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水冷却过滤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73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循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冷却过滤再利用装置,包括喷淋塔,还包括进水管路、循环管路、分隔板和循环池,循环池内具有敞口朝上的池腔,分隔板呈竖直设置在池腔内,并且用以将池腔内分隔为沉淀腔和循环腔,分隔板上部具有能够供循环水由沉淀腔流入循环腔内的过滤部,分隔板为不透水板,过滤部的上表面水平高度低于循环池的上表面水平高度,喷淋塔的输出口通过进水管路与沉淀腔内相连通,进水管路上设置有导流泵,循环管路与循环腔内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明了,且整体制作、维护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水冷却过滤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循环
,具体涉及一种循环水冷却过滤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在注塑车间中,由于有数台机器同时运作,且会产生大量的高热气体,这些高热气体中具有一些对自然有害杂质,因此,这些高热气体无法直接排至大气中,需要在车间中率先降温过滤,即采用喷淋塔对高热气体展开降温、过滤作用;由于高热气体是持续产生,因此需要持续对其进行降温、过滤,那么喷淋塔中所采用的喷淋水即需要反复利用,以节省资源;现有的喷淋塔水冷却、过滤系统大多结构复杂,不经济实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水冷却过滤再利用装置。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循环水冷却过滤再利用装置,包括喷淋塔,还包括进水管路、循环管路、分隔板和循环池,所述循环池内具有敞口朝上的池腔,所述分隔板呈竖直设置在池腔内,并且用以将池腔内分隔为沉淀腔和循环腔,所述分隔板上部具有能够供循环水由沉淀腔流入循环腔内的过滤部,所述分隔板为不透水板,所述过滤部的上表面水平高度低于循环池的上表面水平高度,所述喷淋塔的输出口通过进水管路与沉淀腔内相连通,所述进水管路上设置有导流泵,所述循环管路与循环腔内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池的外侧部开设有能够与沉淀腔内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接近沉淀腔的腔底设置,所述进水管路的一端与第一通孔内相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过滤部包括矩形框架和过滤网,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部能够拆卸的安装在分隔板的顶部,所述过滤网设置在矩形框架的内框。进一步的,所述分隔板的顶部开设有插槽,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部设有能够与插槽内插接配合的凸起,所述矩形框架通过所述凸起能够竖直插设在分隔板的顶部,所述矩形框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滑块,所述池腔的内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导向槽,所述矩形框架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滑块与一个导向槽内竖直活动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框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把手,两个所述把手均处于矩形框架的顶部,所述把手与矩形框架的顶部铰接配合。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部中,除去与凸起相连接的部分以外,其余部分均贴设有密封片。进一步的,所述矩形框架对应沉淀腔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密封卡块,两个所述密封卡块分别处于矩形框架的两端,所述密封卡块与矩形框架水平活动配合,所述池腔的内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密封卡块能够分别与一个卡槽卡接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沉淀腔内设有呈竖直的搅拌轴,所述循环池的底部设有与搅拌轴传动连接的电机,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搅拌轴正对第一通孔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过滤再利用装置,车间内的高温气体经过喷淋塔被冷却,然后气体中杂质与喷淋水混合,并通过导流泵和进水管路进入沉淀腔内,预构成循环水使用;率先进入的循环水会被搅拌叶片搅动,在离心作用力下,加速沉淀效果,同时也起到散热作用;然后随着沉淀腔内的液位上升,到达过滤部的高度后,沉淀腔内的循坏水会通过过滤中的过滤网流入循环腔内,同时杂质被过滤网截留;进入循环腔内后,通过循环管路进行输送,实现循环使用;另外,在过滤部需要清洗的时候,首先通过把手将矩形框架提起;凸起与插槽不需要卡接配合,这样人工在将矩形框架上提的时候,不会费力,可以很轻松的提起;同时导向槽和滑块之间也不是紧密配合的;也增加的提起的方便;提起后,对过滤网实施清洗,清洗完毕后,人工将矩形框架以竖直姿态,并通过凸起插入插槽内;由于重力作用下,密封片和分隔板顶部紧密接触,构成密封作用,然后拨动密封卡块与卡槽卡接配合,实现导向槽区域的密封;本技术结构简单、明了,且整体制作、维护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一;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平面示意图二;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图4中B处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中:喷淋塔1。进水管路2,导流泵211。循环管路3。分隔板4,循环池411,沉淀腔412,循环腔413,卡槽414。矩形框架5,过滤网511,密封卡块512。插槽6,凸起611,滑块612,导向槽613,把手614,密封片615。搅拌轴7,电机711,搅拌叶片7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6所示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过滤再利用装置,包括喷淋塔1,还包括进水管路2、循环管路3、分隔板4和循环池411,所述循环池411内具有敞口朝上的池腔,所述分隔板4呈竖直设置在池腔内,并且用以将池腔内分隔为沉淀腔412和循环腔413,所述分隔板4上部具有能够供循环水由沉淀腔412流入循环腔413内的过滤部,所述分隔板4为不透水板,所述过滤部的上表面水平高度低于循环池411的上表面水平高度,所述喷淋塔1的输出口通过进水管路2与沉淀腔412内相连通,所述进水管路2上设置有导流泵211,所述循环管路3与循环腔413内相连通。所述循环池411的外侧部开设有能够与沉淀腔412内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接近沉淀腔412的腔底设置,所述进水管路2的一端与第一通孔内相连通,将第一通孔设置在接近沉淀腔412的腔底是为了确保,通过喷淋塔1进入的待过滤的水距离过滤部需要由一段上下高度差的过程,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水冷却过滤再利用装置,包括喷淋塔(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路(2)、循环管路(3)、分隔板(4)和循环池(411),所述循环池(411)内具有敞口朝上的池腔,所述分隔板(4)呈竖直设置在池腔内,并且用以将池腔内分隔为沉淀腔(412)和循环腔(413),所述分隔板(4)上部具有能够供循环水由沉淀腔(412)流入循环腔(413)内的过滤部,所述分隔板(4)为不透水板,所述过滤部的上表面水平高度低于循环池(411)的上表面水平高度,所述喷淋塔(1)的输出口通过进水管路(2)与沉淀腔(412)内相连通,所述进水管路(2)上设置有导流泵(211),所述循环管路(3)与循环腔(413)内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冷却过滤再利用装置,包括喷淋塔(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管路(2)、循环管路(3)、分隔板(4)和循环池(411),所述循环池(411)内具有敞口朝上的池腔,所述分隔板(4)呈竖直设置在池腔内,并且用以将池腔内分隔为沉淀腔(412)和循环腔(413),所述分隔板(4)上部具有能够供循环水由沉淀腔(412)流入循环腔(413)内的过滤部,所述分隔板(4)为不透水板,所述过滤部的上表面水平高度低于循环池(411)的上表面水平高度,所述喷淋塔(1)的输出口通过进水管路(2)与沉淀腔(412)内相连通,所述进水管路(2)上设置有导流泵(211),所述循环管路(3)与循环腔(413)内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过滤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池(411)的外侧部开设有能够与沉淀腔(412)内相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接近沉淀腔(412)的腔底设置,所述进水管路(2)的一端与第一通孔内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过滤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包括矩形框架(5)和过滤网(511),所述矩形框架(5)的底部能够拆卸的安装在分隔板(4)的顶部,所述过滤网(511)设置在矩形框架(5)的内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水冷却过滤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4)的顶部开设有插槽(6),所述矩形框架(5)的底部设有能够与插槽(6)内插接配合的凸起(611),所述矩形框架(5)通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少平谭克脑张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欣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