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族生态的培菌结构体,包括第一培养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培养区域相邻设置的第二培养区域,所述第一培养区域与第二培养区域均为有孔隙的海绵状结构,所述第一培养区域内的海绵状结构的孔隙大于所述第二培养区域内的海绵状结构的孔隙,所述第一培养区域与第二培养区域之间设置有将二者之间海绵状结构的孔隙隔断的间隔区或者间隔层;所述海绵状结构包括作为该海绵状结构支撑结构的骨架和附着于所述骨架以便菌体附着培养的填充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水族生态的培菌结构体用于水族微环境中,能够使水族微环境中存在的含氮废物快速、有效地分解成对鱼类无毒性的氮气而排出,提高水族微环境自净化能力、优化水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族生态的培菌结构体及其水族微生态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族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族生态的培菌结构体及其水族微生态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是技术中,对于观赏鱼类等水族养殖来说,其水池或水箱内的水多为循环使用,由于箱内鱼类排泄或者吃剩鱼食残渣会形成含氮废物,而这些含氮废物将会转变为氨或者铵根离子,而这些氨类物质对养殖的鱼类等具有毒性,这就要求能够在水族微生态环境中有相应的菌类或者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氨类物质转化成其他形式的含氮形式或者直接通过有效的循环排出水族微生态环境外。对于如何有效地使氨类物质转化成其他形式的含氮形式,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通过向水族微环境直接投放硝化菌类或者通过一定时间段的水体培养在水族微环境中形成适于硝化菌类生长的条件,从而有效地将氨类物质转化成硝酸根离子等对养殖鱼类危害不大的含氮形式。为此,现有技术中通常的方法是向水族微生态环境投放奇石、砂土、吸附滤料等方式以便相关硝化菌类的生长和附着。但是问题在于,虽然低浓度的硝酸根离子环境对养殖鱼类危害不大,但是如果养殖鱼类长期暴露在较高浓度的硝酸盐环境中,也会造成明显的伤害甚至死亡。有鉴于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让水族微环境中存在的含氮废物快速、有效地分解排出并不伤害水族微环境中所养殖的观赏性动植物,提高水族微环境自净化能力、优化水体环境是本领域技术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族生态的培菌结构体,将其设置为孔隙和密封度不同的第一培养区域第二培养区域,在相对开放的第一培养区域形成适合硝化菌类生长的有氧环境,而在孔隙更小且半密封的第二培养区域形成适合反硝化菌类生长的厌氧环境。将该培菌结构体用于水族微环境中,能够使水族微环境中存在的含氮废物快速、有效地分解成对鱼类无毒性的氮气而排出,提高水族微环境自净化能力、优化水体环境。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水族微生态系统,通过在培养容器的底部设置本技术的培菌结构体,能够使水族微环境中存在的含氮废物快速、有效地分解成对鱼类无毒性的氮气而排出,提高水族微环境自净化能力、优化水体环境。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族生态的培菌结构体,包括第一培养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培养区域相邻设置的第二培养区域,所述第一培养区域与第二培养区域均为有孔隙的海绵状结构,所述第一培养区域内的海绵状结构的孔隙大于所述第二培养区域内的海绵状结构的孔隙,所述第一培养区域与第二培养区域之间设置有将二者之间海绵状结构的孔隙隔断的间隔区或者间隔层;所述海绵状结构包括作为该海绵状结构支撑结构的骨架和附着于所述骨架以便菌体附着培养的填充层。优选地,所述第一培养区域的海绵状结构维持其孔隙连通形成开放式培菌环境;所述第二培养区域的海绵状结构中,填充层部分封堵海绵状结构的连通孔隙形成厌氧培菌环境。通过将用于水族生态的培菌结构体设置为孔隙和密封度不同的第一培养区域第二培养区域,在相对开放的第一培养区域形成适合硝化菌类生长的有氧环境,而在孔隙更小且半密封第二培养区域形成适合反硝化菌类生长的厌氧环境。将该培菌结构体用于水族微环境中,能够使水族微环境中存在的含氮废物快速、有效地分解成对鱼类无毒性的氮气而排出,提高水族微环境自净化能力、优化水体环境。优选地,所述骨架为包括合成树脂、天然纤维或者金属在内的常见海绵材料。优选地,所述填充层为陶土、高岭土或者废瓷残渣形成的陶瓷附着层。优选地,所述第一培养区域内的海绵状结构的孔隙的孔目介于10-60ppi。优选地,所述第二培养区域内的海绵状结构的孔隙的孔目介于80-150ppi。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水族微生态系统,包括容纳水族培养水体的容器,所述容器的底部设置有培菌层,所述培菌层由至少一个培菌结构体组成,当所述培菌层由两个以上的所述培菌结构体组成时,所述培菌结构体平行并排设置于所述容器的底部。