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撑持设备与地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80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4
一种地铁撑持设备与地铁,包括枢接式换向节点与用于撑持的换向节点;所述枢接式换向节点能够包括:框体一与处在框体一上的一对气动阻尼器一,一对所述气动阻尼器一一起带有一辅助充气区一与一个高度调节阀一。所述用于撑持的换向节点能够包括:框体二和处在框体二上的一对气动阻尼器二,各个气动阻尼器二具有一个辅助充气区二和一个高度调节阀二。框体一包括并列设有的一对边部杆一,和同所述边部杆一保持九十度夹角的承载板一;结合其它结构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地铁的撑持和联接体系使得地铁份量不小、不利于地铁拐弯之际运行的稳定的缺陷。

Metro support equipment and Metr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撑持设备与地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铁
,也属于撑持
,具体涉及一种地铁撑持设备与地铁。
技术介绍
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快速、大运量、用电力牵引的运输机构。地铁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运行,处在中心城区的线路基本设在地下隧道内,中心城区以外的线路一般设在高架桥或地面上,英语为metro(undergroundrailway、subway)。地铁是涵盖了城市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导轨交通系统(Metro),中国台湾地铁称之为“捷运”(Rapidtransit)。地铁经厢体、厢体联接设备、厢体撑持设备、牵引设施、刹车设备等构成。这里,厢体联接设备普遍是勾连件,勾连件达成了厢体与厢体间的勾连,用来传输驱动作用和撞击作用,且让毗邻的一对厢体间维持设定的间隔;厢体撑持设备往往是换向节点,换向节点用来导向厢体按照导轨运行,且接受源于厢体和电缆的各类载荷,现在,一厢体往往经一对换向节点撑持,也就是,毗邻的一对厢体总共两对换向节点,另外毗邻的一对厢体间经由勾连件执行相连,然而,勾连件的架构不简单那并且份量很沉,加大了地铁载荷,特别在地铁拐弯之际,换向节点导向地铁按照导轨运行,毗邻的一对地铁间经由勾连件执行驱动作用传输,让地铁和导轨间的压迫载荷增大,使得地铁运行不稳定。总之,现在的地铁的撑持和联接体系,使得地铁份量不小,不利于地铁拐弯之际运行的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铁撑持设备,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地铁的撑持和联接体系使得地铁份量不小、不利于地铁拐弯之际运行的稳定的缺陷。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铁撑持设备的解决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地铁撑持设备,其包括枢接式换向节点2与用于撑持的换向节点3;所述枢接式换向节点2能够包括:框体一212与处在框体一212上的一对气动阻尼器一213,一对所述气动阻尼器一213一起带有一辅助充气区一与一个高度调节阀一214。所述用于撑持的换向节点3能够包括:框体二312和处在框体二312上的一对气动阻尼器二313,各个气动阻尼器二313具有一个辅助充气区二和一个高度调节阀二314。所述与枢接式换向节点2用来连接一对毗邻的厢体4;用于撑持的换向节点3处在一厢体4下部,用来撑持一厢体4。所述用于撑持的换向节点3上的一对气动阻尼器二313分别带有一辅助充气区二与一高度调节阀二314,高度调节阀二314用来控制气动阻尼器二313的竖向位置。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对辅助充气区一与辅助充气区二的达成方法不进行约束,能够经由框体一212与框体二312达成,亦能够经由另外的设施达成。所述枢接式换向节点,包括:框体一212包括并列设有的一对边部杆一2122,和同所述边部杆一2122保持九十度夹角的承载板一2123;各个边部杆一2122的当中所在之处设一气动阻尼器一213;所述承载板一2123处在气动阻尼器一213之上,所述承载板一2123和气动阻尼器一213的上部相通,所述承载板一2123的中空区构成辅助充气区一,辅助充气区一和高度调节阀一214相通。这里,所述气动阻尼器一213处在边部杆一2122的当中所在之处,承载板一2123处在气动阻尼器一213之上;所述承载板一2123的中空区充当辅助充气区一,一对气动阻尼器一213经由上部与承载板一2123的中空区构成的辅助充气区一相通,所述辅助充气区一和高度调节阀一214相通。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一2123能够包括:罩体一2132,罩体一2132上开有贯通口一2133和一对限位口一,所述限位口一和承载板一2123的中空区里的限位杆一2134相连;所述限位杆一2134和气动阻尼器一213的上部相连;所述贯通口一2133和高度调节阀一214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一2123还能够包括:一个以上的加强肋条一2135,所述加强肋条一2135和所述承载板一2123的内壁相连;所述加强肋条一2135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用于降重的开口2136。经由引入加强肋条一2135,加大了承载板一2123的抗损性能,在增大肋条一2135上设置用于降重的开口2136,能够让承载板一2123的中空区相通构成辅助充气区一,另外,用于降重的开口2136降低了加强肋条一2135的份量,以此降低了承载板一2123的全部份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铁撑持装置,还给出了枢接式换向节点的一详细达成结构,本专利技术给出的枢接式换向节点,经由承载板一的中空区充当辅助充气区一,以此让高度调节阀一向一对气动阻尼器一执行操控。