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夹仔式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90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夹仔式开关,包括底座、胶壳、夹仔件、复位弹簧和按钮,夹仔件与按钮均为对称结构,夹仔件与按钮的下端热熔固定,按钮的下端设置在胶壳内,按钮的上端伸出胶壳,胶壳位于底座上方,底座与胶壳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位于胶壳内,底座上设有用于外接电线的接触片,接触片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间隔设置并构成夹持腔,夹持腔的端部成开口设置,第一夹持部的端部设有第一剪切端,第二夹持部的端部设有第二剪切端,第一剪切端和第二剪切端对称设置在夹持腔的开口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夹仔式开关,其电线不需要预制,不需要焊锡,连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夹仔式开关
本技术涉及开关
,尤其是一种新型夹仔式开关。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出现很多夹仔式开关,其广泛应用于汽车组件、家用电器及共享设备。申请人在2018年4月24日申请了专利号为201820586262.4的技术专利,其公布了一种新型夹仔式开关,包括底座、胶壳、夹仔件和按钮,夹仔件与按钮均为对称结构,夹仔件与按钮热熔固定并设置在胶壳内,底座与胶壳扣位固定,底座上设有端子,端子用于外接电线,为了连接电线,需要将电线剥线皮以及浸锡,然后将端子与预制过的电线锡焊,上述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端子与电线连接复杂,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夹仔式开关,其电线不需要预制,不需要焊锡,连接方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夹仔式开关,包括底座、胶壳、夹仔件、复位弹簧和按钮,夹仔件与按钮均为对称结构,夹仔件与按钮的下端热熔固定,按钮的下端设置在胶壳内,按钮的上端伸出胶壳,胶壳位于底座上方,底座与胶壳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位于胶壳内,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外接电线的接触片,接触片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间隔设置并构成夹持腔,夹持腔的端部成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端部设有第一剪切端,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部设有第二剪切端,第一剪切端和第二剪切端对称设置在夹持腔的开口处。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胶壳的一侧为上方,底座的一侧为下方,底座上设有接触片,接触片的一端伸出胶壳并且折弯后用于外接电线,接触片的另一端位于胶壳内,按压按钮可带动夹仔件与接触片接触导通,复位弹簧可带动夹仔件脱离与接触片接触,采用一定规格线粗的电线从夹持腔的开口处卡入夹持腔的过程中,第一剪切端和第二剪切端可切开电线的线皮,使得电线卡入夹持腔时,电线的线芯露出并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想接触,实现电线与接触片的导通,因此电线不需要剥线预制,不需要焊锡,连接方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一夹持部在对应夹持腔的开口处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夹持部在对应夹持腔的开口处设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互对应构成缩口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斜面与夹持腔一侧的侧面连贯连接,第二斜面与夹持腔另一侧的侧面连贯连接,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的间距由靠近剪切端的一侧向内递增,这样电线的线皮被切开后,电线夹设于夹持腔,电线的线芯分别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接触,实现电线与接触片的导通,并且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构成缩口,电线不容易移出夹持腔。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一剪切端和第二剪切端互成V型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剪切端和第二剪切端挤压并切开线皮,设计合理,更利于将电线的线皮切开。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一剪切端上设有第一剪切面、第二剪切面和第一抵触面,第一剪切面位于第二剪切面和第一抵触面的上方,第一剪切面由上至下倾斜设置,第二剪切面和第一抵触面竖直设置,第二剪切面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触面和第一斜面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剪切端更容易切开电线的线皮,由于第二剪切面竖直设置,在切线皮时,不会损伤线芯,结构设计合理。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二剪切端上设有第三剪切面、第四剪切面和第二抵触面,第三剪切面位于第四剪切面和第二抵触面的上方,第三剪切面由上至下倾斜设置,第四剪切面和第二抵触面竖直设置,第四剪切面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抵触面和第二斜面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二剪切端更容易切开电线的线皮,由于第四剪切面竖直设置,在切线皮时,不会损伤线芯,结构设计合理。