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698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车门玻璃下降后出现振动和异响的问题。本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车门包括内板和外板,玻璃滑动设置在内板与外板之间,防水结构包括固定在外板上的外切水条和固定在内板上的内切水条,外切水条沿长度方向具有外下唇边,该外下唇边向上弯折并压靠在玻璃外侧面上,内切水条沿长度方向具有内下唇边,该内下唇边向上弯折并压靠在玻璃内侧面上,内下唇边上具有抵靠在内板上并对内下唇边进行支撑的加强部。本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能够避免玻璃下降状态下关门时出现振动和异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
,涉及一种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普及,也对其安静舒适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对汽车的感知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汽车的车门玻璃需要升降,其在玻璃内外两侧均设有切水条,以防止雨水进入车门,如专利文件(申请号:200820303883.3)公开的一种汽车车门玻璃内挡水条,包括密封条骨架基体以及设置在密封条骨架基体上的软质密封条,在软质密封条外表面包裹有绒毛层,通过在软质密封条外表面包裹的绒毛层,该绒毛层摩擦系数小,减少噪音,但是当玻璃下降时,玻璃上边沿失去了门框对它的定位,此时玻璃上部仅通过内外的切水条进行夹持,而上述专利文件中单个唇边对玻璃的支撑力度有限,且由于玻璃上边沿是一个斜边,当玻璃越往下降的时候内外切水条能夹持玻璃的长度越短,因此对玻璃的夹持能力越弱,此时在关闭车门时玻璃容易出现振动,进而出现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用以解决现有车门玻璃下降后出现振动和异响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车门包括内板和外板,玻璃滑动设置在内板与外板之间,所述防水结构包括固定在外板上的外切水条和固定在内板上的内切水条,所述外切水条沿长度方向具有外下唇边,该外下唇边向上弯折并压靠在玻璃外侧面上,所述内切水条沿长度方向具有内下唇边,该内下唇边向上弯折并压靠在玻璃内侧面上,所述内下唇边上具有抵靠在内板上并对内下唇边进行支撑的加强部。车门玻璃,尤其是前车门玻璃的上部通常向内稍微倾斜,当其下降时玻璃逐渐向内压紧内切水条,本申请的外切水条具有弯折的外下唇边,且外下唇边是向上弯折后压靠在玻璃外侧面上,因此随着玻璃的下降,外下唇边能够逐渐扩张,从而在于玻璃抵靠位置逐渐内移情况下始终压靠在玻璃外侧面上,而内下唇边上具有加强部,该加强部能够抵靠支撑在内板上,从而对内下唇边提供有力支撑,避免随着玻璃的逐渐压紧而出现内下唇边向下翻转的现象,即玻璃在下降后外下唇边和内下唇边能够始终压靠在玻璃的两侧面上,玻璃始终处于被夹紧的稳定状态,从而避免玻璃下降状态下关门时玻璃出现振动和异响。在上述的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中,所述加强部位于内下唇边的折角处,且加强部沿内下唇边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部的横截面呈矩形,且加强部的宽度和厚度均大于内下唇边的厚度。随着玻璃下降并逐渐压紧,玻璃与内下唇边之间的摩擦力逐渐变大,内下唇边存在被玻璃带着向下翻转的风险,而对折角处这一较为薄弱的区域设置加强部,其厚度和宽度均大于内下唇边的厚度,使得内下唇边自身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并结合与内板之间的抵靠支撑,使得内下唇边保持稳定。在上述的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中,所述内板向玻璃一侧弧形凸出形成支撑部,所述加强部远离玻璃的一端抵靠在支撑部上。内板向玻璃一侧凸出,因此对加强部产生朝向玻璃的支撑力,保证内下唇边的稳定性。在上述的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中,所述内下唇边位于加强部一侧部分高于加强部并压靠在玻璃内侧面上,内下唇边位于加强部另一侧部分高于加强部并贴合抵靠在支撑部上部的侧面上。内下唇边也部分贴靠在内板倾斜朝向玻璃的侧面上,因此能够对内下唇边产生朝向玻璃的支撑力,且该支撑力能够向上倾斜,从而避免内下唇边向下翻转。在上述的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中,所述内切水条内固定有内骨架,所述内骨架延伸至加强部内。内骨架对内切水条起到支撑作用,使得内切水条保持合适的姿态,其延伸至加强部上,能够对内下唇边的姿态起到保持作用,并保证加强部的位置精度,避免加强部在玻璃压紧力下出现移位而脱离支撑部,保证内下唇边的稳定性。在上述的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中,所述内切水条的横截面呈u型,且内切水条扣在内板上边沿,上述内下唇边位于内切水条靠近玻璃的一侧边沿处,所述内切水条远离玻璃的一侧边沿抵靠在内板侧面上。内切水条内侧的边沿抵靠在内板上,从而对内切水条产生朝外的支撑力,从而在玻璃下降而挤压内切水条时对内切水条起到支撑,保证其稳定性。