污油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游艇机舱油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除装置包括矩形框架及设于所述矩形框架外侧上的毛刷,所述毛刷与所述壳体的内周壁抵接,两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下端分别穿过所述端盖与所述矩形框架的相对两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游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义江苏鹏程王小惠姚佳雨欧卓琳甄希金蔡广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部湾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