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67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门锁,包括锁壳,锁壳上设置有锁舌、电机和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有安装架、输入齿轮、输出齿轮、电机齿轮、离合轮、离合垫圈,输入齿轮上设置有向离合轮方向凸出的第一凸块,离合轮上设置有向输入齿轮方向凸出的第二凸块,且第一凸块随输入齿轮转动后与第二凸块形成抵接,离合轮朝向输入齿轮的轴向端面与第二凸块两侧之间均设置有过渡斜面,且当第一凸块移动至过渡斜面上时推动离合轮向离合垫圈方向轴向移动,并使离合轮上的凸柱穿过垫圈插孔插入到齿轮插孔内,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离合机构更加简单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门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锁具,具体涉及一种电动门锁。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门锁一般包括有锁壳,锁壳上设置有锁舌、电机和离合机构,离合机构的输入端与电机联动,离合机构的输出端通过联动机构与锁舌联动,从而使得电机工作带动锁舌伸缩,实现开关门操作。但现有的离合机构大多结构复杂,可靠性差,存在改进空间。另外,现有的把手转轴一般通过拨叉齿轮与离合机构输出端的输出齿轮相啮合,且拨叉齿轮与把手转轴相固定,因此在电机开锁后,一旦电机出现故障,离合机构也将固定不动,从而导致把手转轴也将无法转动,进而使得人们即使在门内也无法通过转动把手将门打开,存在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合机构简单可靠、且把手开锁和电机开锁互不干涉的电动门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门锁,包括锁壳,锁壳上设置有锁舌、电机和离合机构,所述离合机构包括有安装架、输入齿轮、输出齿轮、电机齿轮、离合轮、离合垫圈,安装架固定设置在锁壳内,安装架上固定有一固定柱,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均转动套装在固定柱上,且固定柱对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形成轴向限位,电机齿轮套装在电机输出轴上,并与输入齿轮形成啮合联动,所述离合轮和离合垫圈均套装在固定柱上,且离合轮对应位于离合垫圈和输入齿轮之间,离合垫圈对应位于离合轮和输出齿轮之间,离合垫圈上开设有轴向贯通的垫圈插孔,离合轮上设置有插入到垫圈插孔内的凸柱,输出齿轮上对应设置有供凸柱插入的齿轮插孔,输入齿轮上设置有向离合轮方向凸出的第一凸块,离合轮上设置有向输入齿轮方向凸出的第二凸块,且第一凸块随输入齿轮转动后与第二凸块形成抵接,离合轮朝向输入齿轮的轴向端面与第二凸块两侧之间均设置有过渡斜面,且当第一凸块移动至过渡斜面上时推动离合轮向离合垫圈方向轴向移动,并使离合轮上的凸柱穿过垫圈插孔插入到齿轮插孔内,所述离合轮和离合垫圈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输出齿轮与锁舌之间通过联动机构实现联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电机工作,通过电机齿轮带动输入齿轮旋转,从而使得第一凸块随输入齿轮一起旋转,进而使得第一凸块与第二凸块形成抵接,并在过渡斜面的作用下,推动离合轮克服压缩弹簧的作用力向离合垫圈方向轴向移动,从而使得离合轮上的凸柱穿过垫圈插孔插入到齿轮插孔内,进而将离合轮、离合垫圈以及输出齿轮结合在一起,使其跟着输入齿轮一起旋转,然后在联动机构的联动配合下带动锁舌运动,实现开门。相比传统结构,本技术中的离合机构更加简单可靠。本技术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离合机构还包括有摩擦压片和滚轮,所述的安装架上固定有定位柱,摩擦压片的一端铰接在定位柱上,所述滚轮装设在摩擦压片的另一端上,并与离合垫圈的外圆周面形成抵接,所述定位柱上还装设有促使所述滚轮与离合垫圈外圆周面保持抵接的定位扭簧,所述离合垫圈的外圆周面上还分布有多个可供所述滚轮部分嵌入的定位凹口。