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装饰吊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53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装饰吊顶,包括吊顶模块、装饰板错位搭接模块和装饰板平连接模块,所述吊顶模块包括平行于水平面的吊顶板以及将吊顶板固定在天花板下方的吊顶扣件,所述吊顶板的两侧分别与装饰板平连接模块和装饰板错位搭接模块连接,吊顶板的下表面为装饰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吊顶模块、装饰板错位搭接模块和装饰板平连接模块组合起来,成型一种新型的集成装饰吊顶,以使吊顶结构多元化,且更加立体,提升吊顶的美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装饰吊顶
本技术涉及集成装饰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装饰吊顶。
技术介绍
集成装饰能为消费者提供节约装修时间和成本、节约材料和资源、全环保的一体化家居全方位服务的模式。集成装饰根据空间布局主要分为吊顶、墙面装饰、地板装饰以及家具。吊顶是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简单的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饰,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吊顶主要是将具有一定功能或者外观或者上述两者结合的板材吊挂在天花板上。根据装饰板的材料不同,分类也不相同。吊顶装修材料主要有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石膏板吊顶、矿棉板吊顶、夹板吊顶、异形长条铝扣板吊顶、方形镀漆铝扣板吊顶、彩绘玻璃吊顶、铝蜂窝穿孔吸音板吊顶、全房复式吊顶等。现有的板状吊顶机构中,吊顶板通过吊顶扣件直接悬挂在天花板下方。吊顶扣件主要是通过配合块以及槽体结构进行配合,实现吊顶板和天花板的连接。在实际安装时,有时候配合块与槽体配合间隙大,其配合过于松动,会导致吊顶板安装不稳,从而会上下、左右晃动,致使吊顶的稳固定性低、整体性差;而为了消除其配合间隙、提高吊顶板的安装紧固性,又会导致配合块卡死在槽体中,增加后续拆卸麻烦,无法对其重复利用,无法做到环保装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集成装饰吊顶,解决了解决了现有的吊顶板所采用的吊顶扣件内部配合不合理,会导致吊顶板晃动、稳固性差或者不便于后期维护拆卸的技术问题。同时,本技术将新设计的装饰板错位搭接模块以及装饰平板平接模块集成到吊顶中,形成一种更立体、更美观的集成式吊顶。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成装饰吊顶,包括吊顶模块、装饰板错位搭接模块和装饰板平连接模块,所述吊顶模块包括平行于水平面的吊顶板以及将吊顶板固定在天花板下方的吊顶扣件,所述吊顶板的两侧分别与装饰板平连接模块和装饰板错位搭接模块连接,吊顶板的下表面为装饰面;所述吊顶扣件包括卡接板以及固定在吊顶板上表面上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上凸成条板,所述条板有两个,分别为左条板和右条板,所述左条板和右条板的彼此相对面以及定位板上位于左条板和右条板之间的部位组成一个开口尺寸小于槽底尺寸的安装通槽;所述卡接板包括水平板B以及垂直固定在水平板B上表面的竖直板B,转动卡接板使水平板B的一端向下倾斜,能将卡接板插入安装通槽中,接着反向转动卡接板使水平板B平行于定位板,能使水平板B靠近右条板的一端与右条板接触,水平板B的另一端或竖直板B远离右条板的一端与左条板接触;左条板以及右条板上与卡接板接触部位之间的且平行于定位板的间距为L1;卡接板上与右条板接触部位以及与左条板接触部位之间的且平行于定位板的间距为L2;所述L1小于L2。进一步地,所述条板的横截面为L形,且左条板和右条板互相对称地设置在定位板上,左条板的竖直板A和右条板的竖直板A均与定位板连接成一体,左条板的水平板A的末端和右条板的水平板A的末端彼此相对;竖直板B位于水平板B上方且靠近左条板的一侧,转动卡接板,使水平板B上远离竖直板B的一端向下倾斜,能将水平板B插入竖直板A之间、竖直板B插入水平板A之间;接着反向转动卡接板使水平板B平行于定位板,能使水平板B上远离竖直板B的末端与右条板的竖直板A内壁接触、竖直板B上靠近左条板的一侧与左条板的水平板A的末端接触;所述L1为右条板的竖直板A内壁与左条板的水平板A的末端端面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L2为水平板B上远离竖直板B的末端端面距离竖直板B上与左条板的水平板A接触的板面的直线距离。