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尺寸通用型后视镜雨刮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78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尺寸通用型后视镜雨刮器,包括雨刮条、动力组件和限位件;动力组件包括镜面的背面的第一导轨、定长杆和伸缩杆;定长杆与第一导轨滑动配合;伸缩杆成对设置在定长杆的两端,且与限位件连接,驱动限位件紧贴镜面边缘同步移动;雨刮条连接设置在镜面两侧的限位件之间;当定长杆移动时,它会通过伸缩杆带动限位件同步移动,伸缩杆处于拉伸状态,所以会始终对限位件施加一个拉力,从而使其保持与镜面边缘的贴合,在定长杆、限位件移动过程中,镜面正面的雨刮条就会扫过镜面表面,从而达到清除雨水雨滴的效果;因为限位件可以通过伸缩杆来动态调节自身到定长杆之间的距离,所以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后视镜,大大增强了其适配能力。

A multi size universal rear view mirror wi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尺寸通用型后视镜雨刮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尺寸通用型后视镜雨刮器。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小汽车已经成为了一种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这一现象在发达地区尤为明显,在一些发达的沿海城市,一户人家可能会购买两台及以上的家用小汽车。在这种大环境下,车辆驾驶安全亦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例如,特殊天气(比如雾天、雨天等极端气候)中的道路驾驶安全已然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正因如此,车辆的一些安全配置也在不断发展,推陈出新,以满足人们对于车辆安全性的渴求。在高端市场,高档车通常会为后视镜配有相应的除雨、除雾设备。一些车辆采用将车内显示器与车外摄像头相连接的方式,通过摄像头捕捉车外情况,以此来替代后视镜的功能。然而此类设备的价格较昂贵,不适用于普通民用小汽车。在大多数售价为3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民用车辆中,较为流行的除雨、除雾设备是后视镜加热装置,但其在雨势较大的情况下无法保证后视镜镜面不被雨水附着。所以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清理效果好、适用性广的多尺寸通用型后视镜雨刮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理效果好、适用性广的多尺寸通用型后视镜雨刮器。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尺寸通用型后视镜雨刮器,包括雨刮条、动力组件和限位件;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镜面的背面;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导轨、定长杆和伸缩杆;所述定长杆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所述伸缩杆成对配合设置在所述定长杆的两端;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定长杆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连接,驱动所述限位件紧贴镜面边缘同步移动;所述雨刮条贴合设置在所述镜面的表面;所述雨刮条连接设置在所述镜面两侧的限位件之间。进一步地,所述雨刮条包括带体和刮片;所述带体为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刮片设置在所述带体面向所述镜面的一侧;所述刮片包括若干个呈之字形铰接的片体;所述刮片随所述带体同步伸缩调节。进一步地,所述镜面边缘处连接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的设置轨迹与所述镜面的边缘轮廓对应;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二导轨对应配合。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体包括相互配合的滑轮和架体;所述滑轮与所述第二导轨滚动配合;所述滑轮侧视轮廓为工字形结构;所述滑轮的两端高出部位对应卡设在所述第二导轨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滑轮表面与所述第二导轨接触的部位设置有防滑纹;若干道所述防滑纹沿滑轮的滚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进一步地,所述防滑纹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与所述第二带体为弧形条状结构;所述第一带体与所述第二带体成对设置,二者的内凹一侧相对间隔设置;成对的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共同构成长轴方向两端存在缺口的椭圆形轮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带体为乳胶材质。进一步地,所述刮片为乙丙橡胶或氯丁橡胶中的任一种材质。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多尺寸通用型后视镜雨刮器,包括雨刮条、动力组件和限位件;所述第一导轨设置在镜面的背面;所述动力组件包括第一导轨、定长杆和伸缩杆;所述定长杆与所述第一导轨滑动配合;所述伸缩杆成对配合设置在所述定长杆的两端;所述伸缩杆远离所述定长杆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连接,驱动所述限位件紧贴镜面边缘同步移动;所述雨刮条贴合设置在所述镜面的表面;所述雨刮条连接设置在所述镜面两侧的限位件之间;当定长杆移动时,它会通过伸缩杆带动限位件同步移动,伸缩杆处于拉伸状态,所以会始终对限位件施加一个拉力,从而使其保持与镜面边缘的贴合,在定长杆、限位件移动过程中,镜面正面的雨刮条就会扫过镜面表面,从而达到清除雨水雨滴的效果;因为限位件可以通过伸缩杆来动态调节自身到定长杆之间的距离,所以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后视镜,大大增强了其适配