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回收的防臭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95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回收的防臭垃圾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一侧的立柱,安装在立柱上的桶圈,与桶圈匹配的桶圈环盖,桶盖及垃圾袋。桶圈中间具有供垃圾通过的垃圾投入口,桶圈环盖中间具有与垃圾投入口对应的通孔;垃圾袋的上端穿过桶圈并从桶圈的上表面向外翻;桶圈环盖盖合在桶圈上并通过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同时压紧垃圾袋的上端;桶盖与桶圈可旋转开合设置,桶盖的内底面上设置突出部,桶圈的底部环形均布若干个弹片,弹片的首端与桶圈的底部固定相连,末端向所述垃圾投入口的中部延伸并将垃圾袋的上端夹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垃圾桶,可有效实现餐厨垃圾中固体垃圾的投放和防止臭味的散发,且无桶壁,成本低,干净卫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回收的防臭垃圾桶
本技术属于垃圾桶
,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回收的防臭垃圾桶。
技术介绍
餐馆、食堂等场所是产生餐厨垃圾的主要地方。目前,餐厨垃圾中固体垃圾和油水混在一起投放回收,其中油水的比例占到60-70%。餐厨垃圾回收并再利用的企业在回收餐厨垃圾后,需要先进行油水分离再进行后续的处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未分类的餐厨垃圾中,易腐烂的固体物质与油水混合在一起,使得油都更容易腐烂,影响后续分离出的油相的质量,最终影响以餐厨垃圾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生物柴油的质量。同时,固体物质也更易腐烂,易产生臭味,十分影响环境卫生。另外,现有的垃圾桶,通常具有桶壁,且敞口。当装满一桶餐厨垃圾后,再将餐厨垃圾倒入回收垃圾车,然后垃圾桶循环使用。这样的垃圾桶的内壁粘附有大量的垃圾和细菌,十分不卫生,且清洗不便。且由于桶壁的限制,垃圾桶的容量有限,无分无法调节垃圾桶的容纳空间。为此,如果能在源头进行餐厨垃圾分类,并做防臭处理和卫生工作,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回收的防臭垃圾桶,以实现餐厨垃圾的防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回收的防臭垃圾桶,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立柱,安装在所述立柱上的桶圈,与所述桶圈匹配的桶圈环盖,桶盖及垃圾袋,其中:所述桶圈为环形结构,中间具有供垃圾通过的垃圾投入口,所述桶圈环盖为环形结构,中间具有与所述垃圾投入口对应的通孔;所述垃圾袋的上端穿过所述桶圈,并从所述桶圈的上表面向外翻;所述桶圈环盖盖合在所述桶圈上,并通过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同时压紧所述垃圾袋的上端;所述桶盖与所述桶圈可旋转开合设置,所述桶盖的内底面上设置有突出部,所述桶圈的底部环形均布若干个弹片,所述弹片的首端与所述桶圈的底部固定相连,末端向所述垃圾投入口的中部延伸,并将所述垃圾袋的上端夹紧,以防止臭味溢出。投放垃圾时,先打开所述桶盖,然后投垃圾,垃圾被所述弹片支撑;关盖时,所述突出部可伸入所述弹片之间,并将所述垃圾投放口打开,以将垃圾推入所述垃圾袋内。根据本技术,所述桶圈包括环形本体及连接部,所述桶圈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立柱连接固定;所述桶盖与所述连接部枢轴连接,以实现所述桶盖的可旋转开合。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可沿所述立柱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桶圈在所述立柱上的高度。根据本技术,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桶圈环盖的底部的环形凹槽,所述桶圈的上部具有嵌入部,所述嵌入部可嵌入所述环形凹槽内,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同时压紧所述垃圾袋的上端;或,所述连接结构为卡扣结构,所述桶圈环盖上设置卡扣或卡槽,所述桶圈上设置卡槽或卡扣,通过卡扣连接实现二者的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同时压紧所述垃圾袋的上端。优选地,所述桶盖的上表面安装有手柄。优选地,所述桶圈为圆环形结构;对应地,所述桶圈环盖为圆环形结构。优选地,所述弹片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用于餐厨垃圾回收的防臭垃圾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位于所述底座和所述垃圾袋的底部之间的底托,所述底托用于托住所述垃圾袋的底部,以防止垃圾袋破裂导致污水流出污染底座。优选地,所述底托的内部深度为所述底座的顶面到所述桶圈的底面之间的高度的1/4~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的用于餐厨垃圾回收的防臭垃圾桶,可有效实现餐厨垃圾中固体垃圾的投放。桶圈设置有桶盖,且桶盖上设置有突出部,突出部配合桶圈底部的弹片结构,可有效确保开盖时弹片将垃圾袋的上端封闭;关盖时垃圾被压入垃圾袋内,同时封闭垃圾袋的上端,因此可有效防止臭味的散发。(2)、本技术的用于餐厨垃圾回收的防臭垃圾桶,不具有限制垃圾袋及垃圾的外壳,因此,显著降低了垃圾桶的成本。