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高产牧草混合种植与土壤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1418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盐碱地高产牧草混合种植与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的种子进行浸种,然后混合掺细沙和水拌至散粒,在穴盘土壤中培养,株高为7‑10cm时,移植到盐碱地中;将苗株按行距40‑50cm的密度种植,形成种植带;种植过程中及时除杂草和间苗;并进行追肥;盐地碱蓬一年刈割2次,紫花苜蓿一年刈割3次,每次刈割后,洒水并追肥;次年种植前检测土壤的含盐量,若土壤的含盐量仍>0.1%,第二年仍种植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若土壤的含盐量≤0.1%,则种植紫花苜蓿。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盐地碱蓬作为降盐植物,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的盐含量,尤其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特殊的浸泡液,可以有效提升盐地碱蓬的降盐效果。

A method of high yield forage mixed planting and soil remediation in saline alkali soi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盐碱地高产牧草混合种植与土壤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牧草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盐碱地高产牧草混合种植与土壤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盐碱土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水分状况不良,所以在改良初期,重点应放在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上面。一般分几步进行,首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具体的改良措施是:排水,灌溉洗盐,放淤改良,种植水稻,培肥改良,平整土地和化学改良。目前国内对牧草肥料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对盐碱地种植牧草的研究更是鲜有报道。本公司在盐碱地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利用盐碱地这片净土生产放心的农牧产品,而种植牧草投资少、成本低、收效快、使用期长,能生产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更高的畜产品,为了提高盐碱地养殖的经济价值并对盐碱地土壤进行修复,有必要研究一种盐碱地高产牧草混合种植与土壤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盐碱地高产牧草混合种植与土壤修复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盐碱地高产牧草混合种植与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的种子进行浸种,然后混合掺细沙和水拌至散粒,在穴盘土壤中培养,待种植15-20天后,株高为7-10cm时,移植到盐碱地中;B、将苗株按行距40-50cm的密度种植,形成种植带;C、种植过程中及时进行除杂草和间苗;并进行追肥;D、盐地碱蓬一年刈割2次,紫花苜蓿一年刈割3次,刈割方式均为斜刀口,留茬5-7cm,每次刈割后,洒水并追肥;E、次年种植前检测土壤的含盐量,若土壤的含盐量仍>0.1%,第二年仍种植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若土壤的含盐量≤0.1%,则种植紫花苜蓿。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浸种采用的浸泡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酸氢钠0.05-0.1%、氯化钠0.2-0.3%、甘草醇0.01-0.02%、茴香醛0.02-0.05%和水余量。优选的,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浸种时间为15-25min。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的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的种植量分别为1.5-2.5kg和2.5-4.5kg(以种子计)。优选的,所述的步骤C和步骤D中,所述的追肥使用的肥料为发酵后的牛羊粪。优选的,所述的步骤E中,次年种植过程中,若种植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则种植带应与前面一年错开,更有利于改良土壤的含盐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盐碱地高产牧草混合种植与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的种子进行浸种,然后混合掺细沙和水拌至散粒,在穴盘土壤中培养,待种植15-20天后,株高为7-10cm时,移植到盐碱地中;将苗株按行距40-50cm的密度种植,形成种植带;种植过程中及时进行除杂草和间苗;并进行追肥;盐地碱蓬一年刈割2次,紫花苜蓿一年刈割3次,刈割方式均为斜刀口,留茬5-7cm,每次刈割后,洒水并追肥;次年种植前检测土壤的含盐量,若土壤的含盐量仍>0.1%,第二年仍种植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若土壤的含盐量≤0.1%,则种植紫花苜蓿。该盐碱地高产牧草混合种植与土壤修复方法,采用盐地碱蓬作为降盐植物,可以显著降低土壤中的盐含量,尤其是本专利技术采用特殊的浸泡液,可以有效提升盐地碱蓬的降盐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盐碱地高产牧草混合种植与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的种子进行浸种,然后混合掺细沙和水拌至散粒,在穴盘土壤中培养,待种植15-20天后,株高为7-10cm时,移植到盐碱地中;B、将苗株按行距45cm的密度种植,形成种植带;C、种植过程中及时进行除杂草和间苗;并进行追肥;D、盐地碱蓬一年刈割2次,紫花苜蓿一年刈割3次,刈割方式均为斜刀口,留茬5-7cm,每次刈割后,洒水并追肥;E、次年种植前检测土壤的含盐量,若土壤的含盐量仍>0.1%,第二年仍种植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若土壤的含盐量≤0.1%,则种植紫花苜蓿。