进一步地,所述装饰板错位搭接模块包括平行于水平面的搭接装饰板和搭接弹片,所述搭接装饰板的下表面为装饰面,且搭接装饰板有两个,分别为左板和右板,所述左板和右板沿一直线A排列,且左板的一侧和右板的一侧错位搭接,左板位于右板靠近天花板的一侧;所述搭接弹片的一侧与右板朝向天花板的一侧连接,其另一侧弯曲并与右板之间形成插口,左板上用于搭接的端部插入插口中,并与插口的底部接触;所述右板上远离左板的一侧与吊顶板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左板上两个平行于直线A的侧边均设置有角线组件,所述角线组件包括外角线和内角线,所述外角线和内角线均为L形,外角线包括互相垂直连接的第一板A和第二板A,所述内角线位于第一板A和第二板A之间,其包括互相垂直连接的第一板B、第二板B,且第一板B、第二板B的外侧壁分别与第一板A和第二板A的内侧壁接触;在所述第二板B远离第一板B的一端垂直连接有顶紧板,所述顶紧板和第一板B位于第二板B的同一侧;左板的两端分别各与一个角线组件中的第一板B的内侧壁接触,第二板B均位于左板的装饰面的一侧,顶紧板上远离第二板B的一端均与左板的装饰面接触;右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各插入一个角线组件的外角线的内侧,且第二板A与右板的装饰面接触。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板A上远离第二板A的一侧外凸成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为L形,其包括互相垂直连接的第二板C和第一板C,所述第二板C的末端与第一板A垂直连接,限位板和第二板A位于第一板A的同一侧,且第一板C位于第一板A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板B上远离第二板B的一端插入第一板A和第一板C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搭接弹片的一侧为与右板平行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右板连接,其另一侧先沿着垂直连接部的方向且向远外延伸形成接触部,接着向左板延伸形成侧板挡部,所述右板上与侧板挡部相对的部位与侧板挡部之间为插口,所述接触部为插口的底部。进一步地,在所述右板和吊顶板之间设置有出风口组件,所述出风口组件包括检修板,所述检修板的两侧各通过一个连接组件分别与右板以及吊顶板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件和卡接件,所述固定件的顶部上凸成公头,所述卡接件位于检修板上方,且其一侧与检修板连接,其另一侧弯曲成母口,且母口的开口端向下,所述公头插入母口中;位于检修板和吊顶板之间的固定件与吊顶板连接;位于检修板和右板之间的固定件与吊顶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装饰板平连接模块包括多个依次并列设置的平接装饰板,相邻两个平装装饰板插接连接,且位于靠近吊顶板一侧的装饰板与吊顶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吊顶模块右两个,其吊顶板拼组成L形板面,且两个吊顶板通过L型角码互相连接,所述装饰板平连接模块位于两个吊顶模块之间,所述装饰板错位搭接模块与其中一个吊顶模块远离装饰板平连接模块的一侧连接。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一种集成装饰吊顶,将吊顶扣件中定位板和卡接板先滑动配合,采用滑动配合便于灵活调整其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卡接板定位到合适的位置上;接着将卡接板滑动到位后,再通过简单的旋转动作即可实现定位板和卡接板的紧密配合或者说过盈配合,以使其吊顶扣件内部的紧固,消除了处于吊顶状态的定位板和卡接板的配合间隙,保证了定位板和卡接板之间的同步性,继而保证了被吊顶扣件吊挂在天花板下方的稳定性;2.本技术一种集成装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装饰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顶模块、装饰板错位搭接模块和装饰板平连接模块,所述吊顶模块包括平行于水平面的吊顶板(8)以及将吊顶板(8)固定在天花板下方的吊顶扣件,所述吊顶板(8)的两侧分别与装饰板平连接模块和装饰板错位搭接模块连接,吊顶板(8)的下表面为装饰面;/n所述吊顶扣件包括卡接板(2)以及固定在吊顶板(8)上表面上的定位板(1),所述定位板(1)的上表面上凸成条板,所述条板有两个,分别为左条板(101)和右条板(102),所述左条板(101)和右条板(102)的彼此相对面以及定位板(1)上位于左条板(101)和右条板(102)之间的部位组成