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鲍熙来专利>正文

一种微流控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537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流控装置,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基板的下表面与下基板的上表面贴合,下基板上表面刻有反应通道,下基板上开有进液孔和出液孔,且进液孔和出液孔均与反应通道连通;反应通道内具有多块挡板,挡板与反应通道内液体的流动方向垂直,挡板的一端固定在反应通道的侧壁,挡板的另一端与反应通道的另一侧壁之间形成进液口,多条挡板沿反应通道内液体的流动方向均匀分布,任意相邻的两块挡板分别固定在反应通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微流控装置,通过液体与挡板的碰撞,增大液体在反应通道内的混合效果,进而增大反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流控反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流控
,尤其涉及一种微流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微机电系统的快速发展,仪器设备微型化和高度集成化已经成为现代设备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微流控装置就是将混合、分离、稀释、检测等功能集成在一块微小芯片上,正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化学分析以及医药和生命科学等领域。现有的微流控装置一般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下基板上有反应通道,且下基板上有进液孔,进液孔与反应通道联通,现有的反应通道为一条直的通道,液体混合、反应效果不好;且现有的通过注射将液体压入反应通道中,不便于控制流量,微流量蠕动泵成本太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微流控装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微流控装置,包括上基板和下基板,上基板的下表面与下基板的上表面贴合,下基板上表面刻有反应通道,下基板上开有进液孔和出液孔,且进液孔和出液孔均与反应通道连通;反应通道内具有多块挡板,挡板与反应通道内液体的流动方向垂直,挡板的一端固定在反应通道的侧壁,挡板的另一端与反应通道的另一侧壁之间形成进液口,多条挡板沿反应通道内液体的流动方向均匀分布,任意相邻的两块挡板分别固定在反应通道相对的两个侧壁上;挡板包括多块相互连接的斜板,任意相邻的两块斜板之间形成波谷或波峰,且多块挡板形成的波谷和波峰相互交替分布,进一步增大液体混合的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任意相邻的两块挡板的波谷相对,且任意相邻的两块挡板的波峰相对,进而使多块挡板形成同波折板,液体在同波折板之间的曲折流动进而形成众多小旋涡,提高液体混合的效果,进而增大反应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任意挡板的波谷与与其相邻挡板的波峰相对,多块挡板形成异波折板,液体在异波折板之间缩放、流动且连续不断,进一步的增大液体混合反应效果。现有的给液是通过注射方式将液体压入到进液孔中,需要额外的力,且力度不好控制,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还包括储液瓶、升降机构、托盘和软管,软管的一端与储液瓶连通,软管的另一端与进液孔连通,升降机构安装在上基板上,储液瓶通过托盘安装在升降机构的升降端,升降机构用于带动储液瓶上下移动进而改变储液瓶距离进液孔的高度,从而改变进入进液孔的流速。为了便于控制液体在软管内的流通或不流通,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软管上有开关阀。为了便于直观观察储液瓶的高度,进而控制进液孔液体的流速,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还包括刻度尺,刻度尺竖向固定在上基板上,刻度尺用于测量储液瓶到上基板上表面的距离。升降机构为带动储液瓶上下移动的机构,可以为丝杆滑块机构、气缸或电缸等可以直线运动的机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的,升降机构为电缸,便于控制且相对安全。为了实现储液瓶升降过程中对储液瓶中液体晃动,避免沉淀的技术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储液瓶通过多个弹性件安装在托盘上,多个弹性件以储液瓶的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在储液瓶的底部,弹性件可沿竖直方向发生弹性形变;储液瓶上设有弹性拨动杆,上基板上设有安装板,安装板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弹性凸起,储液瓶上下过程中弹性拨动杆依次与弹性凸起接触使储液瓶相对升降机构晃动。为了进一步增大储液瓶中液体的混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杆和转动杆,固定杆竖向固定在上基板上,转动杆通过螺纹方式竖向安装在固定杆上,托盘固定在转动杆的顶部,储液瓶固定在托盘上。