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万宝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2987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包括底板、控制面板和车底座,所述底板顶部的两端设置有侧板,所述底板一侧通过铰接杆铰接有背板,所述底板远离背板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底板远离背板一侧的两端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一端的一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通过对延伸到楼内的承重板的两侧设置有顶动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使得与楼顶形成交叉顶起,给原本处在楼外的重心一个缓冲,使得重心转移的楼内,提高了该卸料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在卸料车上设置有限位板,通过限位板可钢管等的物料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建设规模也不断的扩大,在高层的结构施工中,需要将施工楼层的物料、钢管等通过吊机升到正在施工的楼层外,这些材料在楼内无法实现运输,所以需要一种施工卸料方便安全的装置;现有的建筑施工卸料装置存在安全风险较高,当处在高层进行卸料时,现有的卸料装置防护措施设置不到位,直接通过两块钢板连接至楼内,实际装满物料的装置的重心还是处于楼层的外部,这样就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同时在物料较重卸料时也极为的不便,不能对不同的物料进行固定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包括底板、控制面板和车底座,所述底板顶部的两端设置有侧板,所述底板一侧通过铰接杆铰接有背板,所述底板远离背板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蓄电池,所述底板远离背板一侧的两端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一端的一侧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上铰接有第二气压缸,所述第二气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柱,所述承重板一端远离滑轨的一侧通过铰接座铰接有第一气压缸,且第一气压缸与第二气压缸相交叉通过铰接杆铰接,所述第一气压缸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柱,所述承重板一端靠近滑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气压缸,且第三气压缸的输出端与滑轨上的滑块相连接,所述车底座顶部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车底座顶部的两端通过铰接杆铰接有车侧板,所述车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控制面板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气压缸、第二气压缸和第三气压缸电连接,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气压缸、第二气压缸和第三气压缸电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板表面呈半弧形结构。优选的,所述车底座底部的两端设置有四组车轮。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远离第一气压缸和第二气压缸的一端设置有承重块,且承重块上设置有橡胶防滑纹。优选的,所述车侧板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卡扣,所述固定板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卡槽,所述车侧板和固定板通过卡扣和卡槽相互配合固定。优选的,所述侧板一端靠近背板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卡扣,所述背板一端两侧的顶部设置有卡槽,所述背板通过卡扣和卡槽相互配合与侧板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建筑施工卸料装置通过对延伸到楼内的承重板的两侧设置有顶动装置,通过该装置可使得与楼顶形成交叉顶起,给原本处在楼外的重心一个缓冲,使得重心转移的楼内,提高了该卸料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通过在卸料车上设置有限位板,通过限位板可钢管等的物料进行固定,使得在高空运输的过程中提高稳定,不易晃动,提升了该装置的功能性,同时卸料车的两侧通过铰接固定,在装料卸料,都更快更方便提升其工作效率,该装置简单实用,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二。图中:1、底板;2、背板;3、侧板;4、蓄电池;5、承重板;6、控制面板;7、第一气压缸;8、第二气压缸;9、第一支撑柱;10、第二支撑柱;11、车底座;12、固定板;13、限位板;14、第三气压缸;15、滑轨;16、车侧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包括底板1、控制面板6和车底座11,底板1顶部的两端设置有侧板3,底板1一侧通过铰接杆铰接有背板2,底板1远离背板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蓄电池4,底板1远离背板2一侧的两端设置有承重板5,承重板5一端的一侧设置有滑轨15,便于滑动,滑轨15上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上铰接有第二气压缸8,该第二气压缸的使用型号为CDUK0-100,第二气压缸8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柱10,承重板5一端远离滑轨15的一侧通过铰接座铰接有第一气压缸7,该第一气压缸的使用型号为CDUK0-100,且第一气压缸7与第二气压缸8相交叉通过铰接杆铰接,第一气压缸7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柱9,起到支撑的作用,承重板5一端靠近滑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气压缸14,该第三气压缸的使用型号为JSU32,且第三气压缸14的输出端与滑轨15上的滑块相连接,车底座11顶部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12,车底座11顶部的两端通过铰接杆铰接有车侧板16,车底座1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13,控制面板6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气压缸7、第二气压缸8和第三气压缸14电连接,蓄电池4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气压缸7、第二气压缸8和第三气压缸14电连接。