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超声壁厚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49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损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超声壁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基板,阵列电磁传感器,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分析主机,所述传感器基板与阵列电磁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通过磁吸位移控制线缆与传感器基板的位移控制电缆接线端子连接,向位移控制模块输出直流电,所述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通过电磁传感器传输线缆与阵列电磁传感器的电磁传感接线端子连接,向阵列电磁传感器输出高频激励电流,并且采集反馈信号,所述分析主机与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通过通信线缆相连,接收分析主机指令,并向分析主机传递采集数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便捷、适用范围广、监测区域覆盖度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超声壁厚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损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电磁超声壁厚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电磁超声壁厚检测技术具有无需耦合剂、对样品表面要求低等优势,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无损壁厚检测手段。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周期性检测,实时监测方面也仅有少量的单点式应用。壁厚监测主要是应对材料腐蚀等问题,通常是在多种技术对材料综合检测后,发现材料存在减薄情况,才在对应位置安装点式传感器。然而腐蚀是一种既有规律又有随机性的材料损失行为,初始发现的减薄位置是减薄敏感区,但是很可能不止在同一个位置发展,甚至在周边区域发展速度更快,这种情况下点式的监测方法就无法满足要求,很容易漏掉风险点。因此以阵列方式区域覆盖的监测方法更加有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使用便捷、适用范围广、监测区域覆盖度高的电磁超声壁厚监测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磁超声壁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基板,阵列电磁传感器,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分析主机,所述传感器基板与阵列电磁传感器电连接,所述传感器基板包括柔性底板、位移控制模块、位移控制电磁铁、位移控制线轴、位移控制线、位移控制电磁铁线缆、位移控制电缆接线端子,所述阵列电磁传感器由阵列外壳、电磁传感器、柔性电路板、侧铁磁板、电磁传感接线端子组成,所述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内置高频电流源、直流源、信号采集转换和传输装置,所述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通过磁吸位移控制线缆与传感器基板的位移控制电缆接线端子连接,向位移控制模块输出直流电,所述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通过电磁传感器传输线缆与阵列电磁传感器的电磁传感接线端子连接,向阵列电磁传感器输出高频激励电流,并且采集反馈信号,所述分析主机与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通过通信线缆相连,接收分析主机指令,并向分析主机传递采集数据。进一步,所述柔性底板采用柔性气凝胶层,所述位移控制模块为两组,分别对称安装在所述柔性底板的两侧,所述两组位移控制模块中间位置为厚壁监测区域,所述位移控制电磁铁为两组,分别位于位移控制模块的中部,所述两组位移控制电磁铁磁吸力指向壁厚监测区域,所述位移控制线轴为四只,两两一组分别位于位移控制模块的两端,所述位移控制线缠绕在位移控制线轴上,所述位移控制电磁铁线缆为两条,分别连接两组位移控制电磁铁,所述位移控制电缆接线端子,一端连接位移控制电磁铁线缆,另一端为两孔航插结构。进一步,所述电磁传感器为多只,所述多只电磁传感器安装在阵列外壳内部,所述柔性线路板平铺在阵列外壳底部,连接电磁传感器的线圈线路,所述侧铁磁板安装在阵列外壳两侧,连接位移控制线,受到位移控制电磁铁磁力吸引,所述电磁传感器接线端子安装在侧铁磁板,用于柔性线路板与外界连接。进一步,所述电磁传感器由传感器屏蔽外壳、线圈和磁芯组成,所述传感器屏蔽外壳采用高磁导率的铁磁材料制成,线圈为柔性结构,采用双螺旋方式缠绕,磁芯采用强磁性钕铁硼磁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阵列电磁传感器连接到传感器基板上并安装在被测样品表面,分析主机通过软件经通信线缆向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发出指令,由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同时向传感器基板发送定周期电流,向阵列电磁传感器发送高频激励电流,传感器基板牵引阵列电磁传感器按控制指令在样品表面区域往复移动,同时由阵列电磁传感器采集反馈信号,反馈信号经电磁传感器传输线缆传送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将反馈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通信线缆传送到分析主机,分析主机解析数据,本技术具有使用便捷、适用范围广、监测区域覆盖度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传感器基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传感器基板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阵列电磁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阵列电磁传感器侧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单只电磁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单只电磁传感器结构界面图;图8为本技术阵列电磁传感器往复运动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软件界面示意图。