一个开口尺寸小于槽底尺寸的安装通槽(103);/n所述卡接板(2)包括水平板B(201)以及垂直固定在水平板B(201)上表面的竖直板B(202),转动卡接板(2)使水平板B(201)的一端向下倾斜,能将卡接板(2)插入安装通槽(103)中,接着反向转动卡接板(2)使水平板B平行于定位板(1),能使水平板B(201)靠近右条板(102)的一端与右条板(102)接触,水平板B(201)的另一端或竖直板B远离右条板(102)的一端与左条板(101)接触;/n左条板(101)以及右条板(102)上与卡接板(2)接触部位之间的且平行于定位板(1)的间距为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装饰吊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吊顶模块、装饰板错位搭接模块和装饰板平连接模块,所述吊顶模块包括平行于水平面的吊顶板(8)以及将吊顶板(8)固定在天花板下方的吊顶扣件,所述吊顶板(8)的两侧分别与装饰板平连接模块和装饰板错位搭接模块连接,吊顶板(8)的下表面为装饰面;
所述吊顶扣件包括卡接板(2)以及固定在吊顶板(8)上表面上的定位板(1),所述定位板(1)的上表面上凸成条板,所述条板有两个,分别为左条板(101)和右条板(102),所述左条板(101)和右条板(102)的彼此相对面以及定位板(1)上位于左条板(101)和右条板(102)之间的部位组成一个开口尺寸小于槽底尺寸的安装通槽(103);
所述卡接板(2)包括水平板B(201)以及垂直固定在水平板B(201)上表面的竖直板B(202),转动卡接板(2)使水平板B(201)的一端向下倾斜,能将卡接板(2)插入安装通槽(103)中,接着反向转动卡接板(2)使水平板B平行于定位板(1),能使水平板B(201)靠近右条板(102)的一端与右条板(102)接触,水平板B(201)的另一端或竖直板B远离右条板(102)的一端与左条板(101)接触;
左条板(101)以及右条板(102)上与卡接板(2)接触部位之间的且平行于定位板(1)的间距为L1;卡接板(2)上与右条板(102)接触部位以及与左条板(101)接触部位之间的且平行于定位板(1)的间距为L2;所述L1小于L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装饰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条板的横截面为L形,且左条板(101)和右条板(102)互相对称地设置在定位板(1)上,左条板(101)的竖直板A和右条板(102)的竖直板A均与定位板(1)连接成一体,左条板(101)的水平板A的末端和右条板(102)的水平板A的末端彼此相对;
竖直板B(202)位于水平板B(201)上方且靠近左条板(101)的一侧,转动卡接板(2),使水平板B(201)上远离竖直板B(202)的一端向下倾斜,能将水平板B(201)插入竖直板A之间、竖直板B(202)插入水平板A之间;接着反向转动卡接板(2)使水平板B(201)平行于定位板(1),能使水平板B(201)上远离竖直板B(202)的末端与右条板(102)的竖直板A内壁接触、竖直板B(202)上靠近左条板(101)的一侧与左条板(101)的水平板A的末端接触;
所述L1为右条板(102)的竖直板A内壁与左条板(101)的水平板A的末端端面之间的直线距离;所述L2为水平板B上远离竖直板B(202)的末端端面距离竖直板B上与左条板(101)的水平板A接触的板面的直线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装饰吊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板错位搭接模块包括平行于水平面的搭接装饰板和搭接弹片(17),所述搭接装饰板的下表面为装饰面,且搭接装饰板有两个,分别为左板(14)和右板(15),所述左板(14)和右板(15)沿一直线A排列,且左板(14)的一侧和右板(15)的一侧错位搭接,左板(14)位于右板(15)靠近天花板的一侧;
所述搭接弹片(17)的一侧与右板(15)朝向天花板的一侧连接,其另一侧弯曲并与右板(15)之间形成插口(19),左板(14)上用于搭接的端部插入插口(19)中,并与插口(19)的底部接触;
所述右板(15)上远离左板(14)的一侧与吊顶板(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集成装饰吊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板(14)上两个平行于直线A的侧边均设置有角线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奉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劲启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