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雨刮器整体安装示意图;图2为限位件安装示意图;图3为动力组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雨刮条伸缩示意图;图5为雨刮器移动示意图;图6为防滑纹结构示意图;图7为限位件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防滑纹设置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一种多尺寸通用型后视镜雨刮器,如图1、图3和图6所示,包括雨刮条1、动力组件3和限位件7;所述第一导轨13设置在镜面2的背面;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第一导轨13、定长杆11和伸缩杆10;镜面2的背面设置有衬板12,第一导轨13安装在衬板12上;所述定长杆11与所述第一导轨13滑动配合,定长杆11具体可通过自带电源的驱动轮实现相对移动,相应的电机和滚轮为通用零件,在此不做赘述;所述伸缩杆10成对配合设置在所述定长杆11的两端;所述伸缩杆10远离所述定长杆11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7连接,驱动所述限位件7紧贴镜面2边缘同步移动;所述雨刮条1贴合设置在所述镜面2的表面;所述雨刮条1连接设置在所述镜面2两侧的限位件7之间;由图5和图6可以看出,当定长杆11移动时,它会通过伸缩杆10带动限位件7同步移动,伸缩杆10处于拉伸状态,所以会始终对限位件7施加一个拉力,从而使其保持与镜面2边缘的贴合,在定长杆11、限位件7移动过程中,镜面正面的雨刮条1就会扫过镜面表面,从而达到清除雨水雨滴的效果;因为限位件7可以通过伸缩杆10来动态调节自身到定长杆11之间的距离,所以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后视镜,大大增强了其适配能力;图中的箭头及拉伸/收缩状态,指的是雨刮条1在不同运动位置上的状态。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雨刮条1包括带体4和刮片5;所述带体4为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刮片5设置在所述带体4面向所述镜面2的一侧;所述刮片5包括若干个呈之字形铰接的片体51;所述刮片5随所述带体4同步伸缩调节;在途4中,从上到下依次展示了雨刮条常规状态、拉伸状态和收缩状态的结构,这三种状态随着镜面2两侧之间距离的改变而转化;之字形结构的好处在于既能够保持高稳定性的伸缩运动,同时各部分受力均匀,不易局部受力集中而损坏。如图2所示,所述镜面2边缘处连接设置有第二导轨8;所述第二导轨8的设置轨迹与所述镜面2的边缘轮廓对应;所述限位件7与所述第二导轨8对应配合,从而可以利用第二导轨8将限位件7的运动轨迹限定,使其不易脱落,结构稳定性更高;第二导轨8的两端设置有挡板9,用来放置限位件7滑出第二导轨8。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限位体7包括相互配合的滑轮71和架体72;所述滑轮71与所述第二导轨8滚动配合;所述滑轮71侧视轮廓为工字形结构;所述滑轮71的两端高出部位对应卡设在所述第二导轨8的两侧,利用滑轮71两端的卡设配合,防止其横移,进一步提高了运动稳定性;同时,雨刮条1与架体72之间通过卡扣6连接,卡扣6的安装部位在图8中虚线框所示区域。所述滑轮71表面与所述第二导轨8接触的部位设置有防滑纹73;若干道所述防滑纹73沿滑轮71的滚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利用防滑纹可以放置滑轮71与第二导轨8之间在滚动时发生打滑,提高运动稳定性。如图8所示,所述防滑纹73包括第一带体701和第二带体702;所述第一带体701与所述第二带体702为弧形条状结构;所述第一带体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尺寸通用型后视镜雨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雨刮条(1)、动力组件(3)和限位件(7);所述第一导轨(13)设置在镜面(2)的背面;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第一导轨(13)、定长杆(11)和伸缩杆(10);所述定长杆(11)与所述第一导轨(13)滑动配合;所述伸缩杆(10)成对配合设置在所述定长杆(11)的两端;所述伸缩杆(10)远离所述定长杆(11)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7)连接,驱动所述限位件(7)紧贴镜面(2)边缘同步移动;所述雨刮条(1)贴合设置在所述镜面(2)的表面;所述雨刮条(1)连接设置在所述镜面(2)两侧的限位件(7)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尺寸通用型后视镜雨刮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雨刮条(1)、动力组件(3)和限位件(7);所述第一导轨(13)设置在镜面(2)的背面;所述动力组件(3)包括第一导轨(13)、定长杆(11)和伸缩杆(10);所述定长杆(11)与所述第一导轨(13)滑动配合;所述伸缩杆(10)成对配合设置在所述定长杆(11)的两端;所述伸缩杆(10)远离所述定长杆(11)的一端与所述限位件(7)连接,驱动所述限位件(7)紧贴镜面(2)边缘同步移动;所述雨刮条(1)贴合设置在所述镜面(2)的表面;所述雨刮条(1)连接设置在所述镜面(2)两侧的限位件(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尺寸通用型后视镜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雨刮条(1)包括带体(4)和刮片(5);所述带体(4)为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刮片(5)设置在所述带体(4)面向所述镜面(2)的一侧;所述刮片(5)包括若干个呈之字形铰接的片体(51);所述刮片(5)随所述带体(4)同步伸缩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尺寸通用型后视镜雨刮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镜面(2)边缘处连接设置有第二导轨(8);所述第二导轨(8)的设置轨迹与所述镜面(2)的边缘轮廓对应;所述限位件(7)与所述第二导轨(8)对应配合。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乐平周小红路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