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箱立筒定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647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蒸箱立筒定位工装,其包括下定位结构和上定位结构,下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撑条和转角定位块,上定位结构包括长边定位组件、短边定位组件以及转角定位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下定位结构能将立筒的上、下端口稳固定位,通过长边定位组件对立筒上端口的长侧边进行定位,通过短边定位组件对立筒上端口的短侧边进行定位,而通过转角定位组件对立筒上端口的四个转角进行定位,彻底避免立筒上端口变形,放置衬板时,只需将衬板放置在定位后的立筒上端口上并使衬板的开口于立筒上端口对齐即可,从而实现衬板与立筒上端口的准确定位;下定位结构中,通过各定位撑条实现对立筒下端口的竖向定位,通过各转角定位块实现对立筒下端口的周向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箱立筒定位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蒸箱组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箱立筒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蒸箱一种近年来新兴的烹饪设备,其利用动态蒸汽平衡技术,烹饪过程中能保留食物原有的营养成分,受到养生爱好者的欢迎。现在的蒸箱一般均配置有内胆,该内胆由筒状的立筒构成,而该立筒由金属板弯折焊接而成。立筒的前端一般均设置有衬板,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螺栓连接、铆接等方式将衬板与立筒连接,这种方式存在着使用工具复杂,效率低下的问题。为解决该问题,目前有采用焊接的方式将衬板与立筒进行固定,然而,由于立筒为筒状结构,其侧壁容易发生变形而无法保持竖向向上延伸,进而使得立筒的前端口无法与衬板上的开口正对,继而应该衬板与立筒的焊接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对立筒进行准确定位的蒸箱立筒定位工装。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蒸箱立筒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并供立筒套设的架体,该架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定位立筒的下端口的下定位结构,架体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定位立筒的上端口的上定位结构,上述下定位结构包括定位撑条和转角定位块,该定位撑条为四根并与立筒下端口的各侧边一一对应,各定位撑条分别沿对应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分别支撑在各侧边的底部,上述转角定位块也为四个,且各转角定位块分别与立筒下端口的各转角相匹配,上述上定位结构包括用于定位立筒上端口的长侧边的长边定位组件用于定位立筒上端口的短侧边的短边定位组件以及用于定位立筒上端口的各转角的转角定位组件。作为优选,所述架体的外形呈筒状并与上述立筒相匹配,该架体的下端的各侧端缘分别水平向外延伸而形成支撑凸沿,上述各定位撑条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支撑凸沿上,而各转角定位块分别固定在架体外表面的转角处并分别位于相邻定位撑条的对角处的上方,且上述架体的顶部固定有定位台。从而能使立筒能更加稳固地定位在该定位工装上。作为优选,所述长边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推进气缸、第一导轨、滑块、连接座、铰接座、横向推杆以及长边推紧块,上述第一推进气缸竖向设置在架体中,上述铰接座固定在该第一推进气缸的活塞杆上,上述横向推杆包括第一横向推杆和第二横向推杆,该第一、第二横向推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上述铰接座的前后两端,而第一、第二横向推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个上述连接座,而各连接座上分别连接有一个上述长边推紧块,两块长边推紧块前后相对设置并能分别与立筒上端口的长侧边相抵,上述第一导轨沿前后方向固定在上述定位台上,各长边推紧块的底部分别固定有上述滑块,各滑块能分别沿上述导轨来回滑动。