同时,垃圾袋具有一定的柔性,由于不受到桶体外壳的限制,因此可在安装时适当留长垃圾袋的长度,垃圾袋内的垃圾可沿垃圾袋的径向向外适当扩散开,从而可适当提高垃圾装填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防臭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桶盖打开状态)。图2为本技术的防臭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桶盖关闭状态)。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桶圈和桶圈环盖盖合后的横截面图。其中:10-底座、20-立柱、30-桶圈、40-桶圈环盖、50-桶盖、60-垃圾袋、70-底托;31-垃圾投入口、32-弹片、33-环形本体、34-连接部、341-连接耳;41-环形凹槽;51-突出部、52-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或方法的例子。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回收的防臭垃圾桶,包括底座10,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一侧的立柱20,安装在所述立柱20上的桶圈30,与所述桶圈30匹配的桶圈环盖40,桶盖50及垃圾袋60,其中:所述桶圈30为环形结构,中间具有供垃圾通过的垃圾投入口31,所述桶圈环盖40为环形结构,中间具有与所述垃圾投入口对应的通孔;所述垃圾袋60的上端穿过所述桶圈30,并从所述桶圈30的上表面向外翻;所述桶圈环盖40盖合在所述桶圈30上,所述桶圈环盖40的底部具有环形凹槽41,所述桶圈30的上部具有嵌入部,所述嵌入部可嵌入所述环形凹槽41内,通过上述连接结构可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同时压紧所述垃圾袋60的上端;所述桶盖50与所述桶圈30可旋转开合设置,所述桶盖50的内底面上设置有突出部51,所述桶圈30的底部环形均布若干个弹片32,所述弹片32的首端与所述桶圈30的底部固定相连,末端向所述垃圾投入口的中部延伸,并将所述垃圾袋60的上端夹紧,以防止臭味溢出;所述桶圈30的底部与所述底座10之间通过3根支承杆70连接支撑。投放垃圾时,先打开所述桶盖50,然后投垃圾,垃圾被所述弹片32支撑;关盖时,所述突出部51可伸入所述弹片32之间,并将所述垃圾投放口31打开,以将垃圾推入所述垃圾袋60内。本技术的用于餐厨垃圾回收的防臭垃圾桶,可有效实现餐厨垃圾中固体垃圾的投放。桶圈30设置有桶盖50,且桶盖50上设置有突出部51,突出部51配合桶圈30底部的弹片结构,可有效确保开盖时弹片32将垃圾袋60的上端封闭;关盖时垃圾被压入垃圾袋60内,同时封闭垃圾袋的上端,因此可有效防止臭味的散发。本技术的用于餐厨垃圾回收的防臭垃圾桶,不具有限制垃圾袋及垃圾的外壳,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回收的防臭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立柱,安装在所述立柱上的桶圈,与所述桶圈匹配的桶圈环盖,桶盖及垃圾袋,其中:/n所述桶圈为环形结构,中间具有供垃圾通过的垃圾投入口,所述桶圈环盖为环形结构,中间具有与所述垃圾投入口对应的通孔;所述垃圾袋的上端穿过所述桶圈,并从所述桶圈的上表面向外翻;所述桶圈环盖盖合在所述桶圈上,并通过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同时压紧所述垃圾袋的上端;/n所述桶盖与所述桶圈可旋转开合设置,所述桶盖的内底面上设置有突出部,所述桶圈的底部环形均布若干个弹片,所述弹片的首端与所述桶圈的底部固定相连,末端向所述垃圾投入口的中部延伸,并将所述垃圾袋的上端夹紧以防止臭味溢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餐厨垃圾回收的防臭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一侧的立柱,安装在所述立柱上的桶圈,与所述桶圈匹配的桶圈环盖,桶盖及垃圾袋,其中:
所述桶圈为环形结构,中间具有供垃圾通过的垃圾投入口,所述桶圈环盖为环形结构,中间具有与所述垃圾投入口对应的通孔;所述垃圾袋的上端穿过所述桶圈,并从所述桶圈的上表面向外翻;所述桶圈环盖盖合在所述桶圈上,并通过连接结构实现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同时压紧所述垃圾袋的上端;
所述桶盖与所述桶圈可旋转开合设置,所述桶盖的内底面上设置有突出部,所述桶圈的底部环形均布若干个弹片,所述弹片的首端与所述桶圈的底部固定相连,末端向所述垃圾投入口的中部延伸,并将所述垃圾袋的上端夹紧以防止臭味溢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餐厨垃圾回收的防臭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圈包括环形本体及连接部,所述桶圈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立柱连接固定;所述桶盖与所述连接部枢轴连接,以实现所述桶盖的可旋转开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餐厨垃圾回收的防臭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可沿所述立柱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桶圈在所述立柱上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餐厨垃圾回收的防臭垃圾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斌张学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器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