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制轮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2680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制轮毂,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包括辐条、轮毂圈、轴盘,所述辐条与轮毂圈锻造一体成型,所述辐条设置有多个,每个辐条中设置有条形散热孔,多条所述辐条汇聚在轴盘,所述轴盘中央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四周设置有固定件通孔,所述轮毂圈两边边缘设置有曲槽,所述曲槽呈对称结构,所述轮毂圈一边边缘与辐条连接,所述轮毂圈上设置有充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新颖,实用省材,连接处采用弧形结构,方便清洗,多个散热孔在刹车时有效散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制轮毂
本技术涉及轮毂
,尤其涉及一种铝制轮毂。
技术介绍
轮毂是轮胎内廓轮钢通过立柱连接的轮芯旋转部分,即支撑轮胎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又叫轮圈、钢圈、轱辘、胎铃。轮毂根据直径、宽度、成型方式、材料不同种类繁多。市面上的轮毂结构复杂,密集的轮毂的确很美观,显得有档次,但很容易在洗车的时候被拒洗或是多收钱,因为它洗起来太麻烦,给人工清洗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制轮毂,根据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结构光滑的铝合金材质轮毂,与过去的铁铸轮毂相比,抗变形程度有了很大提高,重量大幅度减轻,车动力损失小,跑起来快,省油而且散热性好。连接处采用原画弧形结构,清洗方便快捷。本技术涉及一种铝制轮毂,包括轮毂本体,所述轮毂本体包括辐条、轮毂圈、轴盘,所述辐条与轮毂圈锻造一体成型,所述辐条设置有多个,每个辐条中设置有条形散热孔,多条所述辐条汇聚在轴盘,所述轴盘中央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四周设置有固定件通孔,所述轮毂圈两边边缘设置有曲槽,所述曲槽呈对称结构,所述轮毂圈一边边缘与辐条连接,所述轮毂圈上设置有充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实用省材,连接处采用弧形结构,方便清洗,多个散热孔在刹车时有效散热。进一步的,所述轮毂本体呈M形,所述轴盘位置低于与其相连的轮毂圈边缘。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结构轮廓清晰,密度均匀,表面光洁,既能达到高强度、轻量化,又能控制成本。进一步的,所述辐条设置有7条,所述辐条与辐条之间连接处采用圆角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7条辐条满足了轮毂正常工作,不易变形,还可以节省材料。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通孔中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固定件通孔与所述轴盘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螺钉将轮毂安装起来,可简单的将轴承套到轴盘上用螺钉固定。进一步的,所述轴盘背面的固定件通孔周围设置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为扇环形。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所述装配槽起到定位,方便拆卸的作用,工具可以从该处进行拆卸。进一步的,所述轮毂圈向内凹陷,所述轮毂圈与辐条相连一侧凹陷程度大于另一侧轮毂圈凹陷程度。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轮毂的各项参数都会影响到轮毂和车辆的使用,这样的设计使得轮毂更坚固稳定。进一步的,所述轮毂圈与辐条相连一侧边缘倾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25度。通过采用上述方案,25度角的设计有益于减缓受力,起到减震的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仰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轮毂本体;2-辐条;21-散热孔;3-轮毂圈;31-固定件通孔;32-充气孔;4-轴盘;41-轴孔;5-固定件通孔;51-装配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为了便于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为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且各个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本技术的实施例1参照图1、图2、图3、图4所示,包括轮毂本体1,所述轮毂本体1包括辐条2、轮毂圈3,所述辐条2汇总后连接到轴盘4上,所述轴盘4中央设置有轴孔41,所述轴孔41用于与汽车轴承相连。所述轴孔4四周设置有固定件通孔31,所述固定件通孔31背面设置有装配槽51,所述装配槽51方便安装及拆卸。所述辐条2设置有圆角矩形的散热孔21,所述散热孔21有效将刹车片摩擦产生的热量散去。所述轮毂圈3上的充气孔32,用于汽车内胎上的气孔穿入。本技术采用铝材质,与过去的铁铸轮毂相比,抗变形程度有了很大提高,重量大幅度减轻,车动力损失小,跑起来快,省油而且散热性好。本技术的连接处均采用光滑曲面设计,有助于清洁轮毂。当轮毂表面有难以清除的污渍时,要选用专业的清洗剂,减少对铝合金表面的伤害。轮毂本身就存在着一层金属保护膜,所以清洗时还要特别注意不要使用油漆光亮剂或其他研磨材料。在行车过程中也要小心,避免刮蹭给轮毂造成的“硬伤”,一旦有了划痕或变形,应该尽快对其进行修复和重新喷漆处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步骤如下:所述轮毂本体1的光滑弧面设计相比普通的轮毂来说,不易堆积灰尘,清洗方便。通过螺钉将轴盘4与轴承固定相连,结构稳定。所述轴承穿过轴孔41,所述装配槽51使其定位固定精准,所述7副辐条2有益于轮毂本体的强度,不易变形,M形的轮毂本体1有减震的效果,稳定坚固。所述辐条2中央的散热孔21可以减少材料,在刹车片摩擦产生热量后加速散热。所述固定件通孔5带有螺纹,通过螺钉起到固定作用。所述轮毂圈3边缘处向下凹陷的倾斜平面与水平面呈25度角,倾斜的平面起到稳固的前提下还能提供缓冲力,有效起到缓冲的作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制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本体(1),所述轮毂本体(1)包括辐条(2)、轮毂圈(3)、轴盘(4),所述辐条(2)与轮毂圈(3)锻造一体成型,所述辐条(2)设置有多个,每个辐条(2)中设置有条形散热孔(21),多条所述辐条(2)汇聚在轴盘(4),所述轴盘(4)中央设置有轴孔(41),所述轴孔(41)四周设置有固定件通孔(5),所述轮毂圈(3)两边边缘设置有曲槽(31),所述曲槽(31)呈对称结构,所述轮毂圈(3)一边边缘与辐条(2)连接,所述轮毂圈(3)上设置有充气孔(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制轮毂,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本体(1),所述轮毂本体(1)包括辐条(2)、轮毂圈(3)、轴盘(4),所述辐条(2)与轮毂圈(3)锻造一体成型,所述辐条(2)设置有多个,每个辐条(2)中设置有条形散热孔(21),多条所述辐条(2)汇聚在轴盘(4),所述轴盘(4)中央设置有轴孔(41),所述轴孔(41)四周设置有固定件通孔(5),所述轮毂圈(3)两边边缘设置有曲槽(31),所述曲槽(31)呈对称结构,所述轮毂圈(3)一边边缘与辐条(2)连接,所述轮毂圈(3)上设置有充气孔(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制轮毂,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本体(1)呈M形,所述轴盘(4)位置低于与其相连的轮毂圈(3)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制轮毂,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奥通铝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