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能安防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4738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安防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其技术方案是,红外光栅的受光器设置在道闸远离安全门的一端,红外光栅的投光器设置在安全门靠近道闸的一端,受光器与投光器呈对射设置,继电器常闭触点的一端与受光器相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接,继电器的线圈与单片机相连接,单片机与监控中心相连接,道闸处设置有第一报警器,第一报警器与监控中心相连接。若有人从道闸下方或道闸与安全门之间走过,则红外对射发生阻断,受光器会向监控中心发送信号,监控中心控制第一报警器进行报警,能够有效避免非小区业主能够通过拦道杆下方以及拦道杆与安全门之间进入小区,便于提高小区的安保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智能安防监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安防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智能安防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越来越多的物业信息管理系统都引入了智能门禁技术。智能门禁技术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目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刷卡已经成为一种间接和流行,小区住户可以通过刷卡进入小区。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80234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人车分流道闸,包括出口道、入口道、人行道、拦道杆和安全岛,出口道和入口道分别设置在安全岛的前后两侧,出口道前侧和入口道后侧均设置有人行道,两人行道左侧均设置有门框,门框内设置有安全门,门框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上方设置有行人刷卡器。安全岛上设置有两个车辆登记装置,两个车辆登记装置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支撑柱,第三支撑柱内部上方设置有主动电机,主动电机与拦道杆相连接且用于驱动拦道杆转动。小区业主的车辆从入口道进入,在车辆登记装置处进行刷卡登记,登记后主动电机启动,带动拦道杆上升,车辆则能顺利进入小区;小区业主在行人刷卡器进行刷卡,安全门打开,则能顺利进入小区。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为了便于拦道杆的转动,拦道杆与安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非小区业主能够通过拦道杆下方以及拦道杆与安全门之间进入小区,使得安防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其便于提高小区的安防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包括监控中心以及门禁监控模块,小区门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行人通行的安全门以及用于控制车辆通行的道闸,所述监控中心与安全门的控制器相连接且用于控制安全门的启闭,所述监控中心与道闸的控制器相连接且用于控制道闸的启闭;所述门禁监控模块包括继电器、红外光栅、电源模块以及单片机,所述红外光栅的受光器设置在道闸远离安全门的一端,所述红外光栅的投光器设置在安全门靠近道闸的一端,所述受光器与投光器呈对射设置,所述继电器常闭触点的一端与受光器相连接,所述继电器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相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连接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监控中心相连接;所述道闸处设置有第一报警器,所述第一报警器与监控中心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投光器与受光器红外对射,若有人从道闸下方或道闸与安全门之间走过,则红外对射发生阻断,受光器会向监控中心发送信号,监控中心控制第一报警器进行报警,能够有效避免非小区业主能够通过拦道杆下方以及拦道杆与安全门之间进入小区,便于提高小区的安保效果;在初始状态下,继电器的常闭触点接通,此时电源模块与受光器相连通,受光器工作;若有车辆进入小区时,监控中心控制道闸打开,同时,监控中心向单片机发送信号,单片机控制继电器的线圈得电,继电器的常闭触点KA1-1断开,此时电源模块与受光器断开连接,受光器不工作,避免车辆在进入小区时第一报警器与第二报警器进行报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门禁监控模块还包括用户识别单元,所述用户识别单元包括指纹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门禁读卡器以及虹膜识别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人脸识别模块、门禁读卡器以及虹膜识别模块均与监控中心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区住户能够通过任一方式打开安全门,顺利进入小区,采用多种进入方式,方便住户安全使用,且能够有效提高小区的安保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门禁监控模块还包括来访者识别单元,所述来访者识别单元包括语音通信模块以及第一图像采集模块,所述语音通信模块以及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均与监控中心相连接,所述监控中心通过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有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连接有显示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区住户有客来访时,来访者可通过语音通信模块与该住户的移动终端进行通话,同时,该住户移动终端的显示模块显示第一图像采集模块采集的图像信息,便于住户辨别来访者的身份,小区的管理人员确认来访者的身份后可打开安全门,使来访者顺利进入小区,能够有效避免不良群众进入小区对小区以及小区住户造成危害,以减少小区住户的损失,进一步提高小区的安防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监控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报警器,所述第二报警器与监控中心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