为了避免软管在托盘转动的过程中绕乱,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转动杆上开有连接通孔,固定杆上开有导向孔,储液瓶的底部设有导液管,软管的一端通过连接接头与导液管连接,软管的另一端贯穿连接通孔和导向孔与进液孔连通。进一步增大混合反应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反应通道的底部设有沿反应通道的长度方向挡流凸起,挡流凸起设有多条,且多条挡流凸起沿反应通道的宽度方向分布。进一步增大混合反应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挡流凸起具有多个相互交替的凹部和凸部,凹部和凸部分别相对反应通道的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壁凹陷或凸起,进一步的,任意相邻的两根挡流凸起的凹部和凸部分别相对。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微流控装置,通过液体与挡板的碰撞,增大液体在反应通道内的混合效果,进而增大反应效果,进一步的,通过升降机构带动储液瓶上下移动,利用液体的重力作用流入到反应通道,进而避免液压泵的使用;进一步的,在升降过程中实现对储液瓶中液体的晃动,避免液体沉淀或混合不均。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下基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基板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升降机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下基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表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如图1-3所示的一种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流控装置,包括上基板(1)和下基板(2),上基板(1)的下表面与下基板(2)的上表面贴合,其特征在于,下基板(2)上表面刻有反应通道(3),下基板(2)上开有进液孔(20)和出液孔(21),且进液孔(20)和出液孔(21)均与反应通道(3)连通;/n反应通道(3)内具有多块挡板(4),挡板(4)与反应通道(3)内液体的流动方向垂直,挡板(4)的一端固定在反应通道(3)的侧壁,挡板(4)的另一端与反应通道(3)的另一侧壁之间形成进液口,多条挡板(4)沿反应通道(3)内液体的流动方向均匀分布,任意相邻的两块挡板(4)分别固定在反应通道(3)相对的两个侧壁上;/n挡板(4)包括多块相互连接的斜板(40),任意相邻的两块斜板(40)之间形成波谷(400)或波峰(401),且多块挡板(4)形成的波谷(400)和波峰(401)相互交替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流控装置,包括上基板(1)和下基板(2),上基板(1)的下表面与下基板(2)的上表面贴合,其特征在于,下基板(2)上表面刻有反应通道(3),下基板(2)上开有进液孔(20)和出液孔(21),且进液孔(20)和出液孔(21)均与反应通道(3)连通;
反应通道(3)内具有多块挡板(4),挡板(4)与反应通道(3)内液体的流动方向垂直,挡板(4)的一端固定在反应通道(3)的侧壁,挡板(4)的另一端与反应通道(3)的另一侧壁之间形成进液口,多条挡板(4)沿反应通道(3)内液体的流动方向均匀分布,任意相邻的两块挡板(4)分别固定在反应通道(3)相对的两个侧壁上;
挡板(4)包括多块相互连接的斜板(40),任意相邻的两块斜板(40)之间形成波谷(400)或波峰(401),且多块挡板(4)形成的波谷(400)和波峰(401)相互交替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块挡板(4)的波谷(400)相对,且任意相邻的两块挡板(4)的波峰(401)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挡板(4)的波谷(400)与与其相邻挡板(4)的波峰(401)相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液瓶(5)、升降机构(6)、托盘(10)和软管(7),软管(7)的一端与储液瓶(5)连通,软管(7)的另一端与进液孔(20)连通,升降机构(6)安装在上基板(1)上,储液瓶(5)通过托盘(10)安装在升降机构(6)的升降端,升降机构(6)用于带动储液瓶(5)上下移动进而改变储液瓶(5)距离进液孔(20)的高度,从而改变进入进液孔(20)的流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流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刻度尺(9),刻度尺(9)竖向固定在上基板(1)上,刻度尺(9)用于测量储液瓶(5)到上基板(1)上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熙来徐米乐陶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鲍熙来徐米乐陶思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