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浸种采用的浸泡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酸氢钠0.08%、氯化钠0.25%、甘草醇0.012%、茴香醛0.03%和水余量。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浸种时间为20min。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的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的种植量分别为2.2kg和3.5kg(以种子计)。所述的步骤C和步骤D中,所述的追肥使用的肥料为150kg发酵后的牛羊粪。所述的步骤E中,次年种植过程中,若种植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则种植带应与前面一年错开,更有利于改良土壤的含盐量。实施例2一种盐碱地高产牧草混合种植与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的种子进行浸种,然后混合掺细沙和水拌至散粒,在穴盘土壤中培养,待种植15-20天后,株高为7-10cm时,移植到盐碱地中;B、将苗株按行距50cm的密度种植,形成种植带;C、种植过程中及时进行除杂草和间苗;并进行追肥;D、盐地碱蓬一年刈割2次,紫花苜蓿一年刈割3次,刈割方式均为斜刀口,留茬5-7cm,每次刈割后,洒水并追肥;E、次年种植前检测土壤的含盐量,若土壤的含盐量仍>0.1%,第二年仍种植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若土壤的含盐量≤0.1%,则种植紫花苜蓿。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浸种采用的浸泡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酸氢钠0.05%、氯化钠0.3%、甘草醇0.01%、茴香醛0.05%和水余量。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浸种时间为15min。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的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的种植量分别为2.5kg和2.5kg(以种子计)。所述的步骤C和步骤D中,所述的追肥使用的肥料为180kg发酵后的牛羊粪。所述的步骤E中,次年种植过程中,若种植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则种植带应与前面一年错开,更有利于改良土壤的含盐量。实施例3一种盐碱地高产牧草混合种植与土壤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的种子进行浸种,然后混合掺细沙和水拌至散粒,在穴盘土壤中培养,待种植15-20天后,株高为7-10cm时,移植到盐碱地中;B、将苗株按行距40cm的密度种植,形成种植带;C、种植过程中及时进行除杂草和间苗;并进行追肥;D、盐地碱蓬一年刈割2次,紫花苜蓿一年刈割3次,刈割方式均为斜刀口,留茬5-7cm,每次刈割后,洒水并追肥;E、次年种植前检测土壤的含盐量,若土壤的含盐量仍>0.1%,第二年仍种植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若土壤的含盐量≤0.1%,则种植紫花苜蓿。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浸种采用的浸泡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酸氢钠0.1%、氯化钠0.2%、甘草醇0.02%、茴香醛0.02%和水余量。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浸种时间为25min。所述的步骤B中,所述的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的种植量分别为1.5kg和4.5kg(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高产牧草混合种植与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A、将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的种子进行浸种,然后混合掺细沙和水拌至散粒,在穴盘土壤中培养,待种植15-20天后,株高为7-10cm时,移植到盐碱地中;/nB、将苗株按行距40-50cm的密度种植,形成种植带;/nC、种植过程中及时进行除杂草和间苗;并进行追肥;/nD、盐地碱蓬一年刈割2次,紫花苜蓿一年刈割3次,刈割方式均为斜刀口,留茬5-7cm,每次刈割后,洒水并追肥;/nE、次年种植前检测土壤的含盐量,若土壤的含盐量仍>0.1%,第二年仍种植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若土壤的含盐量≤0.1%,则种植紫花苜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高产牧草混合种植与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的种子进行浸种,然后混合掺细沙和水拌至散粒,在穴盘土壤中培养,待种植15-20天后,株高为7-10cm时,移植到盐碱地中;
B、将苗株按行距40-50cm的密度种植,形成种植带;
C、种植过程中及时进行除杂草和间苗;并进行追肥;
D、盐地碱蓬一年刈割2次,紫花苜蓿一年刈割3次,刈割方式均为斜刀口,留茬5-7cm,每次刈割后,洒水并追肥;
E、次年种植前检测土壤的含盐量,若土壤的含盐量仍>0.1%,第二年仍种植盐地碱蓬和紫花苜蓿,若土壤的含盐量≤0.1%,则种植紫花苜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高产牧草混合种植与土壤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所述的浸种采用的浸泡液,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组成:碳酸氢钠0.05-0.1%、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胜伟盐碱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