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63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分别包括了支座和固定设于支座上的轴座,在轴座上安装有销轴,且销轴与轴座之间通过圆柱销进行位置固定,同时在销轴上还安装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止动爪,止动爪分为位于销轴左方的左爪段和位于销轴右方的右爪段,在右爪段的右端还设有撞块,并且撞块与右爪段之间为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同时在支座上还开设有多个支座固定孔。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避免纵移车盘在升降框架上自行移动或者滑落,从而大大保证了纵移车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
技术介绍
由于经济的发展,城市车辆逐年增多,市区停车问题亟待解决。传统的单层平面停车场占用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而立体车库能进行车位的空间位置变动,使车位实现由平面到空间的转化,从而其能实现多层平面停车的功能,且有效节省了停车面积。目前的立体车库大部分是设计为单排的停车位,即使将纵深比较宽的车位做成前后排两列式,其也是自走式的,这种形式需要司机自己穿过6米多的深度倒入后排的车位上,这对司机的技术要求比较高,难度比较大,所以相应地也就出现了前后排自动式的停车设备。但与此同时所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后排车位处需要设置成双层车盘,即用于装载车辆的纵移车盘还需要升降框架进行承载并随升降框架一起进行升降,而当纵移车盘停在升降框架上时,其很容易会产生移动,甚至还可能会从升降框架上滑落,从而无法保证其自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大大影响了现有立体停车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避免纵移车盘在升降框架上自行移动或者滑落,从而大大保证了纵移车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分别包括了支座和固定设于所述支座上的轴座,在所述轴座上安装有销轴,且所述销轴与所述轴座之间通过圆柱销进行位置固定,同时在所述销轴上还安装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止动爪;所述止动爪分为位于所述销轴左方的左爪段和位于所述销轴右方的右爪段,在所述右爪段的右端还设有撞块,并且所述撞块与所述右爪段之间为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同时在所述支座上还开设有多个支座固定孔。上述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其中所述右爪段分别包括了左固定端部、焊接于所述左固定端部右端的外方管、右固定端部以及焊接于所述右固定端部左端的内方管,并且所述外方管滑动套设于所述内方管的外部;在所述外方管和内方管上还分别均匀开设有多个外管孔和内管孔,相邻两个外管孔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内管孔之间的间距,并且所述外方管的外管孔与所述内方管的内管孔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进行位置固定。上述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其中在所述支座的后端还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限位杆。上述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其中所述左爪段与右爪段之间为一体结构。上述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其中所述撞块采用偏心轮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能够有效避免纵移车盘在升降框架上停靠到位后再在升降框架上自行移动或者从升降框架上滑落,从而大大保证了纵移车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在实施例一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止动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止动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升降止动器的止动爪在实施例二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支座1,轴座2,销轴3,止动爪4,左爪段401,右爪段402,左固定端部4001,外方管4002,右固定端部4003,内方管4004,外管孔4005,内管孔4006,固定螺栓4007,撞块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其分别包括了支座1和固定设于支座1上的轴座2,在轴座2上安装有销轴3,且销轴3与轴座2之间通过圆柱销进行位置固定,同时在销轴3上还安装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止动爪4;止动爪4分为位于销轴3左方的左爪段401和位于销轴3右方的右爪段402,在右爪段402的右端还设有撞块5,并且撞块5与右爪段402之间为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同时在支座1上还开设有多个支座固定孔。进一步地,对于上述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其中左爪段401与右爪段402之间为一体结构,并且撞块5采用偏心轮结构。进一步地,对于上述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其中在支座1的后端还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限位杆7。在上述结构下,该升降止动器的支座1可固定安装于升降框架的边梁体上,并且根据不同的需要,可灵活选择和确定升降止动器在升降框架上的安装位置,以更好地满足现场使用要求。该升降止动器的具体工作原理为:1)当升降框架携纵移车盘从高处开始下降时,起初在止动爪4的右爪段402以及撞块5的自重作用下,止动爪4处于正如图1中所示的自然位置状态(这也是止动爪4的初始位置),此时向上翘起的止动爪4的左爪段401便可以对纵移车盘的车轮进行阻挡,使其不能够在升降框架上自行移动或者从升降框架上滑落,这大大保证了纵移车盘在下降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升降框架将要下降到地面时,安装于升降框架上的升降止动器的撞块5会先于升降框架而先接触到地面,随着升降框架的继续下降,止动爪4便会逆时针转动,并使得其左爪段401从上翘状态下降到纵移车盘的车轮下位置,此时,止动爪4的左爪段401便不再对纵移车盘产生阻挡,纵移车盘就可以从后排车位位置移动至前排车位位置,以进行装车或者卸车。当纵移车盘装车或者卸车完成后,纵移车盘便可再原路退回到升降框架上。2)当升降框架携纵移车盘从地面位置上升时,撞块5离开地面,止动爪4的右爪段402以及撞块5基于自重重新开始垂下,止动爪4顺时针转动,其左爪段401重新恢复上翘状态,即整个止动爪4又恢复至图1所示的初始位置。这样,向上翘起的止动爪4的左爪段401便又可以对纵移车盘的车轮进行阻挡,这大大保证了纵移车盘在上升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结构基础上,对于上述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如图4所示,其中右爪段402分别包括了左固定端部4001、焊接于左固定端部4001右端的外方管4002、右固定端部4003以及焊接于右固定端部4003左端的内方管4004,并且外方管4002滑动套设于内方管4004的外部;在外方管4002和内方管4004上还分别均匀开设有多个外管孔4005和内管孔4006,相邻两个外管孔4005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内管孔4006之间的间距,并且外方管4002的外管孔4005与内方管4004的内管孔4006之间通过固定螺栓4007进行位置固定。在上述结构下,通过滑动调节外方管4002和内方管4004之间的相对位置,然后再用固定螺栓4007对外方管4002和内方管4004之间进行位置固定,这样便实现了可对止动爪4的右爪段402部分的长度进行灵活的调节,这进一步方便了该升降止动器在安装时的现场调节或者调试,从而有效扩展了该升降止动器的适用范围。综上所述,本技术能够有效避免纵移车盘在升降框架上停靠到位后再在升降框架上自行移动或者从升降框架上滑落,从而大大保证了纵移车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分别包括了支座和固定设于所述支座上的轴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座上安装有销轴,且所述销轴与所述轴座之间通过圆柱销进行位置固定,同时在所述销轴上还安装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止动爪;/n所述止动爪分为位于所述销轴左方的左爪段和位于所述销轴右方的右爪段,在所述右爪段的右端还设有撞块,并且所述撞块与所述右爪段之间为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同时在所述支座上还开设有多个支座固定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分别包括了支座和固定设于所述支座上的轴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座上安装有销轴,且所述销轴与所述轴座之间通过圆柱销进行位置固定,同时在所述销轴上还安装有与其转动配合的止动爪;
所述止动爪分为位于所述销轴左方的左爪段和位于所述销轴右方的右爪段,在所述右爪段的右端还设有撞块,并且所述撞块与所述右爪段之间为焊接或者螺栓连接,同时在所述支座上还开设有多个支座固定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车库用升降止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爪段分别包括了左固定端部、焊接于所述左固定端部右端的外方管、右固定端部以及焊接于所述右固定端部左端的内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春花窦玲娣吕艳娜孙国林王红亮马双杰王良王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继威尔停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