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喻江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铁路声屏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336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25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铁路声屏障,包括安装架、滑槽、抵板、放置板,滑槽嵌入式设置于安装架内壁左侧处和内壁右侧处,抵板活动连接于安装架内部前侧面、放置板活动连接于内部后侧面,当抵板受到外界力量冲击后,会使抵板和支撑杆向套管内部进行移动,并对第二弹簧进行挤压处理,这样可以对冲击力进行第一次减缓,同时当放置板受到冲击力后,会对放置板内部进行震动,由于减震胶垫设置在隔音板的两侧,所以可以对隔音板进行减震保护处理,并且由于滑块和滑槽的设置,当放置板受到冲击运动后,会带动滑块在滑槽内部进行移动,利用其摩擦力,可以对放置板运动的速度进行减速处理,从而减缓其冲击力的运动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铁路声屏障
本技术涉及铁路声屏障防撞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铁路声屏障。
技术介绍
声屏障,主要用于铁路、公路、高速公路、高架复合道路和其它噪声源的隔声降噪。分为纯隔声的反射型声屏障,和吸声与隔声相结合的复合型声屏障,后者是更为有效的隔声方法。指的是为减轻行车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而设置在铁路和公路侧旁的墙式构造物。隔音墙也称为声屏障。在声源和接收者之间插入一个设施,使声波传播有一个显著的附加衰减,从而减弱接收者所在的一定区域内的噪声影响,这样的设施就称为声屏障。分为交通隔音屏障、设备噪音衰减隔音屏障、工业厂界隔音屏障、公路和高速公路上是使用各类型声屏障最多的地方;现有的铁路声屏障虽然具有良好的隔音降噪效果,但是大多都不具备防撞功能,当铁路声屏障受到外界的冲击力后,其铁路声屏障会发生形变等情况,并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基于以上问题,需要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铁路声屏障,从而保障其铁路声屏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于在解决当铁路声屏障受到外界力量的冲击后,通过其装置,能够使声屏障具有防撞击功能,从而避免声屏障因冲击力而发生形变,最终提升其声屏障的使用寿命。(二)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铁路声屏障,包括安装架、滑槽、抵板、放置板,滑槽嵌入式设置于安装架内壁左侧处和内壁右侧处,抵板活动连接于安装架内部前侧面、放置板活动连接于内部后侧面;滑槽还包括有抵紧块、第一弹簧,抵紧块配套设置于滑槽内部后侧处,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槽内部后侧端面处,且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抵紧块的后侧端面处;抵板还包括有套管、第二弹簧、支撑杆,套管固定设置于放置板前侧端面处,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套管的底部端面处,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支撑杆的底部端面处,支撑杆活动连接于套管内部,且支撑杆的顶部端面固定连接于抵板的后侧端面处;放置板还包括有开口槽、凹槽、隔音板、减震胶垫、滑块,开口槽贯穿设置于放置板顶部端面处,凹槽嵌入式设置于开口槽内壁前侧处和内壁后侧处,隔音板卡接连接于凹槽内部,减震胶垫固定设置于隔音板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优选的:安装架为“匚”形状,且抵板和放置板的直径均小于安装架内壁直径。优选的:套管和支撑杆均为圆柱状结构,并且其套管和支撑杆相互契合,同时套管和支撑杆的数量为12—16个,都配套设置于抵板底部端面处。优选的:放置板为矩形状结构,并且放置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配套设置有套管和支撑杆。优选的:滑槽对称设置于安装架左侧内壁处和右侧内壁处,其数量为4个,同时抵紧块和滑块均与滑槽相互契合。优选的:开口槽为矩形状结构,并且开口槽的直径与减震胶垫的直径相互契合,同时其凹槽内壁与隔音板厚度相互匹配。优选的:隔音板的材料为阻尼材质。有益效果:1、这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铁路声屏障设置有抵板和套管,当抵板受到外界力量冲击后,会使抵板和支撑杆向套管内部进行移动,并对第二弹簧进行挤压处理,这样可以对冲击力进行第一次减缓,当冲击力过大后,会带动放置板进行运动,由于放置板后侧端面还配套设置有套管和支撑杆,因此可以对冲击力进行第二减缓,避免冲击力过大使放置板直接与安装架进行接触,从而使隔音板发生形变。2、这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铁路声屏障设置有滑块和减震胶垫,当放置板受到冲击力后,会对放置板内部进行震动,由于减震胶垫设置在隔音板的两侧,所以可以对隔音板进行减震保护处理,并且凹槽的设置,能够使隔音板嵌入凹槽内部,从而方便对其进行固定,避免因夹持不稳定从而使隔音板发生损坏等情况,同时由于滑块和滑槽的设置,当放置板受到冲击运动后,会带动滑块在滑槽内部进行移动,利用其摩擦力,可以对放置板运动的速度进行减速处理,这样能够对冲击力进行第三次减缓处理,当滑块在运动至一定距离后,会与抵紧块进行接触,并迫使第一弹簧进行压缩,从而避免滑块运动速度过快而直接冲撞安装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铁路声屏障侧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铁路声屏障俯视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铁路声屏障图2中A处俯视面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铁路声屏障图2中B处俯视面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铁路声屏障图2中C处俯视面放大示意图。