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66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包括烹饪设备本体、称重模块、隔热模块以及散热模块;隔热模块设置在烹饪本体外周,且与散热模块形成隔热散热腔体,称重模块设置在隔热散热腔体内,散热模块设置在称重模块外侧且与烹饪设备本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通过隔热模块和隔热散热腔体共同组成双重隔热系统实现对称重模块的隔热,通过散热模块与隔热散热腔体共同组成双重散热系统实现对称重模块周围温度的散失,双重隔热系统与双重散热系统共同实现对称重模块的降温,有效的避免了温度对称重模块测量准确性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厨房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
技术介绍
用户在烘烤食物时,对烘烤时间无法进行很好的判断,导致烹饪口感不佳是烤箱使用的主要缺陷;针对这一缺陷,通过称重传感器来称出食材的重量,再结合烤箱的智能菜单来确定烹饪的时间,确保即使是烹饪新手也能够快速烹饪出健康美味的菜品。目前烤箱等家用电器常用的称重传感器有压片式和悬臂梁式两种,其工作原理都是: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粘贴在其表面的电阻应变片也随之产生变形,电阻应变片变形后,它的阻值将发生变化,再经过测量电路,将电阻变化转换为电压,从而完成将外力变换为电信号的过程。但由于应变片的阻值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只有应变片周围温度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测量结果才准确。具有称重功能的烤箱,特别是在高温烤功能情况下,称重传感器温升变化较大,从而造成测量误差较大,不利于输出正确的烹饪时间。目前解决称重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易受周围温度变化的问题,主要是在烤箱内胆、称重传感器和散热侧板之间设置隔热棉。这样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热效果,且避免隔热棉与称重传感器干涉而造成测量误差,但是因为烤箱内胆、称重传感器和散热侧板之间的空间有限,导致密实隔热棉较薄,这也就造成其隔热效果不佳,影响称重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进而影响烤箱的称重智能烹饪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称重烤箱因为称重传感器周围温度过高,而导致称重不精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包括烹饪设备本体、称重模块、隔热模块以及散热模块;所述隔热模块设置在烹饪本体外周,且与散热模块形成隔热散热腔体,所述称重模块设置在隔热散热腔体内,所述散热模块设置在称重模块外侧且与烹饪设备本体连接。优选的,所述隔热模块包括隔热棉和保护壳;所述隔热棉包裹在烹饪设备本体内胆外侧壁周围,所述保护壳设置在隔热棉外侧且与散热模块连接形成隔热散热腔体,所述称重模块设置在隔热散热腔体内且与散热模块形成散热间隙,所述称重模块穿过隔热模块与设置在烹饪设备本体内的称重盘连接。优选的,所述隔热模块进一步包括反射热辐射层,所述反射热辐射壳设置在隔热棉与保护壳之间。优选的,所述称重模块包括低导热结构组件和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通过低导热结构组件与设置在烹饪设备内的称重盘连接。优选的,所述低导热结构组件包括低导热传力结构件、低导热过渡件和固定支架;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低导热传力结构件与低导热过渡件之间。优选的,所述低导热传力结构件穿过烹饪设备本体内胆与设置在烹饪设备本体内的称重盘连接,所述低导热过渡件通过固定支架与隔热模块或散热模块连接。优选的,所述低导热传力结构件包括低导热传力连接件、低导热传力垫块和低导热传力过渡件;所述低导热传力连接件与设置在烹饪设备内的称重盘连接,所述低导热传力过渡件与称重传感器连接,所述低导热传力垫块设置在低导热传力连接件与低导热传力过渡件之间。优选的,所述散热模块为散热侧板。优选的,所述散热侧板上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且多个所述散热孔与隔热散热腔体连通实现对隔热散热腔体的散热。优选的,所述反射热辐射层采用具有反射热辐射性质的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因为隔热模块设置在烹饪本体外周,所以隔热模块能够避免烹饪设备本体内胆的温度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递到称重模块;又因为隔热模块与散热模块形成隔热散热腔体,而称重模块设置在隔热散热腔体内,所以隔热散热腔体能够避免烹饪设备本体内胆的热量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传递到称重模块,即隔热模块和隔热散热腔体共同组成双重隔热系统实现对称重模块的隔热,进而提高称重模块的检测准确度。