在本实施中,限位板13表面呈半弧形结构,起到限位的作用,车底座11底部的两端设置有四组车轮,便于移动,第一支撑柱9和第二支撑柱10远离第一气压缸7和第二气压缸8的一端设置有承重块,且承重块上设置有橡胶防滑纹,增大其摩擦力,车侧板16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卡扣,固定板12一端的两侧设置有卡槽,车侧板16和固定板12通过卡扣和卡槽相互配合固定,侧板3一端靠近背板2一侧的顶部设置有卡扣,背板2一端两侧的顶部设置有卡槽,背板2通过卡扣和卡槽相互配合与侧板3固定。工作原理:该装置用电部件皆由蓄电池4进行供电,先打开卡扣使得背板2和侧板3上的卡扣卡槽取消固定,放下背板2然后通过万向轮推出卸料车,在打开卡扣,使得固定板12和车侧板16上的卡扣和卡槽取消固定后放下车侧板16,随后往限位板13上装物料,通过限位板13表面的半弧形结构在放钢管物料时不容易滑动,有利于卡和固定,当物料装完后,通过固定板12和车侧板16上的卡扣与卡槽相互配合固定后,通过万向轮将卸料车推到底板1上,在通过背板2和侧板3上的卡扣与卡槽相互配合,使得背板2和侧板3相固定,随后通过吊机将整个装置移动到需要的楼层后,将承重板5伸入到楼层内,随后通过控制面板6启动第三气压缸14,使得第三气压缸14的输出端推动滑轨15上的滑块,使得铰接在滑块上的第二气压缸8进行移动,从而带动与第二气压缸8相铰接的第一支撑柱9进行移动,使得第一气压缸7与第二气压缸8的夹角越来越小,随后通过控制面板6启动第一气压缸7和第二气压缸8,使得第一气压缸7和第二气压缸8推动第一支撑柱9和第二支撑柱10向上对楼顶进行支撑,使得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增加,之后将卸料车从底板1经过承重板5拉到楼内进行卸料处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包括底板(1)、控制面板(6)和车底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端设置有侧板(3),所述底板(1)一侧通过铰接杆铰接有背板(2),所述底板(1)远离背板(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蓄电池(4),所述底板(1)远离背板(2)一侧的两端设置有承重板(5),所述承重板(5)一端的一侧设置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上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上铰接有第二气压缸(8),所述第二气压缸(8)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柱(10),所述承重板(5)一端远离滑轨(15)的一侧通过铰接座铰接有第一气压缸(7),且第一气压缸(7)与第二气压缸(8)相交叉通过铰接杆铰接,所述第一气压缸(7)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柱(9),所述承重板(5)一端靠近滑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气压缸(14),且第三气压缸(14)的输出端与滑轨(15)上的滑块相连接,所述车底座(11)顶部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车底座(11)顶部的两端通过铰接杆铰接有车侧板(16),所述车底座(1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13),所述控制面板(6)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气压缸(7)、第二气压缸(8)和第三气压缸(14)电连接,所述蓄电池(4)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气压缸(7)、第二气压缸(8)和第三气压缸(14)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卸料装置,包括底板(1)、控制面板(6)和车底座(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的两端设置有侧板(3),所述底板(1)一侧通过铰接杆铰接有背板(2),所述底板(1)远离背板(2)一侧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蓄电池(4),所述底板(1)远离背板(2)一侧的两端设置有承重板(5),所述承重板(5)一端的一侧设置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上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上铰接有第二气压缸(8),所述第二气压缸(8)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柱(10),所述承重板(5)一端远离滑轨(15)的一侧通过铰接座铰接有第一气压缸(7),且第一气压缸(7)与第二气压缸(8)相交叉通过铰接杆铰接,所述第一气压缸(7)的输出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柱(9),所述承重板(5)一端靠近滑轨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气压缸(14),且第三气压缸(14)的输出端与滑轨(15)上的滑块相连接,所述车底座(11)顶部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车底座(11)顶部的两端通过铰接杆铰接有车侧板(16),所述车底座(11)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13),所述控制面板(6)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气压缸(7)、第二气压缸(8)和第三气压缸(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敬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张万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