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艳红专利>正文

一种污水井除污清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844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井除污清掏装置,包括井体,井体通过顶端井口开口凹陷设置于在路面上的圆柱形状凹槽,清掏组件,清掏组件贯穿插合于在井口与限位环之间空隙处,清掏组件可嵌合沿着井口与限位环之间空隙环绕移动。该种污水井除污清掏装置设置有清掏组件,通过清掏组件在沉入井底沿着其井体内壁向两侧进行延展环绕延伸的时候将底端的折叠框形成一个半圆与另一个清掏组件延伸后形成一个圆形,来对井底进行覆盖在延伸覆盖的时候会将井的垃圾收集到筛分网上,然后通过提起清掏组件来将井底的垃圾移动到井口的位置方便对井体内的垃圾进行清理,使得在对井体进行清理的时候不需要人为的下到井底处来对垃圾进行逐步的清理,大大提升了对井体内部沉淀垃圾的清理效率节省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井除污清掏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井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污水井除污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井,是船舶污水临时安置的小型容器,也是船舶舱底水系统的组成部分。舱底水系统是将舰船货舱和机炉舱等的舱底水或双层底内的积水和渗进水排出舷外的管路系统。污水井就起到临时收集机舱中产生的含油污水等舱底水的作用。而现有的污水井在持续的收集污水时会有大量的垃圾和杂质沉淀到污水井的底部,而现有对其污水井沉淀的垃圾和杂物清理都是通过人为的移动到井底然后对其底部的垃圾杂质进行清理,使得在清理污水井的时候会较为麻烦和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于解决污水井在清理的时候需要人为的移动到井底对沉淀的垃圾和杂物进行清掏使得在对污水井清理的时候较为的麻烦和浪费人力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污水井除污清掏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污水井除污清掏装置,包括井体,所述井体通过顶端井口开口凹陷设置于在路面上的圆柱形状凹槽;清掏组件,所述清掏组件贯穿插合于在井口与限位环之间空隙处,所述清掏组件可嵌合沿着井口与限位环之间空隙环绕移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环包括有;插合口,所述插合口为限位环两侧呈中空设置的开槽,且中空部分与清掏组件相嵌合;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为限位环连接于在井口中部周围的方块,且连接块凸出设置于在限位环的两侧,同时凸出设置的连接块一端与井口内壁通过铆钉连接。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块包括有;嵌合槽,所述嵌合槽为连接块两侧开口设置的长方形状的凹槽;单向轴,所述单向轴为嵌合设置于在嵌合槽开槽中部左右两侧的圆轴,且单向轴圆轴均只凸出部分设置于在嵌合槽开槽左右两侧表面;抵块,所述抵块为单向轴周围表面向上进行倾斜弯曲的三角形状凸块。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清掏组件包括有;把手,所述把手为固定连接于在清掏组件顶端的圆柱形状凸块;拼接块,所述拼接块为清掏组件整体分为两个相互拼接一起设置;嵌合块,所述嵌合块为清掏组件两侧呈长方形状的凸块,且凸块与嵌合槽的凹槽相嵌合;折叠槽,所述折叠槽为清掏组件相互拼接贴合一侧底端呈长方形状的开槽;折叠框,所述折叠框为通过折叠轴相互折叠一起设置于在折叠槽中的框架,且折叠框整体两侧底端设置有转轴与折叠槽中部开槽两侧底端的转轴连接。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嵌合块包括有;限定轴,所述限定轴为嵌合块两侧凸出部分嵌合设置于在嵌合块两侧表面的圆轴;限定块,所述限定块为限定轴的周围表面呈与抵块倾斜弯曲角度相反的三角形状凸块。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折叠框包括有;筛分网,所述筛分网为折叠框的框架中部中空部分固定连接的滤网;折叠轴,所述折叠轴为若干折叠框之间相互连接的轴承。有益效果:(1)该种污水井除污清掏装置设置有清掏组件,通过清掏组件在沉入井底沿着其井体内壁向两侧进行延展环绕延伸的时候将底端的折叠框形成一个半圆与另一个清掏组件延伸后形成一个圆形,来对井底进行覆盖在延伸覆盖的时候会将井的垃圾收集到筛分网上,然后通过提起清掏组件来将井底的垃圾移动到井口的位置方便对井体内的垃圾进行清理,使得在对井体进行清理的时候不需要人为的下到井底处来对垃圾进行逐步的清理,大大提升了对井体内部沉淀垃圾的清理效率节省了人力。(2)该装置设置有限定轴,通过限定轴表面限定块与限位环上嵌合槽中单向轴周围表面的抵块相抵,使得在提升清掏组件的时候不需要人为一直对其进行施力控制也不会自行的下滑。