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建锋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降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775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降尘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机,所述搅拌机上设置有齿轮圈,所述搅拌机上的齿轮圈顶部与防扬尘机构连接,所述防扬尘机构的底部与降尘机构连接,所述防扬尘机构包括传动轮、转动杆、固定板、支撑导流板、吸气罩、第一伞型齿轮、第二伞型齿轮、连接杆、扇叶和导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搅拌机的改进,在搅拌机上安装防扬尘机构在搅拌机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传动轮转动,使转动杆上的第一伞型齿轮转动,带动扇叶转动,将搅拌机进出口的扬尘吸入吸气罩,并经过导气管导入支撑导流板的内部并导入水箱内进行降尘,防止扬尘造成空气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降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降尘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灰尘,尤其使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时,搅拌机的进出口均会扬起很多的粉尘,这些粉尘如果不对其进行处理,会造成粉尘飘散在空气中,造成空气的污染,使施工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吸入一定量的颗粒物,影响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降尘装置,该建筑施工用智能化降尘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搅拌机在对混凝土进行加工时会产生很多粉尘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降尘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机,所述搅拌机上设置有齿轮圈,所述搅拌机上的齿轮圈顶部与防扬尘机构连接,所述防扬尘机构的底部与降尘机构连接;所述防扬尘机构包括传动轮、转动杆、固定板、支撑导流板、吸气罩、第一伞型齿轮、第二伞型齿轮、连接杆、扇叶和导气管;所述传动轮的底部与搅拌机上的齿轮圈啮合,所述传动轮固定安装在转动杆的外表面,所述转动杆的中部贯穿固定板的侧面并通过轴承与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支撑导流板的正面,所述支撑导流板的底部贯穿支撑台的顶部并与支撑台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导流板的底部与降尘机构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贯穿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吸气罩,所述转动杆位于吸气罩内腔的一端与第一伞型齿轮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伞型齿轮与第二伞型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伞型齿轮的底部与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部与扇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吸气罩的顶部与导气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贯穿支撑导流板的侧面并与支撑导流板的内腔固定连通,所述支撑导流板内部为中空。优选的,所述吸气罩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吸气罩分别位于搅拌机进出口的上方。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贯穿定位杆的中部并通过轴承与定位杆活动连接,所述定位杆的两端与吸气罩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降尘机构包括水箱、排气管和进水管;所述支撑导流板的底部贯穿水箱的顶部并与水箱固定连通,所述水箱一侧的顶部与排气管固定连通,所述水箱另一侧的顶部与进水管固定连通。优选的,所述排气管远离水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滤网。优选的,所述水箱底部的中部固定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降尘装置。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建筑施工用智能化降尘装置,通过对搅拌机的改进,在搅拌机上安装防扬尘机构在搅拌机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传动轮转动,使转动杆上的第一伞型齿轮转动,带动扇叶转动,将搅拌机进出口的扬尘吸入吸气罩,并经过导气管导入支撑导流板的内部并导入水箱内进行降尘,防止扬尘造成空气的污染。(2)该建筑施工用智能化降尘装置,通过水箱内部的水对进入水中的空气进行降尘,降尘后的空气经过排气管导出,并经过滤网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防止空气中的颗粒物飘散在空气中造成空气的污染。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台、2搅拌机、3防扬尘机构、301传动轮、302转动杆、303固定板、304支撑导流板、305吸气罩、306第一伞型齿轮、307第二伞型齿轮、308连接杆、309定位杆、310扇叶、311导气管、4降尘机构、401水箱、402排气管、403滤网、404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降尘装置,包括支撑台1,支撑台1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机2,搅拌机2上设置有齿轮圈,搅拌机2上的齿轮圈顶部与防扬尘机构3连接,防扬尘机构3的底部与降尘机构4连接;防扬尘机构3包括传动轮301、转动杆302、固定板303、支撑导流板304、吸气罩305、第一伞型齿轮306、第二伞型齿轮307、连接杆308、扇叶310和导气管311;传动轮301的底部与搅拌机2上的齿轮圈啮合,传动轮301固定安装在转动杆302的外表面,转动杆302的中部贯穿固定板303的侧面并通过轴承与固定板303活动连接,固定板303固定安装在支撑导流板304的正面,支撑导流板304的底部贯穿支撑台1的顶部并与支撑台1固定连接,支撑导流板304的底部与降尘机构4连接;转动杆302的两端