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试剂装填组件及元素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527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试剂装填组件,包括燃烧管和试剂管,燃烧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用于容置燃烧坩埚,试剂管可拆卸式安装在第二管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元素分析仪,包括燃烧炉体,所述燃烧炉体内安装有如上所述的试剂装填组件,燃烧炉体上设有安装座,试剂管安装在安装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试剂装填组件和元素分析仪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能有效降低试剂更换难度,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剂装填组件及元素分析仪
本技术主要涉及可燃物质中元素含量分析
,特指一种试剂装填组件及元素分析仪。
技术介绍
可燃物质中除含有部分矿物杂质和水以外,其余都是有机物质,煤中有机物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它们是煤炭科学分类的指标之一,还可以用来计算煤的发热量,估算和预测煤的低温干馏产物,是评价可燃物质量的基本依据,分析可燃物质中元素含量的所有测量仪器总称为元素分析仪。以碳氢氮元素分析已为例,现有技术中的碳氢氮元素分析仪通常采用U型管,为了准确测得煤样中碳氢氮元素的含量,需要利用脱硫试剂对燃烧后的实验气体进行脱硫处理,现有的脱硫试剂直接安装在U型管中,更换脱硫试剂时,客户需要将炉体拆开,并且将U型管上端的固定器件都拆除,才能将U型管取出,操作复杂,对实验人员操作要求高,且U型管密封要求高,多次拆装容易导致漏气;其次试剂管上端的密封圈暴露在气路中,高温容易导致密封圈损坏,并且取试剂管时阻力大,不容易取出;试剂直接装填至试剂管内,无固定支撑结构,实验过程中气体通断和大中小流量切换的过程中试剂可能被冲击使之变得疏松,反复冲击炉试剂易碎成粉末污染后端气路,导致试剂管中气阻不均匀,最终影响实验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有效降低试剂更换难度、提高实验结果精度的试剂装填组件及元素分析仪。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试剂装填组件,包括燃烧管和试剂管,所述燃烧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用于容置燃烧坩埚,所述试剂管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第二管体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导流管,所述试剂管套设于所述导流管中,所述试剂管和所述导流管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导流管外壁与燃烧管的第二管体内壁之间形成夹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试剂管为圆筒形管本体,所述圆筒形管本体具有向内渐缩或底部开孔的第一开口端和与所述第一开口端相对第二开口端,所述圆筒形管本体的第二开口端设有环形凸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填充在所述圆筒形管本体内的试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试剂管内还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固定试剂的装填位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件为蜂窝陶瓷。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件为圆筒结构,所述圆筒结构开设有多个通气孔。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件包括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所述第一圆盘和所述第二圆盘上均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圆盘和第二圆盘通过支撑柱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件设置在所述试剂上方,所述试剂与支撑件之间还设有过滤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件为陶瓷件或石英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管为U型管,所述试剂管为石英制成的圆柱形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炉体内安装有如前述的试剂装填组件,所述燃烧炉体上设有安装座,所述试剂管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试剂管与安装座之间设有密封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可拆卸式地安装在所述燃烧管并可密封地连接到所述试剂管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气体出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盖与安装座之间设有密封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试剂装填组件,试剂管可拆卸式安装在燃烧管内,更换试剂时仅需将试剂管整体取出进行试剂更换,无需拆装燃烧炉体,操作简单,减少拆装工序,维护更简便,且避免因拆装燃烧管导致漏气的发生。2、本技术的试剂装填组件,导流管与燃烧管、试剂管与导流管之间均设有气体夹层,从能使得燃烧后产生的实验气体经过滤件(如过滤棉)过滤后从坩埚底部进入导流管与燃烧管之间的夹层,沿着夹层往上流动并经过试剂管与导流管之间的夹层向下流动,然后气体穿过试剂管中的试剂进行脱硫处理。燃烧产生的实验气体经过两次夹层能确保其全部通过试剂管中的脱硫试剂并过滤后进入实验分析的后端,实验气体不易在燃烧管上端堆积形成残留,能避免影响实验结果。3、本技术的试剂装填组件,试剂管的第一开口端设计成向内渐缩的锥形收口状或者底部开孔的圆柱状,试剂管靠近第一开口端处安装过滤件(如过滤棉),中间装填试剂,试剂上方放置石英棉,通过在石英棉上方安装蜂窝陶瓷或工字形多孔支撑架或圆柱多孔支撑架等支撑件来支撑石英棉,这种试剂安装方式可以既保证试剂在主气路上得到充分的反应,并且试剂装填位置不会受气压影响发生变化,实验过程中气体通断和大中小流量切换的过程中,能保证试剂不被气流冲击变得疏松,且防止冲击试剂碎成粉末污染后端气路。4、本技术的元素分析仪,包括了试剂装填组件和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燃烧管并可密封地连接到试剂管的密封盖,燃烧炉体上设有安装座,试剂管的第二开口端设有环形凸缘,安装时通过环形凸缘将试剂管安装在安装座上,更换试剂时,只需要将密封盖拆除即可将试剂管整体取出进行试剂更换,无需将燃烧炉体拆开,也无需将整个U型燃烧管取出来,能有效避免因拆装导致漏气的发生,试剂更换操作简单,降低了对实验人员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试剂装填组件在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试剂管在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试剂管在实施例二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试剂管在实施例二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导流管在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支撑件在实施例一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支撑件在实施例一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支撑件在实施例二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支撑件在实施例二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支撑件在实施例三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支撑件在实施例三中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燃烧管;2、试剂管;3、第一管体;4、第二管体;5、导流管;6、第一开口端;7、第二开口端;8、环形凸缘;9、试剂;10、支撑件;101、第一圆盘;102、第二圆盘;103、支撑柱;11、石英棉;12、燃烧炉体;13、安装座;14、密封件;15、密封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5至图7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试剂装填组件,包括燃烧管1和试剂管2,燃烧管1包括第一管体3和第二管体4,第一管体3用于容置燃烧坩埚,试剂管2可拆卸式安装在第二管体4内。本技术的试剂装填组件,试剂管2可拆卸式安装在燃烧管1内,更换试剂时仅需将试剂管2整体取出进行试剂更换,无需拆装燃烧炉体12,操作简单,减少拆装工序,维护更简便,且避免因拆装燃烧管1导致漏气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剂装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管(1)和试剂管(2),所述燃烧管(1)包括第一管体(3)和第二管体(4),所述第一管体(3)用于容置燃烧坩埚,所述试剂管(2)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第二管体(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剂装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管(1)和试剂管(2),所述燃烧管(1)包括第一管体(3)和第二管体(4),所述第一管体(3)用于容置燃烧坩埚,所述试剂管(2)可拆卸式安装在所述第二管体(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装填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管(5),所述试剂管(2)套设于所述导流管(5)中,所述试剂管(2)和所述导流管(5)之间形成气体夹层,所述导流管(5)外壁与燃烧管(1)的第二管体(4)内壁之间形成气体夹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剂装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管(2)为圆筒形管本体,所述圆筒形管本体具有向内渐缩或底部开孔的第一开口端(6)和与所述第一开口端(6)相对第二开口端(7),所述圆筒形管本体的第二开口端(7)设有环形凸缘(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装填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在所述圆筒形管本体内的试剂(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剂装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管(2)内还设有支撑件(10),所述支撑件(10)用于固定试剂(9)的装填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装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0)为蜂窝陶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装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10)为圆筒结构,所述圆筒结构开设有多个通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剂装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娟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