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96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和车辆。该电池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安装空间;电芯组,所述电芯组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电芯;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一横梁和/或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分别与所述电芯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贴合。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通过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实现电芯成组,完全去除了相关技术中电芯模组需要的端板、侧板,极大的减少了电池包内部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重量,提高了系统集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包和车辆。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产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用户接受程度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相比于传统燃油车,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仍然是一个短板,想要解决该痛点,电池包技术必须较大的创新设计,提升系统集成效率,增加整包可用电量和能量密度;优化电池包内部结构设计,减少电池包内部零部件,更改传统设计电芯成组方式,可以在电池包内部有限空间里布置更多的电量,同时大幅减轻整包重量。在相关技术中,电池包下壳体内部均设计有横纵梁,提升电池包抗挤压能力,增加整包的刚度,但是横纵梁重量大且作用较单一,与传统方案中部分结构件作用重复。且在相关技术中,电池包内部结构主要为若干电芯通过外部结构件紧固成为一个模组模块,外部结构件通常有端板、侧板、上盖和底板等,若干模组模块分开固定在电池包内部,包裹电芯的外部结构件不仅占用电池包内部有限的空间,且额外增加了电池包的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包,省去相关技术中电芯模组需要的端板、侧板,零部件数量少。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安装空间;电芯组,所述电芯组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电芯;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一横梁和/或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分别与所述电芯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贴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横梁将所述安装空间分隔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所述第二横梁为两个且分别与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横梁分别将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内的所述电芯组压紧在所述第一横梁上。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组为多个,多个所述电芯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分别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横梁与多个所述电芯组贴合,且所述第二横梁与多个所述电芯组贴合。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边梁,所述边梁与所述底板的边沿相连以限定出所述安装空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和所述边梁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一横梁焊接或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横梁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与所述底板粘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组内的多个所述电芯通过汇流排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组为多个,多个所述电芯组通过汇流排电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电池包具有以下优势:通过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实现电芯成组,完全去除了相关技术中电芯模组需要的端板、侧板,极大的减少了电池包内部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重量,提高了系统集成效率。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电池包。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车辆具有的优势与电池包具有的优势相同,这里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电池包100;壳体10;安装空间101;第一空间102;第二空间103;底板11;边梁12;电芯组20;电芯21;第一横梁30;第二横梁40;汇流排50。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图1-图3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100包括:壳体10、电芯组20、第一横梁30和第二横梁40。具体而言,壳体10内具有安装空间101,电芯组20设于安装空间101内,且电芯组20包括多个电芯21,多个电芯21沿第一方向排布。这里,第一方向可以为电芯21的厚度方向。第一横梁30和第二横梁40安装于安装空间101内,且第一横梁30和第二横梁40中的至少一个与壳体10可拆卸地连接。第一横梁30和第二横梁40分别与电芯组2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贴合,换言之,第二横梁40将电芯组20压紧在第一横梁30上,或者第一横梁30将电芯组20压紧在第二横梁40上。再换言之,通过第一横梁30和第二横梁40配合将多个电芯21压紧成组。且第一横梁30和/或第二横梁40可拆卸设置的方式便于多个电芯21在安装空间101内的摆放,装配更容易。例如,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横梁30固定安装于壳体10,以减少装配工序;第二横梁40与壳体10可拆卸地连接,能够在电芯21摆放至安装空间101后再将第二横梁40与壳体10的连接,使电芯21摆放更容易。在相关技术中,电池包下壳体内部均设计有横纵梁,其作用为提升电池包抗挤压能力,增加整包的刚度。横纵梁重量大且作用较单一,与传统方案中部分结构件作用重复。且在相关技术中,电池包内部结构主要为若干电芯通过外部结构件紧固成为一个整体模组模块,外部结构件通常有端板、侧板、上盖和底板等,若干模组模块分开固定在电池包内部,包裹电芯的外部结构件不仅占用电池包内部有限的空间,且额外增加了电池包的重量。本技术通过第一横梁30和第二横梁40中的至少一个可拆卸,不仅可以提升电池包100的抗挤压能力,增加整包的刚度,而且可以对多个电芯21进行限位和固定,无需设置相关技术中的端板和侧板,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减轻了电池包100的重量,提高了系统集成效率。且安装空间101内可以设置电芯21的数量更多,能够提高电池包100的可用电量。并且,实现了去模块化,有利于简化生产线建设,降低人员管理成本,进而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100,通过第一横梁30和第二横梁40实现电芯21成组,完全去除了相关技术中电芯模组需要的端板、侧板,极大的减少了电池包100内部的零部件数量,降低了重量,提高了系统集成效率。在本技术中,第一横梁30、第二横梁40和电芯组2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电芯组20为至少两个,第一横梁30将安装空间101分隔为第一空间102和第二空间103,第二横梁40为两个且分别与壳体10可拆卸地连接。两个第二横梁40分别设于第一空间102和第二空间103内,从而两个第二横梁40能够分别将位于第一空间102和第二空间103内的电芯组20压紧在第一横梁30上,以实现第一空间102内的电芯21成组和第二空间103内的电芯21成组。并且两个第二横梁40可拆卸的设置方式,使两个空间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具有安装空间(101);/n电芯组(20),所述电芯组(20)设于所述安装空间(101)内且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电芯(21);/n第一横梁(30)和第二横梁(40),所述第一横梁(30)和所述第二横梁(40)设于所述安装空间(101)内,其中,/n所述第一横梁(30)和/或所述第二横梁(40)与所述壳体(1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横梁(30)和所述第二横梁(40)分别与所述电芯组(20)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具有安装空间(101);
电芯组(20),所述电芯组(20)设于所述安装空间(101)内且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电芯(21);
第一横梁(30)和第二横梁(40),所述第一横梁(30)和所述第二横梁(40)设于所述安装空间(101)内,其中,
所述第一横梁(30)和/或所述第二横梁(40)与所述壳体(10)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横梁(30)和所述第二横梁(40)分别与所述电芯组(20)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30)将所述安装空间(101)分隔为第一空间(102)和第二空间(103),所述第二横梁(40)为两个且分别与所述壳体(10)可拆卸地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横梁(40)分别将位于所述第一空间(102)和所述第二空间(103)内的所述电芯组(20)压紧在所述第一横梁(3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组(20)为多个,多个所述电芯组(20)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横梁(30)和所述第二横梁(40)分别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横梁(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康陈许超孙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