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二次供水水箱的消毒剂稀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80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次供水水箱的消毒剂稀释装置,包括控制器、总稀释罐、分量稀释罐、进水组件和分次加液组件,所述总稀释罐通过分次加液组件与分量稀释罐相通,所述进水组件分别与总稀释罐和分量稀释罐连接,所述总稀释罐和分量稀释罐内均设置有水位开关,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进水组件、分次加液组件和水位开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能够将消毒原液稀释成设定浓度的可用消毒液,确保最终输出的次氯酸钠消毒液能够直接应用于水箱内自来水的消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二次供水水箱的消毒剂稀释装置
本技术涉及城市供水管网系统消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二次供水水箱的消毒剂稀释装置。
技术介绍
二次供水是指当民用与工业建筑生活饮用水对水压、水量的要求超过城镇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管网能力时,通过储存、加压等设施经管道供给用户或自用的供水方式。二次供水设施主要包括储水设备、加压设备和管线三部分。二次供水储水设备(以下简称水箱)作为城市供水管网系统的末端承担着保证自来水水质安全最后一道屏障的作用,自来水在水箱中会停留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水箱中的自来水会出现微生物指标超标或出现超标的可能,这时需要对水箱进行消毒处理。目前我国城市生活饮用水(俗称自来水)的消毒绝大多数都是采用含氯制剂消毒,次氯酸钠是含氯制剂的一种,目前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厂对源水的消毒,方法是通过次氯酸钠发生器产生次氯酸钠消毒液(称消毒原液),然后将产生的消毒原液直接与源水混合达到消毒的目的。然而现有的次氯酸钠发生器并不能直接应用于二次供水水箱的消毒,主要是因为次氯酸钠发生器产生的消毒原液的有效氯浓度过高,通常都不低于5000mg/L,而在国家标准GB-28233-2011《次氯酸钠发生器安全与卫生标准》第7条中明确要求“次氯酸钠消毒液用于生活饮用水消毒的允许使用浓度(以有效氯含量计)为2~4mg/L”,因此针对目前二次供水的现状,就需要设计一种能将消毒原液稀释成可用消毒液(浓度为2~4mg/L)的新技术,以便于次氯酸钠发生器生成的消毒原液能够用于水箱中自来水的消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二次供水水箱的消毒剂稀释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能够将消毒原液稀释成设定浓度的可用消毒液,确保最终输出的次氯酸钠消毒液能够直接应用于水箱内自来水的消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二次供水水箱的消毒剂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总稀释罐、分量稀释罐、进水组件和分次加液组件,所述总稀释罐通过分次加液组件与分量稀释罐相通,所述进水组件分别与总稀释罐和分量稀释罐连接,所述总稀释罐和分量稀释罐内均设置有水位开关,所述控制器分别与进水组件、分次加液组件和水位开关连接。所述总稀释罐用于将消毒原液稀释成稀释消毒液,所述分次加液组件用于将稀释消毒液分多次输入到分量稀释罐中,所述分量稀释罐用于将每次输入的稀释消毒液稀释成可用消毒液,所述进水组件用于分别向总稀释罐和分量稀释罐注入稀释用水,所述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进水组件和分次加液组件的启动和停止。所述总稀释罐与分量稀释罐上下安装或并排安装。所述分次加液组件包括加液管和加液水泵,加液管的两端分别位于总稀释罐和分量稀释罐内,加液水泵安装在加液管上并与控制器连接。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自来水管、进水水泵、两根进水管和两个进水电磁阀,进水水泵安装在自来水管上,两根进水管的一端均与自来水管连接,两根进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总稀释罐和分量稀释罐连接,两个进水电磁阀分别安装在两根进水管上。所述总稀释罐内和分量稀释罐内均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总稀释罐和分量稀释罐上均连接有溢流管。所述总稀释罐上连接有消毒原液进液管,消毒原液进液管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进液水泵。所述分量稀释罐上连接有可用消毒液出液管,可用消毒液出液管上设置有与控制器连接的出液水泵。采用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主要与专门设计的次氯酸钠发生器配合使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用于生成消毒原液,其有效氯产量为4~10g/h,有效氯浓度为5000~12000mg/L。使用时,通过总稀释罐和分量稀释罐能够将次氯酸钠发生器生产的高浓度消毒原液稀释成浓度为2~4mg/L的可用消毒液,即能够将消毒原液稀释1000倍以上,且体积小、安装方便、能够自动运行,确保最终输出的次氯酸钠消毒液能够直接应用于水箱内自来水的消毒。