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样品采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439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雨水采集装置,一种雨水样品采集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瓶盖、瓶身以及底座,所述瓶盖上部设置有倒锥形集水部,所述集水部的末端设置有过滤部,所述过滤部的下方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瓶身,所述连接部的末端与瓶身螺纹连接,所述底座上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瓶身的底部通过嵌入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安装腔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下部设置有配重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吸盘脚,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插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采集装置适用于人工取样,安装方便快捷,使用成本较低,稳定性较好,有效减少人力成本并提高取样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样品采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环境监测
,尤其涉及一种雨水样品采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如今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都在逐步建立大量的工程以生产加工社会运行所需的各种物料,而很多工厂在生产中都会有烟气排放,这些烟气排放以及车辆的尾气一样,都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在下雨时,雨水中会夹杂空气中的杂质一同下落,这时候就需要对雨水进行收集检测,这样才能够及时跟踪了解污染对于空气的影响,同时也能够了解在污染中的雨水是否会对地面植被以及人体造成危害。为了研究雨水对于土壤的侵蚀规律,采集雨水是非常重要的。目前雨水采集主要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工采集,一种是仪器自动采集。仪器自动采集器主要是拥有灵敏度高的感雨传感器,其仪器造价和维护成本较高,适用于环保、卫生、军事、科研等进行长期监测。人工采集通常是直接用器皿接雨,使用灵活,使用范围更广,但工作量大,需要人工看顾,效率低,且样品易被污染,同时,因取样环境不同,同一型号的取样器难以在不同的取样环境中进行固定,导致取样的平行性差,在无人看顾时取样器易发生侧翻,致使取样失败。因此,一种人工采集雨水样品的样品采集装置亟待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样品采集装置,所述雨水样品采集装置适用于人工采集雨水样品,其适应性强,可用于不同环境和场所,稳定性好,有效避免取样瓶倾倒导致的取样失败。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水样品采集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瓶盖、瓶身以及底座,所述瓶身用于收集雨水样品,所述瓶盖上部设置有倒锥形集水部,所述集水部的末端设置有过滤部,所述过滤部的下方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瓶身,所述连接部呈锥形,所述连接部的末端与瓶身螺纹连接,所述底座上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瓶身的底部通过嵌入所述安装腔内并与所述安装腔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下部设置有配重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吸盘脚,所述底座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插销,所述雨水样品采集装置分为可拆卸的瓶盖、瓶身以及底座,更换瓶身即可达到重复使用的效果,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插销和可拆卸的吸盘脚,分别适用于野外取样和光滑地面取样,拆卸所述吸盘脚,即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进行取样。进一步地,所述集水部顶部还设置有环形围挡,所述环形围挡可减少雨水样品被污染的几率。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高度为瓶身高度的1/3-2/3。进一步地,所述集水部为倒圆锥形。进一步地,所述过滤部内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用于滤过直径较大的杂质,所述滤网与所述瓶盖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取样后进行清洗。进一步地,所述滤网包括两层叠设的网格状滤网,且两层滤网的网格交错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的环形挡板。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挡板为圆环状,所述环形挡板直径小于所述瓶身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吸盘脚至少设置有3个,便于提高安装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吸盘脚与底座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插销至少设置有3个,在野外取样时,可转动所述插销使所述插销竖直向下并插入泥土中对所述底座进行固定,并将瓶身嵌入所述安装腔内进行安装,同时,将所述瓶盖与瓶身进行连接,可进行雨水取样操作。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上设置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用于固定所述瓶身,避免在取样时瓶身在安装腔内晃动,影响样品采集。进一步地,所述瓶身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安装侧的侧壁上对应开设有凹槽,将所述凸块插入所述凹槽内即可对所述瓶身进行固定。