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增强的饮食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450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糖及甜味剂所呈现的甜味得到增强的饮食品、用于制造该饮食品的甜味组合物以及该饮食品的制造方法。

Sweetened drink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甜味增强的饮食品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6月7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甜味增强的饮食品”的申请号为201880037375.1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糖及甜味剂所呈现的甜味得到增强的饮食品、用于制造该饮食品的甜味组合物以及该饮食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人类具有五种感觉器官,味觉是人类的感觉器官的一种。感受味道的味觉感受器称作味蕾,存在于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及叶状乳头中,其中菌状乳头以舌的前端为中心而广范围地存在,轮廓乳头及叶状乳头存在于舌的深处的限定范围内。味蕾是由被称作味觉细胞的细长细胞与基底细胞构成的细胞集合体。味觉细胞向舌面方向伸出微纤毛,细胞底部与侵入味蕾中的味觉神经纤维形成突触,将我们平时感受到的味道,作为味觉信息经过味觉神经传递给大脑并认知。作为甜味的味觉受体已知T1R2及T1R3。有报告称T1R2及T1R3形成异源二聚体(非专利文献1~3)。虽然关于味觉所进行的研究多种多样,然而仍为存在很多不明确之处的领域。日常我们体验的食物的味道各种各样,但被认为是美食的食物是各种味道得到适当混合,且那些味道得到良好地协调的食物。虽然食物的味道也存在被单独品味的情况,然而作为各种味道的混合味被品味的情况居多,各种味道相互关联且匹配。另一方面,近年来对于饮食品,逐渐变得追求良好的味觉的同时还追求低热量。这与肥胖或糖尿病等成人病被视作问题有关。然而,为了制成低热量的饮食品,必须降低糖浓度,这一点成为提供低热量且呈现良好的味觉的饮食品时的障碍。作为味道的相互作用之一的对比效果的例子,长久来已知有在年糕小豆汤中添加食盐时甜味增加的现象。着眼于该现象,存在关于咸味与甜味的相互作用的报告例并得出以下结论:对于甜味与咸味的相互作用而言需要一定程度的强烈的甜味(15%溶液)与一定程度的浓的盐浓度(0.1~0.2%)(非专利文献4)。此外,虽然开发有通过使用低热量的瑞鲍迪苷A等高甜度甜味剂代替天然糖而呈现甜味的饮食品,然而高甜度甜味剂呈现的甜度具有独特的余味,这对提供良好的味觉造成妨碍。现有技术文献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ZhaoG.Q.,ZhangY.,HoonM.A.,ChandrashekarJ.,ErlenbachI.,RybaN.J.P.,andZuker1C.S.,Cell,2003,Vol.115,255–266非专利文献2:LiX,StaszewskiL,XuH,DurickK,ZollerM,AdlerE.,ProcNatlAcadSciUSA.2002,99(7),4692-4696.非专利文献3:FernstromJ.D.,MungerS.D.,SclafaniA.,deAraujoI.E.,RobertsA.,andMolinaryS.,J.Nutr.2012.Vol.142:1134S–1141S非专利文献4:AyumiUchida,NaoTakagi,RiekoHorikiri,MihoMatsue,YumikoUchiyamaandMasashiOmori,大妻女子大学家政系研究纪要-第49号(2013.3)
技术实现思路
期待开发呈现适度的甜味强度,降低饮食品的热量的同时良好地改善甜味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者们通过调配天然糖以及特定的高甜度甜味剂呈现适度的甜味的同时将饮食品的能量(Kcal)抑制至低水平,且通过添加人类感受不到的程度的低浓度的钠,在使以天然糖与特定的高甜度甜味剂的并用为基础的甜味增强上率先获得成功。即,本专利技术如下所示。[1]一种饮食品,其特征在于,含有,(a)与甜味强度X1相当的量的天然糖,(b)与甜味强度X2相当的量的高甜度甜味剂,及,(c)低于40mg/100ml的钠,且,(1)由所述成分(a)~(c)而呈现甜味强度X3的甜味,且,(2)能量在50Kcal/100ml以下,其中,0.1<(X1+X2)<X3≦20。[2]根据所述[1]所述的饮食品,其特征在于,0.5≦{X3-(X1+X2)}≦5。[3]根据所述[1]或[2]所述的饮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甜度甜味剂的量为P2ppm,I)0≦X1/(225.2×P2/10000)≦9且,II)2≦X1+225.2×P2/10000≦11.5,或者,III)0≦X1/(231.0×P2/10000)≦9且,IV)2≦X1+231.0×P2/10000≦11.5,或者,V)0≦X1/(133.4×P2/10000)≦250且,VI)2≦X1+133.4×P2/10000<16,或者,VII)0≦X1/(269.7×P2/10000)≦250且,VIII)2≦X1+269.7×P2/10000≦11.5。[4]根据所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饮食品,其特征在于,钠的量为4~26mg/100ml。[5]根据所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饮食品,其特征在于,能量为0~25Kcal/100ml。[6]根据所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饮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糖为选自葡萄糖、蔗糖、果糖、麦芽糖、低聚糖、异构化糖、乳糖、阿洛酮糖、阿洛糖、塔格糖及其组合中的至少1种。[7]根据所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饮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甜度甜味剂为选自瑞鲍迪苷M、瑞鲍迪苷D、罗汉果萃取物、罗汉果糖苷V及其组合中的至少1种。