采用上述结构,在滚轮部分嵌入到离合垫圈的定位凹口内时,可对离合垫圈形成一个暂时的定位,从而有助于离合轮上的凸柱顺利穿过垫圈插孔插入到齿轮插孔内,进而将离合轮、离合垫圈以及输出齿轮结合在一起。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舌包括主锁舌和斜舌,主锁舌和斜舌均穿设在锁壳上,主锁舌的内端设置有锁舌支架,斜舌的内端连接有斜舌拉板,斜舌拉板上还连接有促使斜舌向锁壳外伸出的斜舌扭簧,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拨叉齿轮、把手齿轮、斜舌拨套、锁板,锁壳上设置有把手转轴,拨叉齿轮、把手齿轮和斜舌拨套均转动套装在把手转轴上,锁壳内还固定设置有一固定轴,锁板转动套装在固定轴上,锁板上对应设置有与把手齿轮构成啮合联动的齿轮部,所述的锁板上还设置有锁板凸柱,锁舌支架上对应设置有与锁板凸柱构成滑移配合的支架滑槽,斜舌拨套上设置有三个径向延伸端,其中第一径向延伸端与锁舌支架之间通过斜推板连接,第二径向延伸端抵靠在斜舌拉板上,把手齿轮上设置有在其转动后作用在第二径向延伸端上并促使第二径向延伸端向内按压斜舌拉板的把手齿轮推动部,所述把手齿轮推动部对应位于第一径向延伸端和第二径向延伸端之间,所述的拨叉齿轮与输出齿轮构成啮合联动,所述的拨叉齿轮上设置有在其转动后抵压在第三径向延伸端上的拨叉齿轮推动部,把手齿轮上对应设置有与拨叉齿轮推动部形成抵接的齿轮抵接部,把手转轴上设置有第一径向突出部和第二径向突出部,所述斜舌拨套上对应设置有与第一径向突出部形成抵接的拨套抵接部,所述第二径向突出部与把手齿轮推动部相抵接。采用上述结构,正常情况下,电机带动离合机构工作,输出齿轮旋转后将带动拨叉齿轮转动,所述拨叉齿轮将通过其上的拨叉齿轮推动部相应推动把手齿轮和斜舌拨套转动,从而带动斜舌拉板及锁舌支架向内移动,以实现斜舌和主锁舌的回缩,门锁打开。另外,在电机开锁后若出现故障,即拨叉齿轮出现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由于本技术中拨叉齿轮只是转动套装在把手转轴上,而不是与把手转轴相固定,因此此时把手转轴还是可以转动,从而通过把手转轴上的第一径向突出部与斜舌拨套上的拨套抵接部相配合,可相应推动斜舌拨套转动,斜舌拨套转动后,通过其上的第二径向延伸端可推动斜舌拉板向内移动,同时第二径向突出部作用在把手齿轮推动部上,从而推动把手齿轮旋转,在啮合联动的作用下带动锁板转动,进而带动锁舌支架向内移动,因而实现了斜舌和主锁舌的回缩,门锁打开。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把手开锁和电机开锁互不干涉。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锁舌支架上还设置有与固定轴形成直线滑移配合的支架直线滑槽。这样设置使得锁舌支架及主锁舌的伸缩更加稳定更具导向性。本技术还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斜舌拉板上固定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开设有转动槽,斜舌的内端转动插装在转动槽内,斜舌内端与转动块之间通过插销径向固定,且转动块上对应设置有两个可供插销插入的插销孔,两插销孔分设在斜舌的径向两端。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插销从不同的插销孔内插入,再相应转动斜舌实现与插销的插接固定,从而可相应调整斜舌上斜面的倾斜方向,即能根据需要调整斜舌的安装方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图;图4为电机及离合机构的结构图;图5为电机及离合机构的结构图;图6为离合机构的分解图;图7为离合轮的结构图;图8为联动机构的分解图;图9为斜舌部分的结构图;图10为斜舌部分的局部结构分解图;图11为把手转轴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1所示给出了一种电动门锁,包括锁壳1,锁壳1上设置有锁舌、电机3和离合机构4,所述离合机构4包括有安装架41、输入齿轮42、输出齿轮43、电机齿轮