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接触片设置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两个接触片分别延伸至胶壳内,并可分别与夹仔件的导电端导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夹仔件的两个导电端为对称结构,因此两个接触片也对称设置,便于开关导通或断开,设计合理。本技术的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接触片由硬制磷铜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接触片的导电性好,并且硬度高、耐磨、不易发热,使用寿命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接触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接触片的第一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接触片的第二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8所示,一种新型夹仔式开关,包括底座1、胶壳2、夹仔件3、复位弹簧4和按钮5,夹仔件3与按钮5均为对称结构,夹仔件3与按钮5的下端热熔固定,按钮5的下端设置在胶壳2内,按钮5的上端伸出胶壳2,胶壳2位于底座1上方,底座1与胶壳2扣位固定,复位弹簧4位于胶壳2内,复位弹簧4一端抵设于夹仔件3,另一端抵设于底座1,底座1上设有用于外接电线的接触片6,接触片6设置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因此在本文中只介绍一个接触片的具体结构,两个接触片6分别延伸至胶壳2内,并可分别与夹仔件3的导电端导通连接,两个接触片6分别由硬制磷铜制成,其中一个接触片6包括第一夹持部61和第二夹持部62,第一夹持部61和第二夹持部62之间间隔设置并构成夹持腔63,夹持腔63的端部成开口设置,第一夹持部61的端部设有第一剪切端611,第二夹持部62的端部设有第二剪切端621,第一剪切端611和第二剪切端621对称设置在夹持腔63的开口处,第一剪切端和第二剪切端互成V型设置。在本文中上下位置关系是指:胶壳的一侧为上方,底座的一侧为下方,而不限于实际应用中的方位。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61在对应夹持腔63的开口处设有第一斜面6111,第二夹持部62在对应夹持腔63的开口处设有第二斜面6211,第一斜面6111和第二斜面6211相互对应构成缩口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剪切端611上设有第一剪切面6112、第二剪切面6113和第一抵触面6114,第一剪切面6112位于第二剪切面6113和第一抵触面6114的上方,第一剪切面6112由上至下倾斜设置,第二剪切面6113和第一抵触面6114竖直设置,第二剪切面61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触面6114和第一斜面611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剪切端621上设有第三剪切面6212、第四剪切面6213和第二抵触面6214,第三剪切面6212位于第四剪切面6213和第二抵触面6214的上方,第三剪切面6212由上至下倾斜设置,第四剪切面6213和第二抵触面6214竖直设置,第四剪切面621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抵触面6214和第二斜面6211连接。以上实施例,只是本技术优选地具体实施例的一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夹仔式开关,包括底座、胶壳、夹仔件、复位弹簧和按钮,夹仔件与按钮均为对称结构,夹仔件与按钮的下端热熔固定,按钮的下端设置在胶壳内,按钮的上端伸出胶壳,胶壳位于底座上方,底座与胶壳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位于胶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外接电线的接触片,接触片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间隔设置并构成夹持腔,夹持腔的端部成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端部设有第一剪切端,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部设有第二剪切端,第一剪切端和第二剪切端对称设置在夹持腔的开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夹仔式开关,包括底座、胶壳、夹仔件、复位弹簧和按钮,夹仔件与按钮均为对称结构,夹仔件与按钮的下端热熔固定,按钮的下端设置在胶壳内,按钮的上端伸出胶壳,胶壳位于底座上方,底座与胶壳固定连接,复位弹簧位于胶壳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外接电线的接触片,接触片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之间间隔设置并构成夹持腔,夹持腔的端部成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端部设有第一剪切端,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部设有第二剪切端,第一剪切端和第二剪切端对称设置在夹持腔的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夹仔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在对应夹持腔的开口处设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夹持部在对应夹持腔的开口处设有第二斜面,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相互对应构成缩口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夹仔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切端和第二剪切端互成V型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华庆陈柱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亿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