其中:1、传感器基板,2、阵列电磁传感器,3、磁吸位移控制线缆,4、电磁传感器传输线缆,5、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6、通信线缆,7、分析主机,11、柔性底板,12、位移控制模块,13、位移控制电磁铁,14、位移控制线轴,15、位移控制线,16、位移控制电磁铁线缆,17、位移控制电缆接线端子,21、阵列外壳,22、电磁传感器,23、柔性电路板,24、侧铁磁板,25、电磁传感接线端子,26、传感器屏蔽外壳,27、线圈,28、磁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如图1-9所示一种电磁超声壁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基板1,阵列电磁传感器2,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5、分析主机7,传感器基板1与阵列电磁传感器2电连接,传感器基板1包括柔性底板11、位移控制模块12、位移控制电磁铁13、位移控制线轴14、位移控制线15、位移控制电磁铁线缆16、位移控制电缆接线端子17,阵列电磁传感器2由阵列外壳21、电磁传感器22、柔性电路板23、侧铁磁板24、电磁传感接线端子25组成,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5内置高频电流源、直流源、信号采集转换和传输装置,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5通过磁吸位移控制线缆3与传感器基板1的位移控制电缆接线端子17连接,向位移控制模块12输出直流电,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5通过电磁传感器22传输线缆4与阵列电磁传感器2的电磁传感接线端子25连接,向阵列电磁传感器2输出高频激励电流,并且采集反馈信号,分析主机7与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5通过通信线缆6相连,接收分析主机7指令,并向分析主机7传递采集数据。柔性底板11采用柔性气凝胶层,可有效隔绝样品表面的冷热温度影响,并且柔性结构可适用于各种形状的样品表面,位移控制模块12为两组,分别对称安装在柔性底板11的两侧,两组位移控制模块12中间位置为厚壁监测区域,位移控制电磁铁13为两组,分别位于位移控制模块12的中部,两组位移控制电磁铁13磁吸力指向壁厚监测区域,方向相对,位移控制线轴14为四只,两两一组分别位于位移控制模块12的两端,位移控制线轴为弹性回收线轴,位移控制线15缠绕在位移控制线轴14上,可受力拉出,不受力自动回缩缠回,位移控制电磁铁线缆16为两条,分别连接两组位移控制电磁铁13,位移控制电缆接线端子17,一端连接位移控制电磁铁线缆16,另一端为两孔航插结构。阵列外壳提供容纳空间,是阵列电磁传感器的稳定结构。电磁传感器22为多只,多只电磁传感器22安装在阵列外壳21内部,柔性线路板平铺在阵列外壳21底部,连接电磁传感器22的线圈线路,侧铁磁板24安装在阵列外壳21两侧,连接位移控制线,受到位移控制电磁铁13磁力吸引,电磁传感器接线端子安装在侧铁磁板24,用于柔性线路板与外界连接。电磁传感器22由传感器屏蔽外壳26、线圈27和磁芯28组成,传感器屏蔽外壳26采用高磁导率的铁磁材料制成,优选软铁或硅钢,可以有效防止磁感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超声壁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n包括传感器基板,阵列电磁传感器,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分析主机,/n所述传感器基板与阵列电磁传感器电连接,/n所述传感器基板包括柔性底板、位移控制模块、位移控制电磁铁、位移控制线轴、位移控制线、位移控制电磁铁线缆、位移控制电缆接线端子,/n所述阵列电磁传感器由阵列外壳、电磁传感器、柔性电路板、侧铁磁板、电磁传感接线端子组成,/n所述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内置高频电流源、直流源、信号采集转换和传输装置,/n所述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通过磁吸位移控制线缆与传感器基板的位移控制电缆接线端子连接,向位移控制模块输出直流电,/n所述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通过电磁传感器传输线缆与阵列电磁传感器的电磁传感接线端子连接,向阵列电磁传感器输出高频激励电流,并且采集反馈信号,/n所述分析主机与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通过通信线缆相连,接收分析主机指令,并向分析主机传递采集数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超声壁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传感器基板,阵列电磁传感器,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分析主机,
所述传感器基板与阵列电磁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传感器基板包括柔性底板、位移控制模块、位移控制电磁铁、位移控制线轴、位移控制线、位移控制电磁铁线缆、位移控制电缆接线端子,
所述阵列电磁传感器由阵列外壳、电磁传感器、柔性电路板、侧铁磁板、电磁传感接线端子组成,
所述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内置高频电流源、直流源、信号采集转换和传输装置,
所述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通过磁吸位移控制线缆与传感器基板的位移控制电缆接线端子连接,向位移控制模块输出直流电,
所述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通过电磁传感器传输线缆与阵列电磁传感器的电磁传感接线端子连接,向阵列电磁传感器输出高频激励电流,并且采集反馈信号,
所述分析主机与电磁超声壁厚监控器通过通信线缆相连,接收分析主机指令,并向分析主机传递采集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磁超声壁厚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底板采用柔性气凝胶层,
所述位移控制模块为两组,分别对称安装在所述柔性底板的两侧,所述两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再春刘伟马志卫赵晶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新星科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