在上述的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中,所述外下唇边的折角处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弱化槽,所述外下唇边位于弱化槽外侧部分弯折呈弧形且凸面压靠在玻璃外侧面上。弱化槽能够减少外下唇边对玻璃的压力,而外下唇边的折角处被弱化后,使得外下唇边具有更好的扩展性能,从而在玻璃升降过程中外下唇边始终与玻璃相压靠,避免玻璃出现振动和异响。在上述的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中,所述内下唇边低于外下唇边。玻璃的宽度通常是由下至上逐渐变小,即随着玻璃的下降,玻璃与内下唇边的接触长度逐渐变小,将内下唇边设置的较低,从而在玻璃下降后仍然保证玻璃与内下唇边的接触长度,进而保证内下唇边对玻璃的压靠,避免玻璃出现振动和异响。在上述的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中,所述外切水条上还沿长度方向具有外上唇边,该外上唇边位于外下唇边的上方,所述内切水条上还沿长度方向具有内上唇边,该内上唇边位于内下唇边的上方,所述外上唇边压靠在玻璃外侧面上,所述内上唇边压靠在玻璃内侧面上。即外切水条通过外上唇边和外下唇边与玻璃压靠,内切水条通过内上唇边和内下唇边与玻璃压靠,充分保证玻璃被稳定夹紧,避免出现振动和异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内下唇边上具有加强部,该加强部能够抵靠支撑在内板上,从而对内下唇边提供有力支撑,避免随着玻璃的逐渐压紧而出现内下唇边向下翻转的现象,而外下唇边具有较好的扩张性,即玻璃在下降后外下唇边和内下唇边能够始终压靠在玻璃的两侧面上,玻璃始终处于被夹紧的稳定状态,从而避免玻璃出现振动和异响。2、由于内骨架延伸至加强部上,能够对内下唇边的姿态起到保持作用,并保证加强部的位置精度,避免加强部在玻璃压紧力下出现移位而脱离支撑部,保证内下唇边的稳定性。3、由于外下唇边的折角处开设有弱化槽,能够减少外下唇边对玻璃的压力,而外下唇边的折角处被弱化后,使得外下唇边具有更好的扩展性能,从而在玻璃升降过程中外下唇边始终与玻璃相压靠,避免玻璃出现振动和异响。附图说明图1是汽车车门玻璃防水结构的结构剖视图。图中,1、内板;11、支撑部;2、外板;3、玻璃;4、外切水条;41、外上唇边;42、外下唇边;421、弱化槽;43、外骨架;5、内切水条;51、内上唇边;52、内下唇边;521、加强部;53、内骨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车门包括内板1和外板2,玻璃3滑动设置在内板1与外板2之间,防水结构包括外切水条4和内切水条5,外切水条4内具有外骨架43,内切水条5内具有内骨架53,在外骨架43和内骨架53的作用下外切水条4固定扣在外板2的上边沿,内切水条5固定扣在内板1的上边沿,外切水条4沿长度方向具有外上唇边41和外下唇边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车门包括内板(1)和外板(2),玻璃(3)滑动设置在内板(1)与外板(2)之间,所述防水结构包括固定在外板(2)上的外切水条(4)和固定在内板(1)上的内切水条(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切水条(4)沿长度方向具有外下唇边(42),该外下唇边(42)向上弯折并压靠在玻璃(3)外侧面上,所述内切水条(5)沿长度方向具有内下唇边(52),该内下唇边(52)向上弯折并压靠在玻璃(3)内侧面上,所述内下唇边(52)上具有抵靠在内板(1)上并对内下唇边(52)进行支撑的加强部(5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车门包括内板(1)和外板(2),玻璃(3)滑动设置在内板(1)与外板(2)之间,所述防水结构包括固定在外板(2)上的外切水条(4)和固定在内板(1)上的内切水条(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切水条(4)沿长度方向具有外下唇边(42),该外下唇边(42)向上弯折并压靠在玻璃(3)外侧面上,所述内切水条(5)沿长度方向具有内下唇边(52),该内下唇边(52)向上弯折并压靠在玻璃(3)内侧面上,所述内下唇边(52)上具有抵靠在内板(1)上并对内下唇边(52)进行支撑的加强部(5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521)位于内下唇边(52)的折角处,且加强部(521)沿内下唇边(52)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加强部(521)的横截面呈矩形,且加强部(521)的宽度和厚度均大于内下唇边(52)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1)向玻璃(3)一侧弧形凸出形成支撑部(11),所述加强部(521)远离玻璃(3)的一端抵靠在支撑部(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门玻璃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下唇边(52)位于加强部(521)一侧部分高于加强部(521)并压靠在玻璃(3)内侧面上,内下唇边(52)位于加强部(521)另一侧部分高于加强部(521)并贴合抵靠在支撑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中林张彬季绍锋熊晨承黄志刚周波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杭州吉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