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电式冲击波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562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电式冲击波释放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依次设有呈球冠状的、且所在球的球心重合的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以及第三电极片,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之间以及第二电极片与第三电极片之间分别设有由若干个压电陶瓷晶片排列而成的压电陶瓷层,还包括用于产生高压脉冲的电源装置,第二电极片连接于电源装置的正极与负极中的一者,第一电极片与第三电极片连接于电源装置的正极与负极中的另一者。双层压电陶瓷层所产生的冲击波均聚焦于一点,具有能量大、治疗效果好的特点;由于冲击波通过压电陶瓷晶片的变形产生,具有噪音小的特点;球冠状的压电陶瓷层产生的冲击波聚焦于球心处,具有焦点集中、波形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电式冲击波释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压电冲击波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电式冲击波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用于体外治疗的冲击波产生装置通常有:液电式体外冲击波、电磁式体外冲击波以及普通压电冲击波等,但是,液电式体外冲击波波源经常需要更换电极,使用时噪音大;电磁式体外冲击波波源焦点大,波形差,噪音也大;而普通压电冲击波能量小,治疗效果差,为达到大的冲击波能量,需要很大的治疗手柄,使用不方便。因此,如何解决传统冲击波产生装置存在噪音大、使用不便以及治疗效果差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电式冲击波释放装置,能量聚集于一点,具有使用方便、焦点集中、噪音小以及冲击波能量高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压电式冲击波释放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依次设有呈球冠状的、且所在球的球心重合的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以及第三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二电极片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电极片与所述第三电极片之间分别设有由若干个压电陶瓷晶片排列而成的压电陶瓷层,还包括用于产生高压脉冲的电源装置,所述第二电极片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的正极与负极中的一者,所述第一电极片与所述第三电极片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的正极与负极中的另一者。优选的,所述壳体为将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以及所述第三电极片包裹住的球冠壳体,所述球冠壳体的球心与所述压电陶瓷层的球心重合,所述球冠壳体沿其内径方向可拆卸的设有向外凸出的凝胶垫,所述凝胶垫的外端面平行于所述球冠壳体的底面。优选的,所述凝胶垫通过固定环压紧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环通过丝口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每层所述压电陶瓷层包括至少3000个均匀排列的压电陶瓷晶片。优选的,所述压电陶瓷晶片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所述压电陶瓷晶片呈圆环形向外扩散排列分布。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还设有便于手持的手柄。优选的,所述手柄上设有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并用于控制所述电源装置开闭的开关。优选的,所述电源装置包括设于壳体上的晶片供电器,所述晶片供电器的两侧均依次连接有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以及所述第三电极片。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以及所述第三电极片均为铜片或铝片。本技术所提供的压电式冲击波释放装置,电源装置产生高压脉冲并传导至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以及第三电极片,由于第二电极片与第一电极片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与负极,因此,第二电极片与第一电极片之间便会产生高压,并将高压作用于二者之间的压电陶瓷层上,当高压脉冲通过压电陶瓷晶片时,其体积会发生改变,压电陶瓷晶片的运动会形成一个压力波,当压电陶瓷晶片复原时,同样会形成一个张力波,当成百上千个压电陶瓷晶片一起运动时会形成冲击波,同理,第二电极片与第三电极片之间的压电陶瓷层也会产生冲击波,由于第一电极片与第二电极片呈球冠状,因此,设于二者之间的压电陶瓷层也呈球冠状,从而,压电陶瓷层产生的冲击波会聚焦在一点,即球心处,以形成高能冲击波。