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LED的铝基覆膜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28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LED的铝基覆膜板包括相互压合的覆膜板与基材板:覆膜板包括依次布置的白色油墨层、PI层与胶层,白色油墨层的厚度为10至30微米,PI层的厚度为13至50微米,胶层的厚度为13至50微米;基材板包括依次布置的铜层、绝缘层与铝层,铜层的厚度为15至70微米,绝缘层的厚度为150至170微米,铝层的厚度为300至1500微米。线路成型于基材板,覆膜板包括白色油墨层,覆膜板直接压合于基材板,取消软硬结合的公知软板工艺,且不必印阻焊油,提高工艺良率,降低工艺难度,同时,包括白色油墨层的覆膜板具有高白色度、优异的泛黄性、高附着性、高光泽、耐候性佳及耐高压的优点,提高LED灯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LED的铝基覆膜板
本技术属于LED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LED的铝基覆膜板。
技术介绍
目前的覆膜LED基板,多在软板上进行线路及覆盖膜制作后涂胶,再压合铝板以得到LED基板,软板为覆盖膜软板,铝板为硬板。然而,此种LED基板的软板在压合过程中容易变型,导致灯珠位置偏移,软板容易与硬板分离,从而导致工艺难度较高且工艺不良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工艺难度,提升工艺良率的用于LED的铝基覆膜板。为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用于LED的铝基覆膜板包括相互压合的覆膜板与基材板:覆膜板包括依次布置的白色油墨层、PI层与胶层,白色油墨层的厚度为10至30微米,PI层的厚度为13至50微米,胶层的厚度为13至50微米;基材板包括依次布置的铜层、绝缘层与铝层,铜层的厚度为15至70微米,绝缘层的厚度为150至170微米,铝层的厚度为300至1500微米。由上述方案可见,线路成型于基材板,覆膜板包括白色油墨层,覆膜板直接压合于基材板,取消软硬结合的公知软板工艺,且不必印阻焊油,提高工艺良率,降低工艺难度,同时,包括白色油墨层的覆膜板具有高白色度、优异的泛黄性、高附着性、高光泽、耐候性佳及耐高压的优点,提高LED灯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LED的铝基覆膜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LED的铝基覆膜板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用于LED的铝基覆膜板100包括相互压合的覆膜板与基材板:覆膜板包括依次布置的白色油墨层1、PI层2与胶层3,白色油墨层1的厚度为10至30微米,PI层2的厚度为13至50微米,胶层3的厚度为13至50微米;基材板包括依次布置的铜层4、绝缘层5与铝层6,铜层4的厚度为15至70微米,绝缘层5的厚度为150至170微米,铝层6的厚度为300至1500微米,胶层3与铜层4为相邻布置。优选的,白色油墨层1的厚度为10至15微米,反射率为70%。优选的,白色油墨层1的厚度为18至30微米,反射率为80%。优选的,PI层2的厚度为13至20微米,耐压为AC2000V。优选的,PI层2的厚度为25至30微米,耐压为AC3500V。优选的,PI层2的厚度为50微米,耐压为AC5000V。优选的,胶层3的厚度为13至18微米,铜层4的厚度为HOZ。优选的,胶层3的厚度为20至30微米,铜层4的厚度为1OZ。优选的,胶层3的厚度为50微米,所述铜层4的厚度为1.5OZ至2OZ。1OZ是指35微米,HOZ为17.5微米,则1.5OZ为52.5微米,2OZ为70微米。绝缘层5具有导热及绝缘的作用,绝缘层5的耐压为AC5000V。因此,线路成型于基材层,覆膜板包括白色油墨层1,覆膜板直接压合于基材层,取消软硬结合的公知软板工艺,且不必印阻焊油,提高工艺良率,降低工艺难度,同时,包括白色油墨层1的覆膜板具有高白色度、优异的泛黄性、高附着性、高光泽、耐候性佳及耐高压的优点,提高LED灯板的使用寿命。参见图2,本实施例的用于LED的铝基覆膜板100的生产方法包括S1,在基材板进行线路成型,基材板的铜层4的厚度选为30至50微米,基材板的绝缘层5的厚度为150至170微米,基材板的铝层6的厚度为300至1500微米,在基材板进行线路成型的方法可采用本领域的公知技术;S2,判断覆膜板的长度是否大于675mm,如是,则执行步骤S20,步骤S20为将覆膜板整段钻孔,覆膜板为白色覆膜板;S3,将离型膜从覆膜板撕离,将基材板与覆膜板均套置于治具;S4,假贴,使用烙铁或假贴机进行假贴以获得半成板;S5,压合,将离型膜放置于压机的上模板及下模板之间,将半成板放置于离型膜内,半成板的上板面与下板面均抵接有离型膜,启动压机进行压合;S6,同时取出半成板与离型膜,将离型膜从半成板上撕离;S7,对半成板进行烤板;S8,对半成板进行钻孔;S9,对半成板进行微刻;S10,对半成板进行模冲,基材板朝向上方。