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548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膝部防护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护膝,包括与膝部正面相接触的第一面,与膝部后面相接触的第二面,与靠近另一条腿侧的膝部侧面相接触的第三面,与远离另一条腿侧的膝部侧面相接触的第四面,第三面和第四面上分别设置有V形件,第一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第二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倾斜部和第四倾斜部;采用本技术方案,V形件、各个倾斜部、V形件与各个倾斜部之间的结构共同使护膝实现被动刚度不同,有利于健康人群和膝部受损的患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膝
本专利技术涉及膝部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护膝。
技术介绍
膝关节因解剖结构的限制,在冠状面上活动范围较小,矢状面上关节活动度较大,膝关节损伤的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膝关节在冠状面上过分扭转,导致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半月板、前交叉韧带等单一或联合损伤。因此,护膝的工作机理是通过控制膝关节活动范围,在膝关节手术早期康复以及日常运动训练中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的护膝无法实现被动刚度不同,很难实现同事有利于健康人群和膝部受损的患者。如何有效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护膝。护膝包括与膝部正面相接触的第一面,与膝部后面相接触的第二面,与靠近另一条腿侧的膝部侧面相接触的第三面,与远离另一条腿侧的膝部侧面相接触的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上分别设置有V形件;所述第一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二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倾斜部和第四倾斜部。可选的,所述V形件包括第一翼件和第二翼件。可选的,靠近所述第一面侧的所述第一翼件和所述第二翼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形部。可选的,靠近所述第二面侧的所述第一翼件和所述第二翼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弧形部。可选的,所述V形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面的厚度;所述V形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四面的厚度;所述V形件的宽度为1.3厘米至3.2厘米。可选的,所述第一倾斜部和所述第二倾斜部之间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第三倾斜部和所述第四倾斜部之间设置有凹陷部。可选的,所述凸起部与所述V形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倾斜部由凸起部向远离地面侧倾斜,所述第二倾斜部由凸起部向靠近地面侧倾斜。可选的,所述V形件与所述凹陷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三倾斜部由凹陷部向远离地面侧倾斜,所述第四倾斜部由凹陷部向靠近地面侧倾斜。可选的,所述第三面上还设置有第一加护层;靠近所述第三面侧的所述V形件位于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一加护层之间。可选的,所述第四面上还设置有第二加护层;靠近所述第四面侧的所述V形件位于所述第四面和所述第二加护层之间。在本专利技术中,V形件、各个倾斜部、V形件与各个倾斜部之间的结构共同使护膝实现被动刚度不同,有利于健康人群和膝部受损的患者。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护膝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V形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第一加护层和第二加护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面;2、第二面;3、第三倾斜部;4、V形件;41、第一翼件;42、第二翼件;43、第一弧形部;44、第二弧形部;5、凹陷部;51、第二弹性件;6、第四倾斜部;7、第三面;8、第二倾斜部;9、凸起部;91、第一弹性件;10、第一倾斜部;11、第四面;12、第一加护层;13、第二加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或现有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连接”、“相连”等术语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实施例,结合图1和图3所示,一种护膝,包括与膝部正面相接触的第一面1,与膝部后面相接触的第二面2,与靠近另一条腿侧的膝部侧面相接触的第三面7,与远离另一条腿侧的膝部侧面相接触的第四面11,第三面7和第四面11上分别设置有V形件4;第一面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倾斜部10和第二倾斜部8;第二面2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倾斜部3和第四倾斜部6。在本实施例中,V形件4、各个倾斜部、V形件4与各个倾斜部之间的结构共同使护膝实现被动刚度不同,有利于健康人群和膝部受损的患者。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V形件4包括第一翼件41和第二翼件4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翼件41和第二翼件42共同形成V形件4,第一翼件41和第二翼件42之间的尖部朝向第一面1。V形件4的抗弯刚度大,能够增强护膝的弹性,保护膝关节。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靠近第一面1侧的第一翼件41和第二翼件42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形部4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部43进一步地使V形件4能够增强护膝的弹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实施例,如图2所示,靠近第二面2侧的第一翼件41和第二翼件42之间设置有第二弧形部4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弧形部44进一步地使V形件4能够增强护膝的弹性。第二弧形部44可以与第一弧形部43同时存在,也可以与第一弧形部43非同时存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实施例,V形件4的厚度大于第三面7的厚度;V形件4的厚度大于第四面11的厚度;V形件4的宽度为1.3厘米至3.2厘米。在本实施例中,V形件4分别大于第三面7和第四面11的厚度,能够进一步地使护膝实现被动刚度的不同。宽度为1.3厘米至3.2厘米的V形件4,能够对膝部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一倾斜部10和第二倾斜部8之间设置有凸起部9;第三倾斜部3和第四倾斜部6之间设置有凹陷部5。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9和凹陷部5与膝部的结构相匹配,符合膝关节的生理结构,使佩戴护膝的过程既舒适又能起到防护的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又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凸起部9与V形件4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91;第一倾斜部10由凸起部9向远离地面侧倾斜,第二倾斜部8由凸起部9向靠近地面侧倾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91既可以是凸起部9与V形件4之间的弹性材质,也可以是弹簧。第一弹性件9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护膝,包括与膝部正面相接触的第一面,与膝部后面相接触的第二面,与靠近另一条腿侧的膝部侧面相接触的第三面,与远离另一条腿侧的膝部侧面相接触的第四面,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上分别设置有V形件;/n所述第一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n所述第二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倾斜部和第四倾斜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膝,包括与膝部正面相接触的第一面,与膝部后面相接触的第二面,与靠近另一条腿侧的膝部侧面相接触的第三面,与远离另一条腿侧的膝部侧面相接触的第四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上分别设置有V形件;
所述第一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
所述第二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三倾斜部和第四倾斜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膝,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件包括第一翼件和第二翼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膝,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一面侧的所述第一翼件和所述第二翼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弧形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膝,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二面侧的所述第一翼件和所述第二翼件之间设置有第二弧形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膝,其特征在于,
所述V形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面的厚度;
所述V形件的厚度大于所述第四面的厚度;
所述V形件的宽度为1.3厘米至3.2厘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瑜波孔祥飞姚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