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的传输导体固持结构,包括一母座胶体、复数个母座端子、二个位于母座端子相异侧的母座固持结构、二个界定于母座固持结构上的端板部、二个弯折形成于端板部一侧的端扣臂、复数个弯折形成于端板部相异端的侧板部、复数个邻近母座端子一侧的夹板部、复数个由夹板部端处延伸形成的凸脚部、复数个形成于夹板部一侧的锁定臂、复数个凸出形成于锁定臂上的卡合部、复数个形成于母座胶体上的限位孔。通过端板部、侧板部、端扣臂、夹板部、锁定臂分别从母座胶体的多个面向,确实固定母座固持结构,并以凸脚部插置于限位孔内,防止公头连接器拔除时,造成母座固持结构与母座胶体松脱或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的传输导体固持结构
本技术为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传输导体固持结构,尤指一种对胶体的结合强度佳、公母对接的稳定度强、及分离时不易松脱损坏的电连接器的传输导体固持结构。
技术介绍
板对板连接器用于连接不同的电路板,具有插座连接器以及插头连接器以分别安装在不同的电路板上,借此令电路板之间相互连接。而插座连接器两端的固持结构,除了可提供绝缘胶体一定程度的防护效果外,主要在于加强对插头连接器的锁止效果,以对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间的嵌合状态达到维持的目的。在智能手机等行动装置上,板对板连接器组件的尺寸非常微小,导致各连接器的结构强度与寿命随的降低,且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链接通常不是在嵌合后就不再拆卸分离,而当用户欲拔除插头连接器时,乃施力于插头连接器的侧壁或直接拉扯电路板,且不论用户是向插头连接器的插接方向的反方向施力或是左右摇晃拉起插头连接器,每一次的拆卸分离动作,都会增加板对板连接器损坏的风险,故上述固持结构可有效提升板对板连接器的使用寿命。然上述板对板连接器的固持结构于使用时,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第一,固持结构与绝缘胶体间的结合强度不足,导致插头连接器在拆卸分离时,容易造成固持结构与绝缘胶体松脱。第二,固持结构对公母对接强度的帮助越强,在插头连接器拆卸分离时,插座连接器的固持结构被连带拔出的可能性就越高,而难以在结合强度与对接强度间取得平衡。如何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技术的创作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创作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对胶体的结合强度佳、公母对接的稳定度强、及分离时不易松脱损坏的电连接器的传输导体固持结构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变母座固持结构的外型,使其得以从多方向固定母座胶体,并利用凸脚部与限位孔的插接关系,防止公头连接器拔除时造成母座固持结构的松脱。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连接器的传输导体固持结构,电连接器为板对板连接器(BoradToBoard,BTB连接器),包括:一母座胶体,该母座胶体上并排设置有复数个母座端子,且母座胶体上设有二位于该母座端子相异侧的母座固持结构,各该母座固持结构上分别界定有一端板部,各该端板部一侧分别弯折形成一端扣臂,各该端板部相异端分别弯折形成一侧板部,各该侧板部上分别弯折形成有一邻近该母座端子一侧的夹板部,各该夹板部弯折方向的端处分别延伸形成有一凸脚部,且各该夹板部异于该凸脚部的一侧分别形成有一向该端板部方向延伸的锁定臂,各该锁定臂上分别凸出形成一卡合部,另于该母座胶体上形成有复数个于该母座端子排列方向上的限位孔,供结合该些凸脚部。本技术的母座固持结构通过端板部、侧板部从母座胶体的外侧包覆固定,并配合夹板部的夹持动作,使端扣臂、锁定臂从母座胶体的内侧抵持固定,借此使母座固持结构分别从母座胶体的多个面强化母座固持结构与母座胶体的结合强度,公头连接器插接时则以卡合部紧迫固定,以稳固公母对接强度,并以凸脚部插置于限位孔内,防止公头连接器拔除时,造成母座固持结构与母座胶体松脱或分离,进而兼顾结合强度与对接强度。采用上述技术,可针对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的固持结构所存在的固持结构与绝缘胶体间的结合强度不足、及难以在结合强度与对接强度间取得平衡的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图的A-A线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母座胶体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母座固持结构立体图。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公母对接动作图。图8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公母对接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拉拔示意图。