因此,本技术所提供的压电式冲击波释放装置,双层压电陶瓷层所产生的冲击波均聚焦于一点,即球心处,以产生高能冲击波,具有能量大、治疗效果好的特点;由于冲击波通过压电陶瓷晶片的变形产生,具有噪音小的特点;球冠状的压电陶瓷层产生的冲击波聚焦于球心处,具有焦点集中、波形好的特点;同时,结构精巧、体积小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压电式冲击波释放装置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压电陶瓷晶片的排列示意图。其中,1-手柄、2-开关、3-晶片供电器、4-壳体、5-第一电极片、6-第二电极片、7-第三电极片、8-固定环、9-凝胶垫、10-压电陶瓷层、11-电源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压电式冲击波释放装置,能量聚集于一点,具有使用方便、焦点集中、噪音小以及冲击波能量高等优点。请参考图1至图3,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压电式冲击波释放装置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压电陶瓷晶片的排列示意图。本技术所提供的压电式冲击波释放装置,包括壳体4,壳体4上依次设有呈球冠状的、且所在球的球心重合的第一电极片5、第二电极片6以及第三电极片7,第一电极片5与第二电极片6之间以及第二电极片6与第三电极片7之间分别设有由若干个压电陶瓷晶片排列而成的压电陶瓷层10,还包括用于产生高压脉冲的电源装置11,第二电极片6连接于电源装置11的正极与负极中的一者,第一电极片5与第三电极片7连接于电源装置11的正极与负极中的另一者。其中,壳体4作为安装的载体,第一电极片5、第二电极片6以及第三电极片7均为球冠状并依次设置在壳体4上,即第二电极片6在中间,第一电极片5与第三电极片7位于第二电极片6的两侧,且第一电极片5、第二电极片6以及第三电极片7的球心重合于一点。第一电极片5与第二电极片6之间以及第二电极片6与第三电极片7之间均填充有压电陶瓷层10,且压电陶瓷层10由多个压电陶瓷晶片排列而成,第一电极片5、第二电极片6以及第三电极片7均呈球冠状,且第一电极片5、第二电极片6以及第三电极片7的球心重合于一点,因此,填充于第一电极片5、第二电极片6以及第三电极片7的压电陶瓷层10也呈球冠状,具体的,压电陶瓷层10由成百上千个压电陶瓷晶片排列而成。电源装置11用于产生高压脉冲,处于中间的第二电极片6连接电源装置11的正极与负极中的一者,处于外侧第一电极片5与第三电极片7用于连接电源装置11的正极与负极中的另一者,具体的,第二电极片6连接于电源装置11的正极、第一电极片5与第三电极片7连接于电源装置11的负极。电源装置11产生高压脉冲并传导至第一电极片5、第二电极片6以及第三电极片7,由于第二电极片6与第一电极片5分别连接电源的正极与负极,因此,第二电极片6与第一电极片5之间便会产生高压,并将高压作用于二者之间的压电陶瓷层10上,当高压脉冲通过压电陶瓷晶片时,其体积会发生改变,压电陶瓷晶片的运动会形成一个压力波,当压电陶瓷晶片复原时,同样会形成一个张力波,当成百上千个压电陶瓷晶片一起运动时会形成冲击波,同理,第二电极片6与第三电极片7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电式冲击波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4),所述壳体(4)上依次设有呈球冠状的且所在球的球心重合的第一电极片(5)、第二电极片(6)以及第三电极片(7),所述第一电极片(5)与所述第二电极片(6)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电极片(6)与所述第三电极片(7)之间分别设有由若干个压电陶瓷晶片排列而成的压电陶瓷层(10),还包括用于产生高压脉冲的电源装置(11),所述第二电极片(6)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11)的正极与负极中的一者,所述第一电极片(5)与所述第三电极片(7)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11)的正极与负极中的另一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电式冲击波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4),所述壳体(4)上依次设有呈球冠状的且所在球的球心重合的第一电极片(5)、第二电极片(6)以及第三电极片(7),所述第一电极片(5)与所述第二电极片(6)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电极片(6)与所述第三电极片(7)之间分别设有由若干个压电陶瓷晶片排列而成的压电陶瓷层(10),还包括用于产生高压脉冲的电源装置(11),所述第二电极片(6)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11)的正极与负极中的一者,所述第一电极片(5)与所述第三电极片(7)连接于所述电源装置(11)的正极与负极中的另一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式冲击波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为将所述第一电极片(5)、所述第二电极片(6)以及所述第三电极片(7)包裹住的球冠壳体,所述球冠壳体的球心与所述压电陶瓷层(10)的球心重合,所述球冠壳体沿其内径方向可拆卸的设有向外凸出的凝胶垫(9),所述凝胶垫(9)的外端面平行于所述球冠壳体的底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徐昆仑吴坤坤康思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