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的上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95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上壳体,所述电池包内具有多个电芯,电池包的上壳体包括:上层壳体;下层壳体,所述上层壳体与所述下层壳体连接且所述上层壳体与所述下层壳体间限定出冷却流道,所述下层壳体与多个所述电芯均连接。由此,通过在上层壳体与下层壳体间限定出冷却流道,电芯产生的热量能快速排到电池包外部,可以避免电芯发生热失控,从而可以防止电池包爆炸、着火,进而可以降低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的上壳体
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包的上壳体。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现有电池包设置有上壳体和下壳体,电芯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内,电池包工作时,电芯产生的热量不能快速排到电池包外部,容易导致电芯发生热失控,从而会导致电池包爆炸、着火,进而降低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池包的上壳体,可以解决电芯发生热失控的问题,也可以解决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低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包的上壳体,所述电池包内具有多个电芯,电池包的上壳体包括:上层壳体;下层壳体,所述上层壳体与所述下层壳体连接且所述上层壳体与所述下层壳体间限定出冷却流道,所述下层壳体与多个所述电芯均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电池包的上壳体还包括:补强板,所述补强板设于所述下层壳体的上表面。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多个所述电芯形成多排电芯组件且多排所述电芯组件沿所述上壳体的宽度方向间隔开,在所述电池包的高度方向,所述补强板位于相邻的两排所述电芯组件间。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补强板沿所述电芯组件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电池包的高度方向,所述补强板与相邻的两排所述电芯组件均具有重合区域。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上壳体的宽度方向,所述重合区域的宽度为A,满足关系式:20mm≤A。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电池包的上壳体还包括:边框,所述边框连接在所述下层壳体和所述电池包的下壳体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边框包括:下层壳体连接板、竖直板和下壳体连接板,所述下层壳体连接板设于所述竖直板的顶端且与所述下层壳体连接,所述下壳体连接板设于所述竖直板的底端且与所述下壳体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下层壳体连接板与所述竖直板、所述下壳体连接板与所述竖直板均垂直。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竖直板与所述电芯间隔开。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电池包的上壳体具有以下优势:根据本技术的电池包的上壳体,通过在上层壳体与下层壳体间限定出冷却流道,电芯产生的热量能快速排到电池包外部,可以避免电芯发生热失控,从而可以防止电池包爆炸、着火,进而可以降低电池包的使用安全性。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下壳体和电芯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下壳体和电芯装配后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下壳体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下壳体和支撑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支撑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支撑梁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支撑梁的截面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上壳体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上壳体的爆炸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分隔件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包的分隔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电池包10;壳体1;上壳体11;上层壳体111;下层壳体112;边框113;下层壳体连接板114;竖直板115;下壳体连接板116;下壳体12;边梁121;安装部1211;支撑板组件122;第一底板1221;第二底板1222;支撑梁123;减重腔1231;第一子支撑板1232;第二子支撑板1233;第三子支撑板1234;第四子支撑板1235;第五子支撑板1236;第六子支撑板1237;容纳腔13;第一加强板14;第二加强板15;电芯2;电芯组件21;端板22;支撑结构3;子支撑结构31;第一连接板32;第二连接板33;第三连接板34;第四连接板35;第五连接板36;分隔件4;连接板41;间隔板42;第一子间隔板43;第二子间隔板44;第一子连接板45;第二子连接板46;加强结构47;补强板5。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池包10,电池包10包括:壳体1和多个电芯2。壳体1限定出容纳腔13,壳体1可以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共同限定出容纳腔13,多个电芯2设置于容纳腔13内,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电芯2的部分结构设置于下壳体12内,多个电芯2形成多排电芯组件21,多排电芯组件21平行设置,而且每排电芯组件21中的多个电芯2依次沿壳体1的长度方向堆叠设置,壳体1的长度方向是指图4中的前后方向。其中,在生产本申请的电池包10的过程中,多个电芯2堆叠设置在容纳腔13内,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先将多个电芯2设置成电池模组,能够省去将多个电芯2组装成电池模组的零部件,省去电池包10内非必要的零部件的设置,可以节省容纳腔13内空间,从而可以增加电池包10内电芯2的设置数量,进而可以提升电池包10的续航能力。并且,由于省去了电池包10内非必要的零部件的设置,能够简化电池包10的装配工序,可以提升电池包10的生产效率,也可以降低电池包10的生产成本,还可以降低电池包10的重量。进一步地,电池包10还可以包括:支撑结构3,支撑结构3支撑在下壳体12和多个电芯2之间,而且支撑结构3与下壳体12和多个电芯2均连接,这样设置可以将多个电芯2可靠地固定于下壳体12,从而可以避免电芯2松动,也可以防止电芯2晃动,还可以避免电池包10发生短路,进而可以提升电池包10的使用安全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可以设置为多个,多排电芯组件21与多个支撑结构3一一对应,需要解释的是,支撑结构3和电芯组件21的数量可以相同,一个支撑结构3与一个电芯组件21连接,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将每排电芯组件21均可靠地固定于下壳体12,从而可以使支撑结构3的设置形式更加合理。但本技术不限于此,支撑结构3的设置数量可以为电芯组件21设置数量的2倍,一排电芯组件21通过两个支撑结构3固定于下壳体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支撑结构3均沿与其对应的电芯组件2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其中,电芯组件21的长度方向是指图4中的前后方向,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将支撑结构3与其对应的电芯组件21的多个电芯2连接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对电芯2进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10)的上壳体(11),所述电池包(10)内具有多个电芯(2),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层壳体(111);/n下层壳体(112),所述上层壳体(111)与所述下层壳体(112)连接且所述上层壳体(111)与所述下层壳体(112)间限定出冷却流道,所述下层壳体(112)与多个所述电芯(2)均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10)的上壳体(11),所述电池包(10)内具有多个电芯(2),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层壳体(111);
下层壳体(112),所述上层壳体(111)与所述下层壳体(112)连接且所述上层壳体(111)与所述下层壳体(112)间限定出冷却流道,所述下层壳体(112)与多个所述电芯(2)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10)的上壳体(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强板(5),所述补强板(5)设于所述下层壳体(112)的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10)的上壳体(11),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电芯(2)形成多排电芯组件(21)且多排所述电芯组件(21)沿所述上壳体(11)的宽度方向间隔开,在所述电池包(10)的高度方向,所述补强板(5)位于相邻的两排所述电芯组件(21)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10)的上壳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5)沿所述电芯组件(21)的长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包(10)的上壳体(1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包(10)的高度方向,所述补强板(5)与相邻的两排所述电芯组件(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凡多唐丽娟修书蕫田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