有人从道闸下方或道闸与安全门之间走过时,第二报警器进行报警,便于提醒小区管理人员有人闯入小区并及时进行处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门禁监控模块还包括第二图像采集模块,所述第二图像采集模块与监控中心相连接且用于采集小区门口的图像信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图像采集模块能够采集小区门口的图像信息,并将器采集的图像信息发送至监控中心,便于小区的管理人员查看小区门口车辆以及行人的情况以及状态,从而能够进一步有效提高小区的安防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门禁监控模块还包括车辆识别单元,所述车辆识别单元与监控中心相连接且用于采集车辆的车牌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识别单元能够采集车辆的车牌号并将其采集的信息发送至监控中心,若车牌号为小区住户内的车辆,道闸打开,车辆顺利进入小区内;若车牌号不是小区住户的车辆,道闸不启动,能够有效避免外来车辆进入小区而对小区住户造成损害,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区的安保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还包括室内监控模块,所述室内监控模块包括设置在住户门口的人体红外检测单元以及第三图像采集模块,所述人体红外检测单元以及第三图像采集模块均与监控中心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住户门口的人体红外检测单元检测到有人存在并将其信息发送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连续接收信息后,第三图像采集模块将采集的图像信息发送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将图像信息发送至该住户的移动终端,便于住户辨别人员身份以及了解人员的状态,能够有效避免对住户造成损害,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小区的安保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室内监控模块包括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与监控中心相连接;所述监控中心连接有声光报警器,所述声光报警器用于当烟雾传感器检测的烟雾浓度高于设定值时进行报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雾传感器能够实时检测室内的烟雾浓度,当室内的烟雾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将其信息发送至移动终端与监控中心,便于住户以及小区管理人员进行处理,且声光报警器进行报警,进一步便于住户以及小区管理人员及时处理。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室内监控模块还包括GPS定位单元,所述GPS定位单元与监控中心相连接且用于实时检测烟雾传感器的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内的烟雾浓度超过设定值时,通过GPS定位单元能够检测烟雾传感器的位置,进一步便于小区管理人员及时进行处理。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受光器与投光器的设置,若有人从道闸下方或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包括监控中心(2)以及门禁监控模块(3),小区门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行人通行的安全门(6)以及用于控制车辆通行的道闸(7),所述监控中心(2)与安全门(6)的控制器相连接且用于控制安全门(6)的启闭,所述监控中心(2)与道闸(7)的控制器相连接且用于控制道闸(7)的启闭,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监控模块(3)包括继电器(4)、红外光栅、电源模块(45)以及单片机(44),所述红外光栅的受光器(41)设置在道闸(7)远离安全门(6)的一端,所述红外光栅的投光器(42)设置在安全门(6)靠近道闸(7)的一端,所述受光器(41)与投光器(42)呈对射设置;所述继电器(4)的常闭触点的一端与受光器(41)相连接,所述继电器(4)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45)相连接,所述继电器(4)的线圈与单片机(44)相连接,所述单片机(44)与监控中心(2)相连接;/n所述道闸(7)处设置有第一报警器(33),所述第一报警器(33)与监控中心(2)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包括监控中心(2)以及门禁监控模块(3),小区门口处设置有用于控制行人通行的安全门(6)以及用于控制车辆通行的道闸(7),所述监控中心(2)与安全门(6)的控制器相连接且用于控制安全门(6)的启闭,所述监控中心(2)与道闸(7)的控制器相连接且用于控制道闸(7)的启闭,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监控模块(3)包括继电器(4)、红外光栅、电源模块(45)以及单片机(44),所述红外光栅的受光器(41)设置在道闸(7)远离安全门(6)的一端,所述红外光栅的投光器(42)设置在安全门(6)靠近道闸(7)的一端,所述受光器(41)与投光器(42)呈对射设置;所述继电器(4)的常闭触点的一端与受光器(41)相连接,所述继电器(4)常闭触点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45)相连接,所述继电器(4)的线圈与单片机(44)相连接,所述单片机(44)与监控中心(2)相连接;
所述道闸(7)处设置有第一报警器(33),所述第一报警器(33)与监控中心(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监控模块(3)还包括用户识别单元(31),所述用户识别单元(31)包括指纹识别模块(311)、人脸识别模块(312)、门禁读卡器(313)以及虹膜识别模块(314),所述指纹识别模块(311)、人脸识别模块(312)、门禁读卡器(313)以及虹膜识别模块(314)均与监控中心(2)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智能安防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禁监控模块(3)还包括来访者识别单元(32),所述来访者识别单元(32)包括语音通信模块(321)以及第一图像采集模块(322),所述语音通信模块(321)以及第一图像采集模块(322)均与监控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传美李波李怀武吴仕胜匡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天九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