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接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5041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51
一种压接钳。解决了现有手动压接钳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问题。它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的第一手柄上设有动作件,所述的第二手柄与动作件相连接并用于驱动动作件相对第一手柄动作压接待加工件,还包括棘齿机构和复位件,所述的棘齿机构具有保持动作件的第一位置和动作件运动到位后解锁的第二位置,所述的复位件与动作件相连接并在棘齿机构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动作件使得第二手柄复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棘齿机构和复位件,在产品未压接到位时,棘齿机构能使得产品保持压接状态,便于压线,当产品压接到位后棘齿机构能可靠解锁,便于复位件提供复位,便于产品下次操作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接钳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线钳,具体涉及一种压接钳。
技术介绍
压接钳是电力行业在线路基本建设施工和线路维修中进行导线接续压接的必要工具。压线钳也称端子钳,主要用于电线电缆的端子的压接操作,现有的压接钳通常包括手持部或操作部,通过按压操作部使得压接钳的钳头动作。但是现有压接钳的钳头通常不具备保持功能,在手柄作用力消失后,不能继续保持压接状态,因此使得部分产品压接不到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手动压接钳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压接钳。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接钳,包括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的第一手柄上设有动作件,所述的第二手柄与动作件相连接并用于驱动动作件相对第一手柄动作压接待加工件,还包括棘齿机构和复位件,所述的棘齿机构具有保持动作件的第一位置和动作件运动到位后解锁的第二位置,所述的复位件与动作件相连接并在棘齿机构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动作件使得第二手柄复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棘齿机构包括第一连杆和棘爪,所述的第一连杆上设有棘齿部,所述的棘爪在棘齿机构处于第一位置时卡入连杆的棘齿部用于保持动作件及第二手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手柄上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二手柄通过第二连杆与动作件相连接并用于驱动动作件相对第一手柄动作压接待加工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连杆固定于第二手柄上,所述的第一连杆上设有滑槽,所述的动作件上设有插入滑槽的导向柱。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一手柄上设有安装柱和扭簧,所述的棘爪铰接于安装柱上,所述的扭簧在棘齿机构处于第二位置时驱动棘爪转动解锁第一连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第一手柄相抵,另一端与动作件相抵,所述的复位件具有驱动动作件远离第一手柄的运动趋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动作件一端铰接于第一手柄上,另一端上设有用于模口安装的安装件,所述的模口与安装件可拆卸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模口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开口槽,所述的开口槽呈U字形并包在安装件外,所述的安装件上设有弹性钢珠,所述的弹性钢珠与开口槽的内壁相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第二手柄和第一手柄相铰接,所述的第一手柄包括两块手柄板,两块所述的手柄板相互配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的棘齿机构设于容置空间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棘齿机构和复位件,在产品未压接到位时,棘齿机构能使得产品保持压接状态,便于压线,当产品压接到位后棘齿机构能可靠解锁,便于复位件提供复位,便于产品下次操作加工。本技术还具有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附图2棘齿机构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手柄;11、安装柱;12、扭簧;13、手柄板;2、第二手柄;3、动作件;31、导向柱;32、安装件;321、弹性钢珠;4、棘齿机构;41、第一连杆;411、棘齿部;412、滑槽;42、棘爪;5、复位件;6、第二连杆;7、模口;71、开口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结合图2-3所示,一种压接钳,包括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所述的第一手柄1上设有动作件3,所述的第二手柄2与动作件3相连接并用于驱动动作件3相对第一手柄1动作压接待加工件,还包括棘齿机构4和复位件5,所述的棘齿机构4具有保持动作件的第一位置和动作件3运动到位后解锁的第二位置,所述的复位件5与动作件3相连接并在棘齿机构4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动作件3使得第二手柄2复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了棘齿机构和复位件,在产品未压接到位时,棘齿机构能使得产品保持压接状态,便于压线,当产品压接到位后棘齿机构能可靠解锁,便于复位件提供复位,便于产品下次操作加工。