这样第一推进气缸向上推动铰接座,由于第一横向推杆和第二横向推杆均与铰接座铰接,因此将第一推进气缸对铰接座的向上推力转换为分别对第一横向推杆和第二横向推杆的横向推力,从而各长边推紧块能推紧对应的长侧边,前后两侧的长边定位组件的共同作用能实现对立筒上端口长边的定位。进一步,为使上述长边定位组件能更好地定位立筒上端口的长边,所述长边定位组件还包括限位安装座,该限位安装座的外形整体呈U型,其位于上述定位台的底部且其两端分别水平向外延伸而形成与定位台的底部固定的固定凸沿,定位台上上下贯设有第一通孔,限位安装座的上端形成有限位杆,该限位杆至少为两根并与各横向推杆对应且各限位杆分别竖向向上延伸并穿设在上述第一通孔中,当各横向推杆由水平状态向下翻转时,各限位杆的顶端能顶持在对应的横向推杆的底部。这样当各横向推杆的自由端在第一推进气缸的推动下具有朝下运动的趋势时,限位杆能顶持在对应横向推杆的下方,从而将第一推进气缸作用至各横向推杆的竖向的分力最大程度地转换成水平方向,使得各长边推紧块能更好地推紧对应的长侧边。作为优选,所述短边定位组件为两个并分别设置架体顶端的左右两侧,各短边定位组件均包括推进机构、第二导轨以及能与立筒上端口的短侧边相抵的短边推紧块,该推进机构包括第二推进气缸、竖向推杆、传动块以及拉簧,该第二推进气缸设置在架体中,竖向推杆的下端与第二推进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而竖向推杆的上端具有第一传动斜面,上述定位台固定有竖向延伸的定位柱,上述拉簧水平设置,且该拉簧的一端与该定位柱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在上述传动块上的定位销连接,上述传动块具有与上述第一传动斜面接触的第二传动斜面,上述拉簧能使上述第二传动斜面具有与第一传动斜面相抵的趋势,上述第二导轨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固定在定位台上,上述短边推紧块的上端与上述传动块固定,下端开设有第一滑槽,短边推紧块通过该第一滑槽能沿上述第二导轨来回移动。这样当第二推进气缸向上推动竖向推杆时,通过竖向推杆的第一传动斜面与传动块的第二传动斜面的相互作用,使得竖向的作用力转变为水平方向,从而推动短边推紧块沿第二导轨移动,继而推紧短侧边,左右两侧的短边定位组件共同左右能将立筒的上端口的短边稳固定位。其中,上述拉簧的设置能通过弹性力的作用使短边定位组件对短侧边的定位更加稳固。作为优选,所述转角定位组件为四个,各转角定位组件与立筒上端口的各转角一一对应,各转角定位组件均包括上述推进机构、第三导轨以及能与立筒上端口的转角处相抵的转角推紧块,上述第三导轨沿左右方向呈45度夹角的方向固定在定位台上,上述转角推紧块的上端与对应的传动块固定,下端开设有第二滑槽,转角推紧块通过该第二滑槽能沿上述第三导轨来回滑动。这样当第二推进气缸向上推动竖向推杆时,通过竖向推杆的第一传动斜面与传动块的第二传动斜面的相互作用,使得竖向的作用力转变为水平方向,从而推动转角推紧块沿第三导轨移动,继而推紧立筒上端口的转角,四个转角定位组件共同作用从而将立筒上端口的四个转角稳固定位。此处的拉簧的设置同样能通过弹性力的作用使转角定位组件对转角的定位更加稳固。为方便设置,各所述短边定位组件与其两侧的转角定位组件并列设置,对应地,三者的第二推进气缸并列设置在架体中,而该架体中设置有导向块,上述定位台上开设有第二通孔,该导向块固定在该第二通孔的下方,该导向块中开设有竖向贯穿的导向孔,该导向孔为三个并与上述三个第二推进气缸的活塞杆一一对应,各活塞杆穿设在对应的导向孔中,而各竖向推杆的下端穿过第二通孔而穿入对应的导向孔中而与对应的活塞杆固定。通过导向块的设置,能更好地引导各第二推进气缸推动竖向推杆向上移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架体中固定有安装座,上述各所述短边定位组件与其两侧的转角定位组件的第二推进气缸共同安装在该安装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上、下定位结构能将立筒的上、下端口稳固定位。其中,上定位结构中,通过长边定位组件对立筒上端口的长侧边进行定位,通过短边定位组件对立筒上端口的短侧边进行定位,而通过转角定位组件对立筒上端口的四个转角进行定位,彻底避免立筒上端口变形,放置衬板时,只需将衬板放置在定位后的立筒上端口上并使衬板的开口于立筒上端口对齐即可,从而实现衬板与立筒上端口的准确定位;下定位结构中,通过各定位撑条实现对立筒下端口的竖向定位,通过各转角定位块实现对立筒下端口的周向定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衬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立筒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蒸箱立筒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并供立筒(10)套设的