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麦传亮专利>正文

可调整茶水液漏的茶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83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整茶水液漏的茶壶,包括茶壶本体与壶盖,于茶壶本体内部唇缘并位于相对把手处形成一孔,另于壶盖周边的环凸缘处亦形成有孔,当转动壶盖使两孔呈上、下相对时,位于茶壶本体内部的茶水则可被倒出,若将壶盖转动一适当角度后,而使两孔呈相互错开的状态后,则茶水不可被倒出,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小孩子因故乱玩弄冲泡有滚烫茶水的茶壶而被烫伤。(*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调整茶水液漏的茶壶。茶文化对于中国人而言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无论是为贫富贵贱的人,对于喜好饮茶的爱好皆为不可改变。然而,以一般传统式的茶壶而言,该茶壶主要是由一茶壶本体与一壶盖所组成,为了可使被冲泡完成的茶水可经由茶壶的壶嘴朝外流出,故于壶盖上必需于适当的位置处形成有孔,以便于以该孔的设置,当茶水被冲泡完成后,可使茶水因壶盖与大气压力相通,才可使茶水经由茶壶的壶嘴处朝外流出,但是,上述的空间结构型态下却具有如后的缺点因于壶盖上所设置的孔是位于壶盖上的适当位置处,该孔可供连通茶壶本体与壶盖外部间的空气,若是当大人们于茶壶内部冲泡滚烫的热水后而暂行离开冲泡的茶壶处时,当凡事皆相当好奇的小孩子前往把玩内部冲泡有滚烫茶水的茶壶时,或是将茶壶提起而乱倒时,则相当易使小孩子被烫伤而发生危险。因此,上述传统式茶壶有加以改良的必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茶水液漏的茶壶,在茶壶本体内部唇缘形成一孔,另于壶盖周边的环凸缘处亦形成有孔,当转动壶盖使两孔呈上、下相对时,位于茶壶本体内部的茶水则能被倒出,若将壶盖转动一适当角度而使两孔呈相互错开的状态后,则茶水不能被倒出,故可防止小孩子因乱玩茶壶而发生被烫伤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整茶水液漏的茶壶,包括茶壶本体与壶盖,其特征在于于茶壶本体内部唇缘并位于相对茶壶本体的把手处形成一孔;于壶盖周边的环凸缘处亦相应形成有孔,藉两孔的上、下对正相通,以控制茶水的流出与否。所述的可调整茶水液漏的茶壶,其特征在于于壶盖上方可设有一装饰物与孔的位置相对。所述的可调整茶水液漏的茶壶,其特征在于于壶盖上亦可具有一箭头与孔的位置相对。本技术具有如后的优点于茶壶本体10内部唇缘11并位于相对把手12处形成一孔13,另于壶盖20周边的环凸缘21处亦形成有孔22,当转动壶盖20使两孔13、22呈上、下相对时,位于茶壶本体10内部的茶水则可被倒出,若将壶盖20转动一适当角度后,而使两孔13、22呈相互错开的状态后,则茶水不能被倒出,故可防止小孩子因乱玩茶壶而发生被烫伤的情况。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平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平面及其动作图。图4为本技术的茶壶于倒茶时的正视实施例平面图。本技术为一种可调整茶水液漏的茶壶(如图1中所示),由此图中可看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本技术是由茶壶本体10与壶盖20所组成,于茶壶本体10内部唇缘11并位于相对把手12处形成一孔13;于壶盖20周边的环凸缘21处亦形成有孔22,且于壶盖20的上方设有一装饰物23,该装饰物23是可制成一种鱼的形状,鱼的尾巴24是可对准孔22的位置,亦即当将鱼的尾巴24与把手12相互对正时,即会使两孔22、13相互对正;或是亦可于壶盖20上成形有箭头,以便于以箭头与孔22相互对正;再如图2中所示,当转动壶盖20使两孔22、13呈上、下相对时,人们当拿取茶壶时而倒茶时,位于茶壶本体10内部的茶水则可被倒出至茶杯30中(如图4中所示),以供人们饮用之需。藉由上述结构的组合后而使用时,本技术若将壶盖20转动一适当角度后,而使两孔22、13呈相互错开的状态后,因大气压力无法进入茶壶本体10的内部,则位于茶壶本体10内部已被冲泡完成的茶水则不可被倒出,故本技术具有可防止小孩子因乱玩茶壶而发生被烫伤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茶水液漏的茶壶,包括茶壶本体与壶盖,其特征在于:于茶壶本体内部唇缘并位于相对茶壶本体的把手处形成一孔,于壶盖周边的环凸缘处亦相应形成有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茶水液漏的茶壶,包括茶壶本体与壶盖,其特征在于于茶壶本体内部唇缘并位于相对茶壶本体的把手处形成一孔,于壶盖周边的环凸缘处亦相应形成有孔。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传亮
申请(专利权)人:麦传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