同时隔热散热腔体还有利于称重模块周围空气的流动,再结合设置在称重模块外侧的散热模块,进一步提高称重模块温度的散失,即散热模块与隔热散热腔体共同组成双重散热系统实现对称重模块周围温度的散失,降低称重模块的温度,进而提高称重模块的检测准确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的一种状态下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的另一种状态下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的装配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的散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的称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爆炸图;图中:1、烹饪设备本体;2、称重模块;3、隔热模块;4、散热模块;5、隔热散热腔体;31、隔热棉;32、保护壳;33、反射热辐射层;21、低导结构组件;22、称重传感器;211、低导热传力结构件;212、低导热过渡件;213、固定支架;2111、低导热传力连接件;2112、低导热传力垫块;2113、低导热传力过渡件;41、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如图1-图3所示,包括烹饪设备本体1、称重模块2、隔热模块3以及散热模块4;隔热模块3设置在烹饪本体1外周,且与散热模块4形成隔热散热腔体5,称重模块2设置隔热散热腔体5内,散热模块4设置在称重模块2外侧且与烹饪设备本体1连接;因为隔热模块3设置在烹饪本体1外周,所以隔热模块3能够避免烹饪设备本体1内胆的温度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传递到称重模块2;又因为隔热模块3与散热模块2形成隔热散热腔体5,而称重模块2设置在隔热散热腔体5内,所以隔热散热腔体能够避免烹饪设备本体1内胆的热量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传递到称重模块2,即隔热模块3和隔热散热腔体5共同组成双重隔热系统实现对称重模块2的隔热,进而提高称重模块2的检测准确度。同时隔热散热腔体5还有利于称重模块2周围空气的流动,再结合设置在称重模块2外侧的散热模块4,进一步提高称重模块2温度的散失,即散热模块4与隔热散热腔体5共同组成双重散热系统实现对称重模块2周围温度的散失,降低称重模块2的温度,进而提高称重模块2的检测准确度。隔热模块3包括隔热棉31和保护壳32;隔热棉31包裹在烹饪设备本体1内胆外侧壁周围,保护壳32设置在隔热棉31外侧且与散热模块4连接形成隔热散热腔体5实现对保护壳32的散热,称重模块2设置在隔热散热腔体5内与散热模块4形成散热间隙,称重模块2穿过隔热模块3与设置在烹饪设备本体1内的称重盘连接,实现对称重盘上的物品的称重;例如本实施例中称重模块2有两个,两个所述称重模块2对称设置在烹饪设备本体1外侧。因为隔热棉31包裹在烹饪设备本体1内胆外侧壁周围,能够避免烹饪设备本体1内胆的温度以热传递的方式传递到设置在隔热棉31外侧的保护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烹饪设备本体(1)、称重模块(2)、隔热模块(3)以及散热模块(4);所述隔热模块(3)设置在烹饪设备本体(1)外周,且与散热模块(4)形成隔热散热腔体(5),所述称重模块(2)设置在隔热散热腔体(5)内,所述散热模块(4)设置在称重模块(2)外侧且与烹饪设备本体(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烹饪设备本体(1)、称重模块(2)、隔热模块(3)以及散热模块(4);所述隔热模块(3)设置在烹饪设备本体(1)外周,且与散热模块(4)形成隔热散热腔体(5),所述称重模块(2)设置在隔热散热腔体(5)内,所述散热模块(4)设置在称重模块(2)外侧且与烹饪设备本体(1)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模块(3)包括隔热棉(31)和保护壳(32);所述隔热棉(31)包裹在烹饪设备本体(1)内胆外侧壁周围,所述保护壳(32)设置在隔热棉(31)外侧且与散热模块(4)连接形成隔热散热腔体(5),所述称重模块(2)设置在隔热散热腔体(5)内且与散热模块(4)形成散热间隙,所述称重模块(2)穿过隔热模块(3)与设置在烹饪设备本体(1)内的称重盘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模块(3)进一步包括反射热辐射层(33),所述反射热辐射层(33)设置在隔热棉(31)与保护壳(32)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模块(2)包括低导热结构组件(21)和称重传感器(22),所述称重传感器(22)通过低导热结构组件(21)与设置在烹饪设备本体(1)内的称重盘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散热功能的自称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导热结构组件(21)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权明刘嘉龙麦伟添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