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材料混合机用的搅拌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83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材料混合机用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驱动轴;用于控制驱动轴转动的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之间的驱动轴上且呈V型状的搅拌罐;搅拌罐内的驱动轴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刀,搅拌罐内的驱动轴的另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刀,搅拌罐的底部设有与搅拌罐的内腔连通的排出管,且排出管中设有用于控制排出管通道的阀门。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材料混合机用的搅拌机构除了利用驱动轴带动搅拌罐的转动来实现粉末混合外,还在驱动轴上设置有用于对粉末进行搅拌的第一搅拌刀和第二搅拌刀,使得粉末的混合效果好,有效保证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材料混合机用的搅拌机构
本技术涉及粉末混合
,具体为一种材料混合机用的搅拌机构。
技术介绍
粉末涂料由于其生态环保、优异的涂膜表观、低成本和低能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其中金属粉末涂料和仿金属闪光效果粉末涂料因能提供绚烂的点状闪光和多色效应以及突出的保护功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手机和仪器仪表等高档工业产品。因其优异的性能,此类粉末涂料市场获得了快速增长。而为了能够金属粉末涂料和仿金属闪光效果粉末涂料多彩绚丽外观的形成是通过加入金属颜料或仿金属颜料来实现的,目前市面上主要是使用材料混合机将这些混合粉末进行混合。然而,市面上的材料混合装置只通过搅拌机构单纯带动搅拌罐转动来实现粉末混合,没有其他任何操作,使得粉末的混合效果差,严重影响成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材料混合机用的搅拌机构,除了利用驱动轴带动搅拌罐的转动来实现粉末混合外,还在驱动轴上设置有用于对粉末进行搅拌的第一搅拌刀和第二搅拌刀,使得粉末的混合效果好,有效保证成品的质量。(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一种材料混合机用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之间的驱动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或所述第二支柱内且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轴转动的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之间的驱动轴上且呈V型状的搅拌罐,所述搅拌罐内的驱动轴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刀,所述搅拌罐内的驱动轴的另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刀,所述搅拌罐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搅拌罐的内腔连通的排出管,且所述排出管中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排出管通道的阀门。进一步的,所述搅拌罐包括第一收容臂和与所述第一收容臂呈V型状设置的第二收容臂,所述排出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臂和所述第二收容臂的连接处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臂的顶端,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臂的顶端,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的转动轴的末端设有处于所述第一收容臂内的第三搅拌刀,所述第二电机的转动轴的末端设有处于所述第二收容臂内的第四搅拌刀。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收容臂的外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片和与所述第二收容臂的外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片,所述驱动轴的另一侧间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收容臂的外壁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片和与所述第二收容臂的外壁固定连接的第四固定片。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收容热水的收容通道,其中所述驱动轴的一侧设有与所述收容通道连通的通口,且该通口中螺纹连接有密封塞。(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材料混合机用的搅拌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公开的材料混合机用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之间的驱动轴;设置在第一支柱或第二支柱内且用于控制驱动轴转动的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之间的驱动轴上且呈V型状的搅拌罐;搅拌罐内的驱动轴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刀,搅拌罐内的驱动轴的另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刀,搅拌罐的底部设有与搅拌罐的内腔连通的排出管,且排出管中设有用于控制排出管通道的阀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材料混合机用的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材料混合机用的搅拌机构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该材料混合机用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柱11和第二支柱12、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柱11和第二支柱12之间的驱动轴13、设置在第一支柱11或第二支柱12内且用于控制驱动轴13转动的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柱11和第二支柱12之间的驱动轴13上且呈V型状的搅拌罐14。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第一支柱11或第二支柱12内的第三电机能够带动驱动轴13转动,使得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柱11和第二支柱12之间的驱动轴13上的搅拌罐14转动,以使得搅拌罐14内的粉末转动以实现混合。在本实施例中,搅拌罐14内的驱动轴13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刀131,以通过多个第一搅拌刀131进一步对粉末进行搅拌。进一步的,搅拌罐14内的驱动轴13的另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刀132,以通过多个第二搅拌刀132进一步对粉末进行搅拌。应理解,本实施例通过在驱动轴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搅拌刀131和第二搅拌刀132,使得粉末的搅拌混合效果好。在本实施例中,搅拌罐14的底部设有与搅拌罐14的内腔连通的排出管141,且排出管141中设有用于控制排出管141通道的阀门142。在本实施例中,搅拌罐14包括第一收容臂143和与第一收容臂143呈V型状设置的第二收容臂144,其中排出管141设置在第一收容臂143和第二收容臂144的连接处的底部。应理解,第一收容臂143设有第一收容腔体,第二收容臂144设有第二收容腔体,其中第一收容腔体和第二收容腔体连通且呈V型状设置。另外,由于搅拌罐14是与驱动轴13固定连接的,因此为了使得搅拌轴14与驱动轴13的连接更加稳定,在本实施例中,驱动轴13的一侧间隔设置有与第一收容臂143的外壁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片133和与第二收容臂144的外壁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片134,且驱动轴13的另一侧间隔设置有与第一收容臂143的外壁固定连接的第三固定片135和与第二收容臂144的外壁固定连接的第四固定片136。应理解,搅拌罐14和驱动轴13之间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设置在第一收容臂143的顶端,第二电机设置在第二收容臂144的顶端,其中第一电机的转动轴的末端设有处于第一收容臂143内的第三搅拌刀,以通过第三搅拌刀进一步对第一收容臂143内的粉末进行搅拌,且第二电机的转动轴的末端设有处于第二收容臂144内的第四搅拌刀,以通过第四搅拌刀进一步对第二收容臂144内的粉末进行搅拌,使得粉末混合效果更佳。进一步的,驱动轴13的一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收容热水的收容通道130,以通过收容通道130内的热水对驱动轴13进行加热,使得粉末搅拌混合效果更佳。优选地,驱动轴13的一侧设有与收容通道130连通的通口,且该通口中螺纹连接有密封塞。具体地,驱动轴13的通口的内壁设有内螺纹,密封塞的外壁设有外螺纹,使得密封塞螺纹连接在通口中。应理解,本实施例主要通过人工为收容通道130添加热水。综上,本技术所公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材料混合机用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之间的驱动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或所述第二支柱内且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轴转动的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之间的驱动轴上且呈V型状的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内的驱动轴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刀,所述搅拌罐内的驱动轴的另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刀,所述搅拌罐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搅拌罐的内腔连通的排出管,且所述排出管中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排出管通道的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材料混合机用的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二电机、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之间的驱动轴、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或所述第二支柱内且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轴转动的第三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柱和所述第二支柱之间的驱动轴上且呈V型状的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内的驱动轴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搅拌刀,所述搅拌罐内的驱动轴的另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搅拌刀,所述搅拌罐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搅拌罐的内腔连通的排出管,且所述排出管中设有用于控制所述排出管通道的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包括第一收容臂和与所述第一收容臂呈V型状设置的第二收容臂,所述排出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臂和所述第二收容臂的连接处的底部。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铭剑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