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片、雾化器及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536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极片、雾化器及雾化装置,其中,该电极片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电极本体,以及设置于电极本体内的至少一弹性连接臂,所述弹性连接臂的一端与电极本体连接,弹性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电极本体之间形成有间隙且突出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用于外接第一接触件,所述弹性连接臂用于与第二接触件弹性电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方面将电极本体与第一接触件连接,接触面积大,能够支持大电流,且具有占空小的优点,另一方面将弹性连接臂与第二接触件弹性电接触,避免金属硬连接,如此,能够提高电性连接的可靠性。

Electrode sheet, atomizer and atom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片、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极片、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雾化器是电子烟的关键部件。雾化器工作时,需要采用电极连接结构与电源电连接。现有技术中电极连接结构主要包括顶针弹性连接结构、螺牙连接结构及固定金属硬连接结构等。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顶针弹性连接结构虽然能保证电性链接可靠性,但不具备通过大电流功能,且占用纵向结构空间大,不利于产品的小型化设计,同时弹簧小,使用寿命短;上述的螺牙连接结构虽然具有电性链接稳定、能过大电流的优点,但占用纵向结构空间大,且应用时,用户需要拧紧操作,操作不便;上述的固定金属硬连接结构虽然具有操作简便、占用空间小的优点,但金属硬连接无法保证电极连接的稳定性,容易造成断路、虚连接的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对目前的电极连接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至少一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极片、雾化器及雾化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电极片,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电极本体,以及设置于电极本体内的至少一弹性连接臂,所述弹性连接臂的一端与电极本体连接,弹性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电极本体之间形成有间隙且突出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用于外接第一接触件,所述弹性连接臂用于与第二接触件弹性电接触。其中,所述弹性连接臂的中间形成有远离电极本体延伸且与第二接触件弹性抵接的突起部。其中,所述弹性连接臂整体呈弯折的片状设置。其中,所述电极本体内形成有呈环状分布的至少两个弧形凹口,所述弹性连接臂对应弧形凹口的数量设置,且弹性连接臂的一端固定于弧形凹口一侧,弹性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弧形凹口的另一侧悬空设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安装孔;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设置于底座内且与底座隔开设置,所述雾化芯包括芯座,设置于芯座内且与芯座绝缘设置的芯子;电源电极,所述电源电极设置于安装孔内,所述电源电极部分伸入底座内且与芯子电连接;电极片,所述电极片设置于底座内且与底座底部电接触,且电极片与电源电极绝缘设置,所述电极片远离底座底部的表面与芯座弹性电接触,所述电极片为上述的电极片。其中,还包括位于底座的安装孔的孔壁于电源电极之间的第一绝缘圈,所述第一绝缘圈用于隔离电源电极与底座。其中,所述电源电极为电极柱,所述第一绝缘圈套设于电极柱上,且电极柱的两端均伸出第一绝缘圈。其中,所述雾化芯还包括与芯子电连接的芯子电极,以及罩设于芯子电极与芯座之间的第二绝缘圈,所述芯子电极与电源电极电接触。其中,所述电极片为冲压形成的一体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上述的雾化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电极片主要包括电极本体及至少一弹性连接臂。一方面,电极片通过弹性连接臂与第二接触件弹性电连接,避免了两者使用金属硬连接,能够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避免断路及虚接的问题;另一方面,电极本体与第一接触件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因而能通过大电流;此外,整体电极片还具有整体占用空间小的优点,能够缩小装配结构,满足产品小型化设计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雾化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雾化器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雾化器的分解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电源电极、第一绝缘圈、电极片、芯子电极及第二绝缘圈的组合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雾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区别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极连接结构无法兼具支持大电流、占用面积小及电性连接可靠性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片、雾化器及雾化装置。请参照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电极片的结构示意图。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该电极片,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电极本体72,以及设置于电极本体72内的至少一弹性连接臂71,所述弹性连接臂71的一端与电极本体72连接,另一端与电极本体72之间形成有间隙73且突出电极本体72。具体的,电极片通过弹性连接臂71与第二接触件弹性电连接,避免了两者使用金属硬连接,能够提高电连接的可靠性,避免断路及虚接的问题;另一方面,电极本体72与第一接触件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因而能通过大电流。本实施例中,电极本体72呈环状设置,电极本体72内圈形成有至少一弹性连接臂71。当然,考虑到电性连接的稳定性,弹性连接臂71的数量可以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且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弹性连接臂71均匀分布,此时整个电极片为叠环电极。该弹性连接臂71的一端悬空,连接时,弹性连接臂71悬空的一端弹性挤压于第二接触件上,实现弹性电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连接臂71的中间形成有远离电极本体且与第二接触件弹性抵接的突起部。通过该突起部的设置能够提高弹性连接臂71的机械强度,保证弹性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连接臂71整体呈弯折的片状设置。如此,弹性连接臂71构成压片的结构,在第一接触件与第二接触件靠近时,电极片的弹性连接臂71与第二接触件压接。另外,片状的结构除了缩小装配空间外,还具有较佳的形变效果。具体的,所述电极本体72内形成有呈环状分布的至少两个弧形凹口73,所述弹性连接臂71对应弧形凹口73设置,且弹性连接臂71的一端固定于弧形凹口73一侧,弹性连接臂71的另一端与弧形凹口73的另一侧悬空设置。于本实施例而言,弹性连接臂7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弹性连接臂71连接的一端与弧形凹口73的一侧,弹性连接臂71连接的另一端与弧形凹口73的另一侧隔开,且整个弹性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电极本体,以及设置于电极本体内的至少一弹性连接臂,所述弹性连接臂的一端与电极本体连接,弹性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电极本体之间形成有间隙且突出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用于外接第一接触件,所述弹性连接臂用于与第二接触件弹性电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片包括:呈环状设置的电极本体,以及设置于电极本体内的至少一弹性连接臂,所述弹性连接臂的一端与电极本体连接,弹性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电极本体之间形成有间隙且突出电极本体,所述电极本体用于外接第一接触件,所述弹性连接臂用于与第二接触件弹性电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臂的中间形成有远离电极本体延伸且与第二接触件弹性抵接的突起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臂整体呈弯折的片状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本体内形成有呈环状分布的至少两个弧形凹口,所述弹性连接臂对应弧形凹口的数量设置,且弹性连接臂的一端固定于弧形凹口一侧,弹性连接臂的另一端与弧形凹口的另一侧悬空设置。


5.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安装孔;
雾化芯,所述雾化芯设置于底座内且与底座隔开设置,所述雾化芯包括芯座,设置于芯座内且与芯座绝缘设置的芯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碧君孔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