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减震器导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851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导向器,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导向器本体,所述导向器本体设置有与活塞杆匹配的插环,所述导向器本体的内侧等弧度设置有三个内油孔,所述导向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三个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内油孔连通的外油道,所述导向器本体还设置有与所述内油孔以及所述插环连通的泄油孔,所述插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三个分别与相应的所述泄油孔匹配连通的内排油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存油位较高的效果,保证活塞杆的润滑,并避免活塞杆表面油液残留而导致的油封压力增大而影响其使用寿命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减震器导向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器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导向器。
技术介绍
减震器是作为一款用于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的零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起到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衰减的作用,从而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汽车悬架系统中,采用的减震器多数为液压减震器。液压减震器具有充满液压油的筒,且有活塞杆插入筒内。活塞上设置有节流孔,使得被活塞分隔出来的两部分空间中的油可以互相补充。导向器对汽车减振器中活塞杆的运动起导向作用,并承受活塞杆运动过程中产生的侧向力,为使工作缸和贮油缸保持连通,导向器上通常设置有油孔。公告号为CN20467767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减震器导向器,该导向器包括导向器本体,导向器本体的环形流道处沿周向对称设有多个径向出油槽,导向器本体上沿周向一体式模具成型有从导向器本体端面贯穿设置的多个油孔,且油孔由依次相连通的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组成,第一油孔的一侧壁为平直设置的,且第一油孔的另一侧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5~15°,第二油孔的一侧壁为第一油孔连贯设置的平直壁,且第二油孔的另一侧壁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β为20~30°。但是该导向器本体上的油孔的一端设置在阀腔的侧面上的,由于长时间使用,会在活塞杆表面残留一些油,因此在使用时将导致油封压力增大,进而缩短导向器的使用寿命;并且现有技术的导向器内的油封很容易因为瞬间压力而爆裂,进而降低导向器的使用寿命,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器导向器,该汽车减震器导向器具有避免活塞杆表面油液残留二导致的油封压力增大并影响到导向器使用寿命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减震器导向器,包括导向器本体,所述导向器本体设置有与活塞杆匹配的插环,所述导向器本体的内侧等弧度设置有三个内油孔,所述导向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三个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内油孔连通的外油道,所述导向器本体还设置有与所述内油孔以及所述插环连通的泄油孔,所述插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三个分别与相应的所述泄油孔匹配连通的内排油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排油道的上侧深度小于下侧深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泄油孔呈45度角倾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环的上端呈阶梯状且上端的直径小于下端的直径,所述内排油道位于所述插环的下端。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环的下端内设置有减磨套。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磨套的内侧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油孔靠近所述外油道的一端下侧设置有圆弧凹边,所述泄油孔的上端与所述圆弧凹边连接,所述泄油孔的下端与所述内排油道连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存油位较高的效果,使得活塞杆在高速运动下保证活塞杆的润滑,防止其产生发热和磨损,同时避免活塞杆表面油液残留而导致的油封压力增大,使得减震器活塞杆阻尼力稳定且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导向器本体;2、内油孔;21、圆弧凹边;3、外油道;4、泄油孔;5、减磨套;6、插环;7、内排油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减震器导向器,包括导向器本体1。导向器本体1设置有与活塞杆匹配的插环6。与此同时,导向器本体1的内侧等弧度设置有三个内油孔2;导向器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三个分别与相应的内油孔2连通的外油道3。导向器本体1还设置有与内油孔2以及插环6连通的泄油孔4。插环6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三个分别与相应的泄油孔4匹配连通的内排油道7。需要提及的是,内排油道7的上侧深度小于下侧深度。且泄油孔4呈45度角倾斜。以达到提升泄油孔4泄油效果的目的。插环6的上端呈阶梯状且上端的直径小于下端的直径。同时将内排油道7设置在插环6的下端。进而在插环6的下端内侧设置减磨套5,以达到减小转动摩擦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提升该导向孔的使用性能,进而在减磨套5的内侧设置有聚四氟乙烯层,以通过聚四氟乙烯层起到进一步减小转动摩擦的作用。如图1、图2所示,在内油孔2靠近外油道3的一端下侧设置有圆弧凹边21。泄油孔4的上端与所述圆弧凹边21连接,且泄油孔4的下端与内排油道7连通,进而使得该导向器具有存油位较高的效果,令活塞杆在高速运动下保证活塞杆的润滑,防止其产生发热和磨损,同时避免活塞杆表面油液残留而导致的油封压力增大,使得减震器活塞杆阻尼力稳定且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存油位较高的效果,使得活塞杆在高速运动下保证活塞杆的润滑,防止其产生发热和磨损,同时避免活塞杆表面油液残留而导致的油封压力增大,使得减震器活塞杆阻尼力稳定且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但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修改和润饰,这些修改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减震器导向器,包括导向器本体(1),所述导向器本体(1)设置有与活塞杆匹配的插环(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器本体(1)的内侧等弧度设置有三个内油孔(2),所述导向器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三个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内油孔(2)连通的外油道(3),所述导向器本体(1)还设置有与所述内油孔(2)以及所述插环(6)连通的泄油孔(4),所述插环(6)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三个分别与相应的所述泄油孔(4)匹配连通的内排油道(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减震器导向器,包括导向器本体(1),所述导向器本体(1)设置有与活塞杆匹配的插环(6),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器本体(1)的内侧等弧度设置有三个内油孔(2),所述导向器本体(1)的外侧设置有三个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内油孔(2)连通的外油道(3),所述导向器本体(1)还设置有与所述内油孔(2)以及所述插环(6)连通的泄油孔(4),所述插环(6)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三个分别与相应的所述泄油孔(4)匹配连通的内排油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排油道(7)的上侧深度小于下侧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油孔(4)呈45度角倾斜。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迎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顺达粉末冶金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