最终得到的铝基覆膜板100即可用于LED,阻焊采用白色覆膜板。如步骤S2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21,步骤S21为判断长度是否不大于1200mm,如步骤21的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S211,步骤S211为将覆膜板分两段钻孔,如步骤21的判断结果为否,则执行步骤S212,步骤S212为将覆膜板分三段钻孔。对覆膜板进行两段钻孔或三段钻孔为分段钻孔。当覆膜板需要进行分段钻孔时,以直径为0.41毫米的邮票孔作为分切标识,重叠位置孔中心到孔中心的距离为2至10毫米,覆膜板的长度比角孔到邮票孔边的距离长4毫米。当覆膜板不需要进行分段钻孔时,覆膜板的长度比角孔边到边的距离长4毫米。覆膜板的板框边布置有多个假贴定位孔,假贴定位孔的直径为2毫米,沿覆膜板的长度方向为X方向,沿覆膜板的宽度方向为Y方向,相邻两个假贴定位孔沿X方向相互间隔100毫米。离角孔最近的假贴定位孔沿X方向与角孔间隔为10至30毫米,每个假贴定位孔与角孔沿Y方向均间隔相同距离且距离均为250毫米。基材板布置有对位光学点,对位光学点用于进行步骤S4假贴时的对位。对位光学点为实心铜点,实心铜点的直径为1.5毫米,对位光学点的外侧设置有圆环,圆环的环宽为0.3毫米,圆环的内环直径为2毫米,圆环的外环直径为2.6毫米。采用假贴机进行假贴,步骤S4的假贴时间为10至15秒。假贴机的上盘温度为85℃至95℃,假贴机的下盘温度为33℃至43℃。步骤S5包括预压与成型,步骤S5的预压时间为10至20秒,步骤S5的预压重量为10至20kg,步骤S5的成型时间为60至180秒,步骤S5的成型重量为65至120kg,步骤S5的压合温度为170℃至190℃,预压重量与成型重量均为压合机施加于半成板的重量。在步骤S9中,刀具的转速为4000至5000rpm,刀具的切割速度为500至2500mm/min,刀具的切割方向为单向切割。在此生产方法中,覆膜板的油墨层的厚度选为10至30微米,覆膜板的胶层3的厚度选为13至35微米,覆膜板的PI层的厚度选为13至50微米。线路成型于基材板,覆膜板采用白色覆膜板,由本技术提供的方法所制得的铝基覆膜板100作为LED基板,保证基板具备有耐高压,灯珠偏移量小,阻焊层高白色度和优异的耐泛黄性,提高工艺良率,降低工艺难度。最后需要强调的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LED的铝基覆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基覆膜板包括相互压合的覆膜板与基材板:/n所述覆膜板包括依次布置的白色油墨层、PI层与胶层,所述白色油墨层的厚度为10至30微米,所述PI层的厚度为13至50微米,所述胶层的厚度为13至50微米;/n所述基材板包括依次布置的铜层、绝缘层与铝层,所述铜层的厚度为15至70微米,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150至170微米,所述铝层的厚度为300至1500微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LED的铝基覆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基覆膜板包括相互压合的覆膜板与基材板:
所述覆膜板包括依次布置的白色油墨层、PI层与胶层,所述白色油墨层的厚度为10至30微米,所述PI层的厚度为13至50微米,所述胶层的厚度为13至50微米;
所述基材板包括依次布置的铜层、绝缘层与铝层,所述铜层的厚度为15至70微米,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150至170微米,所述铝层的厚度为300至1500微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基覆膜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白色油墨层的厚度为10至15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基覆膜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白色油墨层的厚度为18至3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基覆膜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PI层的厚度为13至20微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树荣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沃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