本技术还具有装配方便,动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技术的端子成型更均匀,成型后更美观,且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在前段铰接,力臂更长压力增大,更省力,手柄握姿更符合人体工程学,手感更轻;模口可以快速方便更换,使得产品适配范围更广。所述的棘齿机构4包括第一连杆41和棘爪42,所述的第一连杆41上设有棘齿部411,所述的棘爪42在棘齿机构4处于第一位置时卡入连杆的棘齿部411用于保持动作件3及第二手柄2。通过棘爪和第一连杆的配合,使得在产品未压接到位时,即使松开手柄棘齿机构能使得产品保持压接状态,即第一连杆上的棘齿部走完后,扭簧才能带动棘爪转动,从而让复位件发生作用带动动作件、手柄复位。如果第一连杆上的棘齿部没走完,那么棘爪被棘齿部上的棘齿卡住,扭簧不能使棘爪转动,复位件也因为第一连杆被棘爪限位住动作件被同步联锁不能复位。所述的第二手柄2上设有第二连杆6,所述的第二手柄2通过第二连杆6与动作件3相连接并用于驱动动作件3相对第一手柄1动作压接待加工件。这样的结构使得产品能可靠通过第二连杆带动作件动作,从而带动模口动作,可靠压接端子。所述的第一连杆41固定于第二手柄2上,所述的第一连杆41上设有滑槽412,所述的动作件3上设有插入滑槽412的导向柱31。这样的结构使得第一连杆运动平稳,同时能通过导向柱对动作件进行限位导向。所述的第一手柄1上设有安装柱11和扭簧12,所述的棘爪42铰接于安装柱11上,所述的扭簧12在棘齿机构4处于第二位置时驱动棘爪42转动解锁第一连杆41。具体的说,所述复位件5的一端与第一手柄1相抵,另一端与动作件3相抵,所述的复位件5具有驱动动作件3远离第一手柄1的运动趋势。这样的结构使得刀片动作平稳可靠,复位方便。所述的动作件3一端铰接于第一手柄1上,另一端上设有用于模口7安装的安装件32,所述的模口7与安装件32可拆卸连接。这样使得产品能适配不同的模口,结构简单,适配范围广。具体的说,第一手柄和动作件上均设有模口,两个模口相互配合压接端子成型。所述的模口7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的开口槽71,所述的开口槽71呈U字形并包在安装件32外,所述的安装件32上设有弹性钢珠321,所述的弹性钢珠321与开口槽71的内壁相抵。这样的结构使得模口更换方便可靠快速,便于对不同产品的压接。所述的第二手柄2和第一手柄1相铰接,所述的第一手柄1包括两块手柄板13,两块所述的手柄板13相互配合形成容置空间,所述的棘齿机构4设于容置空间内。这样的结构使得棘齿机构包在手柄板内,产品零部件不容易损伤,产品使用寿命长。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接钳,包括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手柄(1)上设有动作件(3),所述的第二手柄(2)与动作件(3)相连接并用于驱动动作件(3)相对第一手柄(1)动作压接待加工件,还包括棘齿机构(4)和复位件(5),所述的棘齿机构(4)具有保持动作件的第一位置和动作件(3)运动到位后解锁的第二位置,所述的复位件(5)与动作件(3)相连接并在棘齿机构(4)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动作件(3)使得第二手柄(2)复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接钳,包括第一手柄(1)和第二手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手柄(1)上设有动作件(3),所述的第二手柄(2)与动作件(3)相连接并用于驱动动作件(3)相对第一手柄(1)动作压接待加工件,还包括棘齿机构(4)和复位件(5),所述的棘齿机构(4)具有保持动作件的第一位置和动作件(3)运动到位后解锁的第二位置,所述的复位件(5)与动作件(3)相连接并在棘齿机构(4)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动作件(3)使得第二手柄(2)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压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齿机构(4)包括第一连杆(41)和棘爪(42),所述的第一连杆(41)上设有棘齿部(411),所述的棘爪(42)在棘齿机构(4)处于第一位置时卡入连杆的棘齿部(411)用于保持动作件(3)及第二手柄(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手柄(2)上设有第二连杆(6),所述的第二手柄(2)通过第二连杆(6)与动作件(3)相连接并用于驱动动作件(3)相对第一手柄(1)动作压接待加工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压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杆(41)固定于第二手柄(2)上,所述的第一连杆(41)上设有滑槽(412),所述的动作件(3)上设有插入滑槽(412)的导向柱(3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西安黄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匠恩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