[8]根据所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饮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钠为选自氯化钠、苹果酸钠、硫酸钠、柠檬酸钠、磷酸钠、碳酸钠、二硫化钠、碳酸氢钠、藻酸钠、精氨酸钠、葡萄糖庚酸钠、葡萄糖酸钠、谷氨酸钠、酒石酸钠、天冬氨酸钠、乳酸钠、酪朊酸钠、抗坏血酸钠及其混合物中的至少1种。[9]根据所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饮食品,其特征在于,含有5~25mg/100ml的钠,能量为0~25Kcal/100ml且X3为6以上。[10]一种甜味组合物,其为含有天然糖、高甜度甜味剂及钠的甜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调配了该甜味组合物的饮食品含有,(a)甜味强度X1的量的天然糖,(b)甜味强度X2的量的高甜度甜味剂,及,(c)低于40mg/100ml的钠,所述甜味组合物,(1)由所述成分(a)~(c)而呈现甜味强度X3的甜味,且,(2)能量在50Kcal/100ml以下,其中,0.1<(X1+X2)<X3≦20。[11]根据所述[10]所述的甜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0.5≦{X3-(X1+X2)}≦5。[12]根据所述[10]或[11]所述的甜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饮食品中所述高甜度甜味剂的量为P2ppm,I)0≦X1/(225.2×P2/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食品,其特征在于,含有,/n(a)与甜味强度X1相当的量的天然糖,/n(b)与甜味强度X2相当的量的高甜度甜味剂,及,/n(c)5.75mg/100ml以上且低于40mg/100ml的钠,/n且,/n(1)由所述成分(a)~(c)而呈现甜味强度X3的甜味,且,/n(2)能量在50Kcal/100ml以下,/n其中,2.0≦(X1+X2)<X3≦20,0≦X1≦4.5,1.0≦X2≦11,2.0≦X1+X2≦11;/n所述高甜度甜味剂为选自瑞鲍迪苷M、瑞鲍迪苷D及其组合中的至少1种。/n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08 JP 2017-113760;20171012 JP 2017-1988151.一种饮食品,其特征在于,含有,
(a)与甜味强度X1相当的量的天然糖,
(b)与甜味强度X2相当的量的高甜度甜味剂,及,
(c)5.75mg/100ml以上且低于40mg/100ml的钠,
且,
(1)由所述成分(a)~(c)而呈现甜味强度X3的甜味,且,
(2)能量在50Kcal/100ml以下,
其中,2.0≦(X1+X2)<X3≦20,0≦X1≦4.5,1.0≦X2≦11,2.0≦X1+X2≦11;
所述高甜度甜味剂为选自瑞鲍迪苷M、瑞鲍迪苷D及其组合中的至少1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饮食品,其特征在于,0.5≦{X3-(X1+X2)}≦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饮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甜度甜味剂的量为P2ppm,
I)0≦X1/(225.2×P2/10000)≦9且,
II)2≦X1+225.2×P2/10000≦11,
或者,
III)0≦X1/(231.0×P2/10000)≦9且,
IV)2≦X1+231.0×P2/10000≦1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饮食品,其特征在于,钠的量为5.75~26mg/100ml。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饮食品,其特征在于,能量为0~25Kcal/100ml。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饮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糖为选自葡萄糖、蔗糖、果糖、麦芽糖、低聚糖、异构化糖、乳糖、阿洛酮糖、阿洛糖、塔格糖及其组合中的至少1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饮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钠为选自氯化钠、苹果酸钠、硫酸钠、柠檬酸钠、磷酸钠、碳酸钠、二硫化钠、碳酸氢钠、藻酸钠、精氨酸钠、葡萄糖庚酸钠、葡萄糖酸钠、谷氨酸钠、酒石酸钠、天冬氨酸钠、乳酸钠、酪朊酸钠、抗坏血酸钠及其混合物中的至少1种。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饮食品,其特征在于,能量为0~25Kcal/100ml且X3为6以上。


9.一种甜味组合物,其为含有天然糖、高甜度甜味剂及钠的甜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调配了该甜味组合物的饮食品含有,
(a)甜味强度X1的量的天然糖,
(b)甜味强度X2的量的高甜度甜味剂,及,
(c)5.75mg/100ml以上且低于40mg/100ml的钠,
所述甜味组合物,
(1)由所述成分(a)~(c)而呈现甜味强度X3的甜味,且,
(2)能量在50Kcal/100ml以下,
其中,2.0≦(X1+X2)<X3≦20,0≦X1≦4.5,1.0≦X2≦11,2.0≦X1+X2≦11;
所述高甜度甜味剂为选自瑞鲍迪苷M、瑞鲍迪苷D及其组合中的至少1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甜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0.5≦{X3-(X1+X2)}≦5。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甜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饮食品中所述高甜度甜味剂的量为P2ppm,
I)0≦X1/(225.2×P2/10000)≦9且,
II)2≦X1+225.2×P2/10000≦11,
或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栗弾宏藤江彬子横尾芳明
申请(专利权)人: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