具体而言,总稀释罐能够从总体上对消毒原液进行稀释并得到稀释消毒液,而通过控制器和分次加液组件控制从总稀释罐进入到分量稀释罐的稀释消毒液的量就可以控制分量稀释罐具体的稀释倍数。因此,通过两个稀释罐相配合,就能够将消毒原液稀释成设定浓度的可用消毒液,同时还能够大幅减小稀释罐的体积,仅仅使用两个较小体积(每个稀释罐的体积约20升)的稀释罐就能够将消毒原液有效稀释到设定浓度,而如果使用一个稀释罐的方法则该稀释罐的体积需要1000升以上,也有利于大幅降低产品成本。2、本技术中的总稀释罐与分量稀释罐既可以采用上下安装的方式安装,也可以采用并排安装的方式安装,有利于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安装。3、本技术中的进水组件包括自来水管、进水水泵、两根进水管和两个进水电磁阀,采用该结构的进水组件能够分别为总稀释罐和分量稀释罐输送稀释用水,以及分别控制稀释用水的输入量,有利于保证稀释的准确性。4、本技术通过搅拌器有利于加快总稀释罐内和分量稀释罐的稀释速度和稀释的均匀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控制器,2、总稀释罐,3、分量稀释罐,4、水位开关,5、加液管,6、加液水泵,7、自来水管,8、进水水泵,9、进水管,10、进水电磁阀,11、搅拌器,12、溢流管,13、消毒原液进液管,14、进液水泵,15、可用消毒液出液管,16、出液水泵,17、采集模块,18、处理模块,19、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次供水水箱的消毒剂稀释装置,该稀释装置主要与专门设计的有效氯产量为4~10g/h、有效氯浓度为5000~12000mg/L的次氯酸钠发生器配合使用,该稀释装置包括控制器1、总稀释罐2、分量稀释罐3、进水组件和分次加液组件,所述总稀释罐2通过分次加液组件与分量稀释罐3相通,所述进水组件分别与总稀释罐2和分量稀释罐3连接,所述总稀释罐2和分量稀释罐3内均设置有水位开关4,所述控制器1分别与进水组件、分次加液组件和水位开关4连接。所述总稀释罐2用于将次氯酸钠发生器生产的消毒原液稀释成稀释消毒液,所述分次加液组件用于将稀释消毒液分多次输入到分量稀释罐3中,所述分量稀释罐3用于将每次输入的稀释消毒液稀释成浓度为2~4mg/L的可用消毒液,所述进水组件用于分别向总稀释罐2和分量稀释罐3注入稀释用水,所述控制器1用于分别控制进水组件和分次加液组件的启动和停止。本技术中,所述总稀释罐2与分量稀释罐3既可上下安装,也可并排安装,优选总稀释罐2与分量稀释罐3并排安装。所述分次加液组件包括加液管5和加液水泵6,加液管5的两端分别位于总稀释罐2和分量稀释罐3内,加液水泵6安装在加液管5上并与控制器1连接;其中,加液管5在总稀释罐2内的进液口要靠近总稀释罐2的底部,加液管5从分量稀释罐3的顶部或侧面上部进入其中,通过控制加液水泵6开启的时长来控制输出稀释消毒液的量。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自来水管7、进水水泵8、两根进水管9和两个进水电磁阀10,进水水泵8安装在自来水管7上,两根进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二次供水水箱的消毒剂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总稀释罐(2)、分量稀释罐(3)、进水组件和分次加液组件,所述总稀释罐(2)通过分次加液组件与分量稀释罐(3)相通,所述进水组件分别与总稀释罐(2)和分量稀释罐(3)连接,所述总稀释罐(2)和分量稀释罐(3)内均设置有水位开关(4),所述控制器(1)分别与进水组件、分次加液组件和水位开关(4)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二次供水水箱的消毒剂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1)、总稀释罐(2)、分量稀释罐(3)、进水组件和分次加液组件,所述总稀释罐(2)通过分次加液组件与分量稀释罐(3)相通,所述进水组件分别与总稀释罐(2)和分量稀释罐(3)连接,所述总稀释罐(2)和分量稀释罐(3)内均设置有水位开关(4),所述控制器(1)分别与进水组件、分次加液组件和水位开关(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二次供水水箱的消毒剂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稀释罐(2)与分量稀释罐(3)上下安装或并排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二次供水水箱的消毒剂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次加液组件包括加液管(5)和加液水泵(6),加液管(5)的两端分别位于总稀释罐(2)和分量稀释罐(3)内,加液水泵(6)安装在加液管(5)上并与控制器(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二次供水水箱的消毒剂稀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自来水管(7)、进水水泵(8)、两根进水管(9)和两个进水电磁阀(10),进水水泵(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立高晓昆刘新贵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昕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