优选地,所述培菌结构体的第二培养区域与所述容器的底部相接,所述培菌结构体的第一培养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培养区域的上方且与容器内的水族培养水体相接。优选地,当所述培菌层由两个以上的所述培菌结构体组成时,相邻设置的培菌结构体的第一培养区域与第一培养区域临接设置形成开放式的有氧培菌层,第二培养区域与第二培养区域临接设置形成厌氧培菌层。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方案至少包含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用于水族生态的培菌结构体,设置为孔隙和密封度不同的第一培养区域第二培养区域,在相对开放的第一培养区域形成适合硝化菌类生长的有氧环境,而在孔隙更小且半密封的第二培养区域形成适合反硝化菌类生长的厌氧环境。而本技术的水族微生态系统通过在培养容器的底部设置本技术的培菌结构体,当所述培菌层由两个以上的所述培菌结构体组成时,相邻设置的培菌结构体的第一培养区域与第一培养区域临接设置形成开放式的有氧培菌层,第二培养区域与第二培养区域临接设置形成厌氧培菌层,从而使水族微生态系统中能够同时稳定地利于硝化菌类和反硝化菌类的生长和附着,使水族微环境中存在的含氮废物快速、有效地分解成对鱼类无毒性的氮气而排出,有效地提高水族微环境自净化能力,避免水族微环境所培养的水生动植物受到伤害或者死亡;同时,显著地优化水体环境,减少换水次数或者降低循环用水的流速以节约用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用于水族生态的培菌结构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一的用于水族生态的培菌结构体中的海绵状结构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二的水族微生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族生态的培菌结构体10,包括第一培养区域11和与第一培养区域11相邻设置的第二培养区域12,第一培养区域11与第二培养区域12均为有孔隙132的海绵状结构13,第一培养区域11内的海绵状结构的孔隙大于第二培养区域12内的海绵状结构的孔隙,第一培养区域11与第二培养区域12之间设置有将二者之间海绵状结构的孔隙隔断的间隔区1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海绵状结构13包括作为该海绵状结构13支撑结构的骨架131和附着于骨架131以便菌体附着培养的填充层(图中未示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培养区域11的海绵状结构维持其孔隙连通形成开放式培菌环境;第二培养区域12的海绵状结构中,填充层部分封堵海绵状结构的连通孔隙形成厌氧培菌环境。通过将用于水族生态的培菌结构体设置为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族生态的培菌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培养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培养区域相邻设置的第二培养区域,所述第一培养区域与第二培养区域均为有孔隙的海绵状结构,所述第一培养区域内的海绵状结构的孔隙大于所述第二培养区域内的海绵状结构的孔隙,所述第一培养区域与第二培养区域之间设置有将二者之间海绵状结构的孔隙隔断的间隔区或者间隔层;所述海绵状结构包括作为该海绵状结构支撑结构的骨架和附着于所述骨架以便菌体附着培养的填充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族生态的培菌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培养区域和与所述第一培养区域相邻设置的第二培养区域,所述第一培养区域与第二培养区域均为有孔隙的海绵状结构,所述第一培养区域内的海绵状结构的孔隙大于所述第二培养区域内的海绵状结构的孔隙,所述第一培养区域与第二培养区域之间设置有将二者之间海绵状结构的孔隙隔断的间隔区或者间隔层;所述海绵状结构包括作为该海绵状结构支撑结构的骨架和附着于所述骨架以便菌体附着培养的填充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菌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区域的海绵状结构维持其孔隙连通形成开放式培菌环境;所述第二培养区域的海绵状结构中,填充层部分封堵海绵状结构的连通孔隙形成厌氧培菌环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菌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为包括合成树脂、天然纤维或者金属在内的常见海绵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菌结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层为陶土、高岭土或者废瓷残渣形成的陶瓷附着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菌结构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吴新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