均贯穿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吸气罩305,吸气罩30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吸气罩305分别位于搅拌机2进出口的上方,方便了对搅拌机2进出口产生的粉尘进行抽取,转动杆302位于吸气罩305内腔的一端与第一伞型齿轮306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伞型齿轮306与第二伞型齿轮307啮合,第二伞型齿轮307的底部与连接杆308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杆308的底部贯穿定位杆309的中部并通过轴承与定位杆309活动连接,定位杆309的两端与吸气罩305的内壁固定连接,对连接杆308进行支撑定位,连接杆308的底部与扇叶310的顶部固定连接,吸气罩305的顶部与导气管311的一端固定连通,导气管311的另一端贯穿支撑导流板304的侧面并与支撑导流板304的内腔固定连通,支撑导流板304内部为中空。通过对搅拌机2的改进,在搅拌机2上安装防扬尘机构3在搅拌机2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传动轮301转动,使转动杆302上的第一伞型齿轮306转动,带动扇叶310转动,将搅拌机2进出口的扬尘吸入吸气罩305,并经过导气管311导入支撑导流板304的内部并导入水箱401内进行降尘,防止扬尘造成空气的污染。降尘机构4包括水箱401、排气管402和进水管404;支撑导流板304的底部贯穿水箱401的顶部并与水箱401固定连通,水箱401一侧的顶部与排气管402固定连通,排气管402远离水箱4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滤网403,水箱401另一侧的顶部与进水管404固定连通,水箱401底部的中部固定连通有出水管,出水管上固定安装有截止阀。通过水箱401内部的水对进入水中的空气进行降尘,降尘后的空气经过排气管402导出,并经过滤网403对空气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防止空气中的颗粒物飘散在空气中造成空气的污染。在使用时,开启搅拌机2上的电机带动搅拌机2外壳转动,使齿轮圈转动,带动传动轮301和转动杆302转动,使第一伞型齿轮306带动第二伞型齿轮307转动,使连接杆308带动扇叶310转动,转动产生一定的吸力,将搅拌机2进出口的扬尘吸入吸气罩305,并经过导气管311导入支撑导流板304的内部并导入水箱401内进行降尘。当空气进入水箱401内部的水时,水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降尘,降尘后的空气经过排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降尘装置,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机(2),所述搅拌机(2)上设置有齿轮圈,所述搅拌机(2)上的齿轮圈顶部与防扬尘机构(3)连接,所述防扬尘机构(3)的底部与降尘机构(4)连接;/n所述防扬尘机构(3)包括传动轮(301)、转动杆(302)、固定板(303)、支撑导流板(304)、吸气罩(305)、第一伞型齿轮(306)、第二伞型齿轮(307)、连接杆(308)、扇叶(310)和导气管(311);/n所述传动轮(301)的底部与搅拌机(2)上的齿轮圈啮合,所述传动轮(301)固定安装在转动杆(302)的外表面,所述转动杆(302)的中部贯穿固定板(303)的侧面并通过轴承与固定板(303)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303)固定安装在支撑导流板(304)的正面,所述支撑导流板(304)的底部贯穿支撑台(1)的顶部并与支撑台(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导流板(304)的底部与降尘机构(4)连接;/n所述转动杆(302)的两端均贯穿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吸气罩(305),所述转动杆(302)位于吸气罩(305)内腔的一端与第一伞型齿轮(306)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伞型齿轮(306)与第二伞型齿轮(307)啮合,所述第二伞型齿轮(307)的底部与连接杆(30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08)的底部与扇叶(31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吸气罩(305)的顶部与导气管(311)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导气管(311)的另一端贯穿支撑导流板(304)的侧面并与支撑导流板(304)的内腔固定连通,所述支撑导流板(304)内部为中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智能化降尘装置,包括支撑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机(2),所述搅拌机(2)上设置有齿轮圈,所述搅拌机(2)上的齿轮圈顶部与防扬尘机构(3)连接,所述防扬尘机构(3)的底部与降尘机构(4)连接;
所述防扬尘机构(3)包括传动轮(301)、转动杆(302)、固定板(303)、支撑导流板(304)、吸气罩(305)、第一伞型齿轮(306)、第二伞型齿轮(307)、连接杆(308)、扇叶(310)和导气管(311);
所述传动轮(301)的底部与搅拌机(2)上的齿轮圈啮合,所述传动轮(301)固定安装在转动杆(302)的外表面,所述转动杆(302)的中部贯穿固定板(303)的侧面并通过轴承与固定板(303)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板(303)固定安装在支撑导流板(304)的正面,所述支撑导流板(304)的底部贯穿支撑台(1)的顶部并与支撑台(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导流板(304)的底部与降尘机构(4)连接;
所述转动杆(302)的两端均贯穿并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吸气罩(305),所述转动杆(302)位于吸气罩(305)内腔的一端与第一伞型齿轮(306)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伞型齿轮(306)与第二伞型齿轮(307)啮合,所述第二伞型齿轮(307)的底部与连接杆(308)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308)的底部与扇叶(310)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吸气罩(305)的顶部与导气管(3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蔡建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