所述用于撑持的换向节点,包括:所述框体二312包括并列设有的一对边部杆二3122,还同所述边部杆二3122维持九十度夹角的承载板二3123;各个所述边部杆二3122的当中所在之处设一气动阻尼器二313;所述承载板二3123处在气动阻尼器二313之上,所述承载板二3123和气动阻尼器二313的上部相通,所述承载板二3123的中空区构成一对辅助充气区二,所述辅助充气区二和高度调节阀二314相通。这里,所述气动阻尼器二313处在边部杆二3122的当中所在之处,所述承载板二3123处在气动阻尼器二313之上;所述承载板二3123的中空区构成一对辅助充气区二,一所述气动阻尼器二313经由其上部和一所述辅助充气区二相通,该辅助充气区二和一高度调节阀二314相通,另一气动阻尼器二313经由其上部和另一辅助充气区二相通,该另一辅助充气区二和另一高度调节阀二314相通。所以,一对高度调节阀二314能够经由彼此相通的辅助充气区二操控对应的气动阻尼器二313的充气与泄气,以此操控气动阻尼器二313的竖向位置。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对于承载板二3123的外形与材料不予约束,就像:承载板二3123能够为铜块熔接的柱件或方体。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二3123能够包括:罩体二3132和一个以上的用于分隔的肋条,所述用于分隔的肋条和承载板二3123的内壁相连;所述罩体二3132和一个以上的用于分隔的肋条里的一用于分隔的肋条2022环绕而成的中空区一充当一辅助充气区二,所述罩体二3132和一个以上的所述用于分隔的肋条里的一个用于分隔的肋条2023环绕而成的中空区二充当另一辅助充气区二。所述中空区一相应的罩体二3132上设有贯通口二3135和限位口二,中空区二相应的罩体二3132上开有贯通口二2025和限位口二;一对所述限位口二分别同承载板二3123的中空区里的一对限位杆二3137、3138相连;一对限位杆二3137、3138分别同一对气动阻尼器二313的上部相通;一对所述贯通口二3135、2025分别同一对高度调节阀二314相连。经由引入用于分隔的肋条,把承载板二3123的中空区执行分割来构成成一对辅助充气区二。经由限位杆二和气动阻尼器二313的上部相连,能够加大承载板二3123和气动阻尼器二313间的相连牢靠性。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的贯通口二的外形与所在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撑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枢接式换向节点与用于撑持的换向节点;/n所述枢接式换向节点能够包括:框体一与处在框体一上的一对气动阻尼器一,一对所述气动阻尼器一一起带有一辅助充气区一与一个高度调节阀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撑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枢接式换向节点与用于撑持的换向节点;
所述枢接式换向节点能够包括:框体一与处在框体一上的一对气动阻尼器一,一对所述气动阻尼器一一起带有一辅助充气区一与一个高度调节阀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撑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撑持的换向节点能够包括:框体二和处在框体二上的一对气动阻尼器二,各个气动阻尼器二具有一个辅助充气区二和一个高度调节阀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撑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枢接式换向节点用来连接一对毗邻的厢体;用于撑持的换向节点处在一厢体下部,用来撑持一厢体;
所述用于撑持的换向节点上的一对气动阻尼器二分别带有一辅助充气区二与一高度调节阀二,高度调节阀二用来控制气动阻尼器二的竖向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撑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式换向节点,包括:
框体一包括并列设有的一对边部杆一,和同所述边部杆一保持九十度夹角的承载板一;
各个边部杆一的当中所在之处设一气动阻尼器一;
所述承载板一处在气动阻尼器一之上,所述承载板一和气动阻尼器一的上部相通,所述承载板一的中空区构成辅助充气区一,辅助充气区一和高度调节阀一相通;
所述气动阻尼器一处在边部杆一的当中所在之处,承载板一处在气动阻尼器一之上;所述承载板一的中空区充当辅助充气区一,一对气动阻尼器一经由上部与承载板一的中空区构成的辅助充气区一相通,所述辅助充气区一和高度调节阀一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撑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一能够包括:罩体一,罩体一上开有贯通口一和一对限位口一,所述限位口一和承载板一的中空区里的限位杆一相连;
所述限位杆一和气动阻尼器一的上部相连;
所述贯通口和高度调节阀一相连;
所述承载板一还能够包括:一个以上的加强肋条一,所述加强肋条一和所述承载板一的内壁相连;
所述加强肋条一上设有一个以上的用于降重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撑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撑持的换向节点,包括:
所述框体二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奇吼徐百钏陈莉陈娜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