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电芯及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94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9
本公开涉及一种方形电芯及电池模组,所述方形电芯包括电芯本体以及包覆所述电芯本体的绝缘包膜,所述绝缘包膜包括第一包膜部与第二包膜部,所述第一包膜部与所述第二包膜部至少部分叠合,形成叠合区,位于所述叠合区的所述第一包膜部与所述第二包膜部之间相互粘结。本公开的提供方形电芯能够有效提高在底面与侧面间连接的位置处的密封性,降低出现安全隐患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形电芯及电池模组
本公开涉及动力电池制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方形电芯及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通常包括由多个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而作为组成电池模组的常用电芯之一,方壳电芯在完成封装后需要在其外层包覆绝缘膜提高其自身的绝缘能力,目前常用的包膜方法中,会通过多层绝缘包膜覆盖包裹的方式包裹电芯,而这种方法在多层绝缘包膜处的密封性差,容易出现毛细吸水,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形电芯及电池模组,所述方形电芯能够有效提高在底面与侧面间连接的位置处的密封性,降低出现安全隐患的风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方形电芯,包括:电芯本体以及包覆所述电芯本体的绝缘包膜,所述绝缘包膜包括第一包膜部与第二包膜部,所述第一包膜部与所述第二包膜部至少部分叠合,形成叠合区,位于所述叠合区的所述第一包膜部与所述第二包膜部之间相互粘结。可选地,所述电芯本体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及底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所述叠合区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四侧面及所述底面中的至少一者。可选地,所述第一包膜部包覆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四侧面及所述底面,所述第二包膜部包覆所述第二侧面的下部及所述第四侧面的下部。可选地,所述第一侧面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侧面的面积。可选地,所述第二包膜部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的宽边大小为所述第二侧面或所述第四侧面的高度的1/10~1/5。可选地,所述第一包膜部包覆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四侧面及所述底面,所述第二包膜部包覆所述底面靠近所述第二侧面边缘的部分以及靠近所述第四侧面边缘的部分。可选地,所述第二包膜部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矩形的宽边大小为所述底面的长度的1/10~1/5。可选地,所述第一包膜部与所述第二包膜部分别与所述电芯本体粘结。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的方形电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绝缘膜的第一包膜部以及第二包膜部重叠部分粘接固定,增强了方形电芯绝缘膜间连接的位置处的密封性,提高了方形电芯的安全性,降低出现安全隐患的风险。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方形电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方形电芯的第一实施例绝缘包膜的部分展开图。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方形电芯的第二实施例绝缘包膜的部分展开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芯本体2绝缘包膜21第一包膜部22第二包膜部23叠合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基于附图中所指的特定部件的“上方”、“下方”、“左侧”、“右侧”;“内、外”是指基于附图中所指的特定部件的“内侧”、“外侧”;“远、近”是指与附图中所指的特定部件间距离的远近。如图1、图2所示,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方形电芯,包括电芯本体1以及包覆电芯本体1的绝缘包膜2,电芯本体为整个动力电池系统提供电能,绝缘包膜2包覆电芯本体1,对电芯本体1进行绝缘保护。绝缘包膜2包括第一包膜部21以及第二包膜部22,第一包膜部21与第二包膜部22分别与电芯本体1粘接,第一包膜部21为绝缘包膜2的主体部分,能够包覆电芯本体1的绝大部分表面,第二包膜部22则是配合第一包膜部21对第一包膜部21无法完全包覆的位置进行包覆。第一包膜部21与第二包膜部分22至少部分叠合,形成叠合区23,位于叠合区23部分的第一包膜部21与第二包膜部22之间相互粘接,提高绝缘包膜的密封性和保护性能。在本公开中,电芯本体1具有四个侧面及一个底面。四个侧面中,通常具有两个面积较大的、位置相对的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三侧面,以及两个面积较小、位置相对的侧面:第二侧面与第四侧面。第一包膜部21包覆绝大部分表面后,在剩余的未包覆某一侧面或某些侧面或底面上,第一包膜部21与第二包膜部22相互配合,包覆未被包覆的表面。通常第一包膜部21会包覆面积较大的侧面后,再与第二包膜部22相配合,包覆面积较小的侧面。下面将对第一包膜部21与第二包膜部22配合包覆第二侧面、第四侧面或第一包膜部21与第二包膜部22配合包覆底面两种情况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作为本公开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第一包膜部21完全包覆第一侧面、底面、以及第三侧面,在包覆第一侧面、第三侧面后,第一包膜部21与第二包膜部22进一步包覆第二侧面以及第四侧面。具体的,第一包膜部21包覆第一侧面、第三侧面后,在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第四侧面连接的边缘处以及第三侧面与第二侧面、第四侧面连接的边缘处仍预留部分绝缘包膜2,此部分绝缘包膜2对第二侧面或第四侧面进行包覆。在第一包膜部21与第二包膜部22配合包覆时,第二包膜部22位于第一包膜部21下方,两者间相互粘接,形成密封的多层绝缘包膜结构,完成对第二侧面、第四侧面的包覆。第二包膜部22为矩形结构,且第二包膜部22的宽边为第二侧面或第四侧面的高度的1/10~1/5。如图3所示,作为本公开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第一包膜部21完全包覆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在包覆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后,第一包膜部21与第二包膜部22进一步包覆底面。具体的,第一包膜部21包覆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后,在第一侧面、第三侧面与底面连接的边缘处留部分绝缘包膜2,此部分绝缘包膜2包覆底面。在第一包膜部21与第二包膜部22配合包覆时,第二包膜部22位于第一包膜部21下方,两者间相互粘接,形成密封的多层绝缘包膜结构,完成对底面包覆。第二包膜部22为矩形结构,且第二包膜部22的宽边为底面的长度的1/10~1/5。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的方形电芯。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例如,可以将第一包膜部21与第二包膜部22配合包覆第二侧面以及第四侧面改变为第一包膜部21与第二包膜部22配合包覆第一侧面以及第三侧面。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形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本体以及包覆所述电芯本体的绝缘包膜,所述绝缘包膜包括第一包膜部与第二包膜部,所述第一包膜部与所述第二包膜部至少部分叠合,形成叠合区,位于所述叠合区的所述第一包膜部与所述第二包膜部之间相互粘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电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本体以及包覆所述电芯本体的绝缘包膜,所述绝缘包膜包括第一包膜部与第二包膜部,所述第一包膜部与所述第二包膜部至少部分叠合,形成叠合区,位于所述叠合区的所述第一包膜部与所述第二包膜部之间相互粘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形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及底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相对,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四侧面相对,所述叠合区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四侧面及所述底面中的至少一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形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膜部包覆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所述第四侧面及所述底面,所述第二包膜部包覆所述第二侧面的下部及所述第四侧面的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形电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的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席兵荣程志刚叶一璇王明旺王华文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