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限位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清掏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嵌合块的局部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中:井体1、井口101、限位环2、插合口201、连接块202、嵌合槽2021、单向轴2022、抵块2023、清掏组件3、把手301、拼接块302、嵌合块303、限定轴3031、限定块3032、折叠槽304、折叠框305、筛分网3051、折叠轴3052。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井除污清掏装置,包括井体1,井体1通过顶端井口101开口凹陷设置于在路面上的圆柱形状凹槽;清掏组件3,清掏组件3贯穿插合于在井口101与限位环2之间空隙处,清掏组件3可嵌合沿着井口101与限位环2之间空隙环绕移动。其中,限位环2包括有;插合口201,插合口201为限位环2两侧呈中空设置的开槽,且中空部分与清掏组件3相嵌合;连接块202,连接块202为限位环2连接于在井口101中部周围的方块,且连接块202凸出设置于在限位环2的两侧,同时凸出设置的连接块202一端与井口101内壁通过铆钉连接。其中,连接块202包括有;嵌合槽2021,嵌合槽2021为连接块202两侧开口设置的长方形状的凹槽;单向轴2022,单向轴2022为嵌合设置于在嵌合槽2021开槽中部左右两侧的圆轴,且单向轴2022圆轴均只凸出部分设置于在嵌合槽2021开槽左右两侧表面;而因为单向轴2022只能够向一侧的方向进行旋转,使得清掏组件3在提升的时候会带动单向轴2022进行旋转,而当没有控制清掏组件3的时候通过抵块2023和限定块3032两者的相抵,而因为单向轴2022的单向旋转因此会导致单向轴2022无法因为清掏组件3的重量而下滑带动单向轴2022旋转。抵块2023,抵块2023为单向轴2022周围表面向上进行倾斜弯曲的三角形状凸块。其中,清掏组件3包括有;把手301,把手301为固定连接于在清掏组件3顶端的圆柱形状凸块;拼接块302,拼接块302为清掏组件3整体分为两个相互拼接一起设置,当清掏组件3沉入井体1并且接触到底部的时候可以通过控制顶端的把手301来进行施力移动,使得为两部分相互拼接一起的清掏组件3分离开来,并且会沿着限位环2与井口101周围内壁的空隙处进行移动,使得其清掏组件3会稳定沿着井口101的内壁向两侧进行环绕移动延伸扩展是其形成一个半圆与另一侧的清掏组件3延展后形成一个圆形对井体1底部进行环绕。嵌合块303,嵌合块303为清掏组件3两侧呈长方形状的凸块,且凸块与嵌合槽2021的凹槽相嵌合;在提升清掏组件3的时候其清掏组件3的两侧在延伸扩展的时候会抵住在限位环2的连接块202一侧,其清掏组件3两侧的嵌合块303会嵌合进连接块202两侧的嵌合槽2021中。折叠槽304,折叠槽304为清掏组件3相互拼接贴合一侧底端呈长方形状的开槽;折叠框305,折叠框305为通过折叠轴3052相互折叠一起设置于在折叠槽304中的框架,且折叠框305整体两侧底端设置有转轴与折叠槽304中部开槽两侧底端的转轴连接,当清掏组件3向两侧进行环绕延伸扩展的时候其底端折叠槽3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井除污清掏装置,包括井体(1),所述井体(1)通过顶端井口(101)开口凹陷设置于在船舶表面的圆柱形状凹槽,且特征在于;/n清掏组件(3),所述清掏组件(3)贯穿插合于在井口(101)与限位环(2)之间空隙处,所述清掏组件(3)可嵌合沿着井口(101)与限位环(2)之间空隙环绕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井除污清掏装置,包括井体(1),所述井体(1)通过顶端井口(101)开口凹陷设置于在船舶表面的圆柱形状凹槽,且特征在于;
清掏组件(3),所述清掏组件(3)贯穿插合于在井口(101)与限位环(2)之间空隙处,所述清掏组件(3)可嵌合沿着井口(101)与限位环(2)之间空隙环绕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井除污清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2)包括有;
插合口(201),所述插合口(201)为限位环(2)两侧呈中空设置的开槽,且中空部分与清掏组件(3)相嵌合;
连接块(202),所述连接块(202)为限位环(2)连接于在井口(101)中部周围的方块,且连接块(202)凸出设置于在限位环(2)的两侧,同时凸出设置的连接块(202)一端与井口(101)内壁通过铆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井除污清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02)包括有;
嵌合槽(2021),所述嵌合槽(2021)为连接块(202)两侧开口设置的长方形状的凹槽;
单向轴(2022),所述单向轴(2022)为嵌合设置于在嵌合槽(2021)开槽中部左右两侧的圆轴,且单向轴(2022)圆轴均只凸出部分设置于在嵌合槽(2021)开槽左右两侧表面;
抵块(2023),所述抵块(2023)为单向轴(2022)周围表面向上进行倾斜弯曲的三角形状凸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井除污清掏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艳红
申请(专利权)人:蔡艳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