其中:电连接器、100,母座胶体、1,容置槽、11,内端面、12,卡槽部、121,侧端面、13,外侧面、14,上表面、15,限位孔、16,限位凸块、17,母座端子、2,母座固持结构、3,端板部、31,端扣臂、32,第一卡勾部、321,侧板部、33,限位脚、331,第二卡勾部、332,夹板部、34,凸脚部、35,锁定臂、36,卡合部、361,公头连接器、4,公头胶体、41,公头端子、42,公头固持结构、43。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现通过附图就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1至9所示,技术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技术的电连接器的传输导体固持结构,电连接器100为板对板连接器(BoradToBoard,BTB连接器),包括:一母座胶体1,该母座胶体1于下述母座端子2排列方向的相异两端处分别形成有一容置槽11,且各该容置槽11包括有一内端面12、二个形成于该内端面12两侧的侧端面13、二个分别界定于该容置槽11背离各该侧端面13的外侧面14、及一形成于该内端面12、该侧端面13及该外侧面14的同一侧处的上表面15;复数个并排设置于该母座胶体1上的母座端子2;二个设于该母座胶体1上且位于该母座端子2相异侧的母座固持结构3;二个分别界定于各该母座固持结构3上的端板部31,该端板部31设于该上表面15上;二个分别弯折形成于各该端板部31一侧的端扣臂32,该端扣臂32位于该内端面12上;复数个分别弯折形成于各该端板部31相异端的侧板部33,该侧板部33设于该外侧面14上;复数个分别弯折形成于各该侧板部33上且邻近该母座端子2一侧的夹板部34,该夹板部34夹设于该侧端面13及该外侧面14上;复数分别由各该夹板部34弯折方向的端处延伸形成的凸脚部35;复数个分别形成于各该夹板部34异于该凸脚部35的一侧且向该端板部31方向延伸的锁定臂36,该锁定臂36位于该侧端面13上;复数个分别凸出形成于各该锁定臂36上的卡合部361;复数个形成于该母座胶体1上且位于该母座端子2排列方向上的限位孔16,供结合各凸脚部35;一形成于该内端面12上供设置该端扣臂32的卡槽部121;至少一凸出形成于该端扣臂32上的第一卡勾部321;复数个形成于各该外侧面14上的限位凸块17,与该侧板部33对应卡合;复数个分别由各该侧板部33向下延伸形成的限位脚331;复数个由各该侧板部33向下延伸并间隔形成于该限位脚331一侧的第二卡勾部332,与该限位脚331共同固定于该限位凸块17上。借助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更可达到对胶体的结合强度佳、公母对接的稳定度强、及分离时不易松脱损坏等优势,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的传输导体固持结构,该电连接器为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母座胶体;/n复数个并排设置于该母座胶体上的母座端子;/n二个设于该母座胶体上且位于该母座端子相异侧的母座固持结构;/n二个分别界定于各该母座固持结构上的端板部;/n二个分别弯折形成于各该端板部一侧的端扣臂;/n复数个分别弯折形成于各该端板部相异端的侧板部;/n复数个分别弯折形成于各该侧板部上且邻近该母座端子一侧的夹板部;/n复数个分别由各该夹板部弯折方向的端处延伸形成的凸脚部;/n复数个分别形成于各该夹板部异于该凸脚部的一侧且向该端板部方向延伸的锁定臂;/n复数个分别凸出形成于各该锁定臂上的卡合部;/n复数个形成于该母座胶体上且位于该母座端子排列方向上的限位孔,供结合各凸脚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的传输导体固持结构,该电连接器为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母座胶体;
复数个并排设置于该母座胶体上的母座端子;
二个设于该母座胶体上且位于该母座端子相异侧的母座固持结构;
二个分别界定于各该母座固持结构上的端板部;
二个分别弯折形成于各该端板部一侧的端扣臂;
复数个分别弯折形成于各该端板部相异端的侧板部;
复数个分别弯折形成于各该侧板部上且邻近该母座端子一侧的夹板部;
复数个分别由各该夹板部弯折方向的端处延伸形成的凸脚部;
复数个分别形成于各该夹板部异于该凸脚部的一侧且向该端板部方向延伸的锁定臂;
复数个分别凸出形成于各该锁定臂上的卡合部;
复数个形成于该母座胶体上且位于该母座端子排列方向上的限位孔,供结合各凸脚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传输导体固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母座胶体于该母座端子排列方向的相异两端处分别形成有一容置槽,且各该容置槽包括有一内端面、二个形成于该内端面两侧的侧端面、二个分别界定于该容置槽背离各该侧端面的外侧面、及一形成于该内端面、该侧端面及该外侧面的同一侧处的上表面,且该端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宜修,李振隆,
申请(专利权)人:岱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