进一步地,所述配重部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内部填充有配重铁砂,所述配重部可有效提高所述雨水样品收集装置的稳定性,避免自然因素造成的取样位置偏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样品采集装置,使用灵活,适应性强,可根据取样环境选择合适的安装方式,安装方便快捷,使用成本较低,只需要清洗或更换瓶身即可重复使用。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样品采集装置,底座上设置有配重部,便于提高安装稳定性,避免在无人看顾的情况下发生倾倒,减少人力成本,同时,有效减少样品污染的几率,提高取样的质量和平行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样品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样品采集装置的结构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样品采集装置瓶盖的轴测图;附图标记为:1为瓶盖,11为环形围挡,12为集水部,13为过滤部,14为连接部,15为环形挡板,16为滤网,2为瓶身,21为凸块,3为底座,31为安装腔,32为配重部,33为插销,34为凹槽,35为吸盘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雨水样品采集装置,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瓶盖1、瓶身2以及底座3,所述瓶身2用于收集雨水样品,所述瓶盖1的上部设置有倒锥形集水部12,所述集水部12的末端设置有过滤部13,所述过滤部13的下方设置有连接部14,所述连接部14用于连接瓶身2,所述连接部14呈锥形,所述连接部14的末端与瓶身2螺纹连接,所述底座3的上端部开设有安装腔31,所述瓶身2的底部通过嵌入所述安装腔31内并与所述安装腔31滑动连接,所述底座3的下部设置有配重部32,所述底座3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吸盘脚35,所述底座3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3转动连接的插销33,所述雨水样品采集装置分为可拆卸的瓶盖1、瓶身2以及底座3,更换瓶身2即可达到重复使用的效果,且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插销33和可拆卸的吸盘脚35,分别适用于野外取样和光滑地面取样,拆卸所述吸盘脚35,即可直接放置在地面上进行取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部12顶部还设置有环形围挡11,所述环形围挡11可减少雨水样品被污染的几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31高度为瓶身2高度的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部12为倒圆锥形,便于收集雨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水部12的集水面积与瓶身2的横截面面积相等,便于收集降水量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过滤部13内设置有滤网16,所述滤网16用于滤过直径较大的杂质,所述滤网16与所述瓶盖1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取样后进行清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16包括两层叠设的网格状滤网,所述滤网的网格交错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4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连接部14一体成型的环形挡板15,所述环形挡板15利于将雨水汇集至瓶身2底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挡板15为圆环状,所述环形挡板15直径小于所述瓶身2直径,且所述环形挡板15延伸至所述连接部14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瓶身2的高度为10-30cm。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吸盘脚35设置有6个,便于提高安装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瓶盖(1)、瓶身(2)以及底座(3),所述瓶盖(1)的上部设置有倒锥形集水部(12),所述集水部(12)的末端设置有过滤部(13),所述过滤部的下方设置有连接部(14),所述连接部(14)呈锥形,所述连接部(14)的末端与瓶身(2)螺纹连接,所述底座(3)的上端部开设有安装腔(31),所述瓶身(2)的底部通过嵌入所述安装腔(31)内并与所述安装腔(31)滑动连接,所述底座(3)的下部设置有配重部(32),所述底座(3)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吸盘脚(35),所述底座(3)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3)转动连接的插销(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瓶盖(1)、瓶身(2)以及底座(3),所述瓶盖(1)的上部设置有倒锥形集水部(12),所述集水部(12)的末端设置有过滤部(13),所述过滤部的下方设置有连接部(14),所述连接部(14)呈锥形,所述连接部(14)的末端与瓶身(2)螺纹连接,所述底座(3)的上端部开设有安装腔(31),所述瓶身(2)的底部通过嵌入所述安装腔(31)内并与所述安装腔(31)滑动连接,所述底座(3)的下部设置有配重部(32),所述底座(3)的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吸盘脚(35),所述底座(3)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3)转动连接的插销(3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水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13)内设置有滤网(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雨水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16)包括两层网格状滤网,且两层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国华姜平吕子文曾文红许竞唐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东江建筑勘察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