图1-5中:1-安装架;2-滑槽;201-抵紧块;202-第一弹簧;3-抵板;301-套管;302-第二弹簧;303-支撑杆;4-放置板;401-开口槽;402-凹槽;403-隔音板;404-减震胶垫;405-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铁路声屏障,包括安装架1、滑槽2、抵板3、放置板4,所述滑槽2嵌入式设置于安装架1内壁左侧处和内壁右侧处,所述抵板3活动连接于安装架1内部前侧面、所述放置板4活动连接于内部后侧面,所述滑槽2还包括有抵紧块201、第一弹簧202,所述抵紧块201配套设置于滑槽2内部后侧处,所述第一弹簧20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槽2内部后侧端面处,且第一弹簧2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抵紧块201的后侧端面处;所述抵板3还包括有套管301、第二弹簧302、支撑杆303,所述套管301固定设置于放置板4前侧端面处,所述第二弹簧30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套管301的底部端面处,且第二弹簧30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支撑杆303的底部端面处,所述支撑杆303活动连接于套管301内部,且支撑杆303的顶部端面固定连接于抵板3的后侧端面处;所述放置板4还包括有开口槽401、凹槽402、隔音板403、减震胶垫404、滑块405,所述开口槽401贯穿设置于放置板4顶部端面处,所述凹槽402嵌入式设置于开口槽401内壁前侧处和内壁后侧处,所述隔音板403卡接连接于凹槽402内部,所述减震胶垫404固定设置于隔音板403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其中:安装架1为“匚”形状,且抵板3和放置板4的直径均小于安装架1内壁直径,通过其“匚”形状的设置,能够方便抵板3和放置板4的滑动,从而对其冲击力进行减震处理。其中:套管301和支撑杆303均为圆柱状结构,并且其套管301和支撑杆303相互契合,同时套管301和支撑杆303的数量为12—16个,都配套设置于抵板3底部端面处,通过套管301和支撑杆303的设置,当抵板3和放置板4受到冲击力后,其支撑杆303会向套管301内部进行移动,并对其第二弹簧302进行挤压,从而方便对其冲击力进行减震处理。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铁路声屏障,包括安装架(1)、滑槽(2)、抵板(3)、放置板(4),所述滑槽(2)嵌入式设置于安装架(1)内壁左侧处和内壁右侧处,所述抵板(3)活动连接于安装架(1)内部前侧面、所述放置板(4)活动连接于内部后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还包括有抵紧块(201)、第一弹簧(202),所述抵紧块(201)配套设置于滑槽(2)内部后侧处,所述第一弹簧(20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槽(2)内部后侧端面处,且第一弹簧(2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抵紧块(201)的后侧端面处;/n所述抵板(3)还包括有套管(301)、第二弹簧(302)、支撑杆(303),所述套管(301)固定设置于放置板(4)前侧端面处,所述第二弹簧(30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套管(301)的底部端面处,且第二弹簧(30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支撑杆(303)的底部端面处,所述支撑杆(303)活动连接于套管(301)内部,且支撑杆(303)的顶部端面固定连接于抵板(3)的后侧端面处;/n所述放置板(4)还包括有开口槽(401)、凹槽(402)、隔音板(403)、减震胶垫(404)、滑块(405),所述开口槽(401)贯穿设置于放置板(4)顶部端面处,所述凹槽(402)嵌入式设置于开口槽(401)内壁前侧处和内壁后侧处,所述隔音板(403)卡接连接于凹槽(402)内部,所述减震胶垫(404)固定设置于隔音板(403)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撞功能的铁路声屏障,包括安装架(1)、滑槽(2)、抵板(3)、放置板(4),所述滑槽(2)嵌入式设置于安装架(1)内壁左侧处和内壁右侧处,所述抵板(3)活动连接于安装架(1)内部前侧面、所述放置板(4)活动连接于内部后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2)还包括有抵紧块(201)、第一弹簧(202),所述抵紧块(201)配套设置于滑槽(2)内部后侧处,所述第一弹簧(20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滑槽(2)内部后侧端面处,且第一弹簧(20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抵紧块(201)的后侧端面处;
所述抵板(3)还包括有套管(301)、第二弹簧(302)、支撑杆(303),所述套管(301)固定设置于放置板(4)前侧端面处,所述第二弹簧(30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套管(301)的底部端面处,且第二弹簧(30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支撑杆(303)的底部端面处,所述支撑杆(303)活动连接于套管(301)内部,且支撑杆(303)的顶部端面固定连接于抵板(3)的后侧端面处;
所述放置板(4)还包括有开口槽(401)、凹槽(402)、隔音板(403)、减震胶垫(404)、滑块(405),所述开口槽(401)贯穿设置于放置板(4)顶部端面处,所述凹槽(402)嵌入式设置于开口槽(401)内壁前侧处和内壁后侧处,所述隔音板(403)卡接连接于凹槽(402)内部,所述减震胶垫(404)固定设置于隔音板(403)的左侧端面处和右侧端面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江
申请(专利权)人:喻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