44、离合轮45、离合垫圈46,安装架41固定设置在锁壳1内,安装架41上固定有一固定柱47,输入齿轮42和输出齿轮43均转动套装在固定柱47上,且固定柱47对输入齿轮42和输出齿轮43形成轴向限位,电机齿轮44套装在电机3输出轴上,并与输入齿轮42形成啮合联动,所述离合轮45和离合垫圈46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门锁,包括锁壳,锁壳上设置有锁舌、电机和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括有安装架、输入齿轮、输出齿轮、电机齿轮、离合轮、离合垫圈,安装架固定设置在锁壳内,安装架上固定有一固定柱,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均转动套装在固定柱上,且固定柱对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形成轴向限位,电机齿轮套装在电机输出轴上,并与输入齿轮形成啮合联动,所述离合轮和离合垫圈均套装在固定柱上,且离合轮对应位于离合垫圈和输入齿轮之间,离合垫圈对应位于离合轮和输出齿轮之间,离合垫圈上开设有轴向贯通的垫圈插孔,离合轮上设置有插入到垫圈插孔内的凸柱,输出齿轮上对应设置有供凸柱插入的齿轮插孔,输入齿轮上设置有向离合轮方向凸出的第一凸块,离合轮上设置有向输入齿轮方向凸出的第二凸块,且第一凸块随输入齿轮转动后与第二凸块形成抵接,离合轮朝向输入齿轮的轴向端面与第二凸块两侧之间均设置有过渡斜面,且当第一凸块移动至过渡斜面上时推动离合轮向离合垫圈方向轴向移动,并使离合轮上的凸柱穿过垫圈插孔插入到齿轮插孔内,所述离合轮和离合垫圈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输出齿轮与锁舌之间通过联动机构实现联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门锁,包括锁壳,锁壳上设置有锁舌、电机和离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包括有安装架、输入齿轮、输出齿轮、电机齿轮、离合轮、离合垫圈,安装架固定设置在锁壳内,安装架上固定有一固定柱,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均转动套装在固定柱上,且固定柱对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形成轴向限位,电机齿轮套装在电机输出轴上,并与输入齿轮形成啮合联动,所述离合轮和离合垫圈均套装在固定柱上,且离合轮对应位于离合垫圈和输入齿轮之间,离合垫圈对应位于离合轮和输出齿轮之间,离合垫圈上开设有轴向贯通的垫圈插孔,离合轮上设置有插入到垫圈插孔内的凸柱,输出齿轮上对应设置有供凸柱插入的齿轮插孔,输入齿轮上设置有向离合轮方向凸出的第一凸块,离合轮上设置有向输入齿轮方向凸出的第二凸块,且第一凸块随输入齿轮转动后与第二凸块形成抵接,离合轮朝向输入齿轮的轴向端面与第二凸块两侧之间均设置有过渡斜面,且当第一凸块移动至过渡斜面上时推动离合轮向离合垫圈方向轴向移动,并使离合轮上的凸柱穿过垫圈插孔插入到齿轮插孔内,所述离合轮和离合垫圈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输出齿轮与锁舌之间通过联动机构实现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机构还包括有摩擦压片和滚轮,所述的安装架上固定有定位柱,摩擦压片的一端铰接在定位柱上,所述滚轮装设在摩擦压片的另一端上,并与离合垫圈的外圆周面形成抵接,所述定位柱上还装设有促使所述滚轮与离合垫圈外圆周面保持抵接的定位扭簧,所述离合垫圈的外圆周面上还分布有多个可供所述滚轮部分嵌入的定位凹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动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包括主锁舌和斜舌,主锁舌和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君淮杨建英张敏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