架体(1),该架体(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定位立筒(10)的下端口(102)的下定位结构(A),架体(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定位立筒(10)的上端口(101)的上定位结构(B),/n上述下定位结构(A)包括定位撑条(2)和转角定位块(3),该定位撑条(2)为四根并与立筒(10)下端口(102)的各侧边一一对应,各定位撑条(2)分别沿对应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分别支撑在各侧边的底部,上述转角定位块(3)也为四个,且各转角定位块分别与立筒(10)下端口(102)的各转角相匹配,/n上述上定位结构(B)包括用于定位立筒(10)上端口(101)的长侧边的长边定位组件(4)、用于定位立筒(10)上端口(101)的短侧边的短边定位组件(5)以及用于定位立筒(10)上端口(101)的各转角的转角定位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箱立筒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竖向设置并供立筒(10)套设的架体(1),该架体(1)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定位立筒(10)的下端口(102)的下定位结构(A),架体(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定位立筒(10)的上端口(101)的上定位结构(B),
上述下定位结构(A)包括定位撑条(2)和转角定位块(3),该定位撑条(2)为四根并与立筒(10)下端口(102)的各侧边一一对应,各定位撑条(2)分别沿对应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并分别支撑在各侧边的底部,上述转角定位块(3)也为四个,且各转角定位块分别与立筒(10)下端口(102)的各转角相匹配,
上述上定位结构(B)包括用于定位立筒(10)上端口(101)的长侧边的长边定位组件(4)、用于定位立筒(10)上端口(101)的短侧边的短边定位组件(5)以及用于定位立筒(10)上端口(101)的各转角的转角定位组件(6)。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箱立筒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1)的外形呈筒状并与上述立筒(10)相匹配,该架体(1)的下端的各侧端缘分别水平向外延伸而形成支撑凸沿(13),上述各定位撑条(2)分别设置在对应的支撑凸沿(13)上,而各转角定位块(3)分别固定在架体(1)外表面的转角处并分别位于相邻定位撑条(2)的对角处的上方,且上述架体(1)的顶部固定有定位台(9)。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箱立筒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定位组件(4)包括第一推进气缸(41)、第一导轨(42)、滑块(43)、连接座(44)、铰接座(45)、横向推杆(46)以及长边推紧块(47),上述第一推进气缸(41)竖向设置在架体(1)中,上述铰接座(45)固定在该第一推进气缸(41)的活塞杆上,上述横向推杆(46)包括第一横向推杆(461)和第二横向推杆(462),该第一、第二横向推杆(461,462)的一端分别铰接在上述铰接座(45)的前后两端,而第一、第二横向推杆(461,46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个上述连接座(44),而各连接座(44)上分别连接有一个上述长边推紧块(47),两块长边推紧块(47)前后相对设置并能分别与立筒(10)上端口(101)的对应长侧边相抵,上述第一导轨(42)沿前后方向固定在上述定位台(9)上,各长边推紧块(47)的底部分别固定有上述滑块(43),各滑块(43)能分别沿对应的第一导轨(42)来回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箱立筒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边定位组件(4)还包括限位安装座(8),该限位安装座(8)的外形整体呈U型,其位于上述定位台(9)的底部且其两端分别水平向外延伸而形成与定位台(9)的底部固定的固定凸沿(81),定位台(9)上上下贯设有第一通孔(91),限位安装座(8)的上端形成有限位杆(82),该限位杆(82)至少为两根并与各横向推杆对应且各限位杆(82)分别竖向向上延伸并穿设在上述第一通孔(91)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