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护理床平稳转移机构,包括:智能护理床、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智能护理床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两条护理床侧轨,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均设置在智能护理床的下端,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智能护理床之间相互固定焊接,在第二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地板锁,地板锁与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相互插接,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这种配置,当脚轮与地板接触时,智能护理床处于最高位置,当地板锁与地板之间相互卡接固定时,智能护理床处于最低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智能护理床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稳固,在移动时平稳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护理床平稳转移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护理床的移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护理床平稳转移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护理床一般是医院的必备护理器械,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长期卧床不起的病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和由突发事故引起行动不便患者的护理已成为当今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已有越来越多的家居护理床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医院,疗养院和长期的智能护理病床通常在其至少一端上设有脚轮组件,以使工作人员可以更轻松地移动病床。在某些组件中,脚轮被锁定以限制或防止床的移动。然而,这种床不如腿直接接触地板的床稳定。为了提供这种改进的稳定性,已经提出了提供可伸缩的脚轮组件。当脚轮组件处于抬起位置时,床脚或脚直接与地板接合。由于床的重量,床被锁定在适当的位置。当需要移动床时,脚轮伸展并移动到与地板接合的状态,抬高脚或腿。然后可以在脚轮上自由移动床,通常,当需要移动时,脚轮组件相对于地面升高床架。然而,在许多情况下,当床处于升高位置时,需要使智能护理床的位置锁定并稳定,但是目前当智能护理床处于低位时,地板锁与脚轮会与地板接合。需要单独操作各个脚轮锁,以释放或锁定脚轮或将脚轮移动到位,稳定性较差,而且只能提供有限的可调性和多功能性。因此需要一种一种智能护理床平稳转移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护理床平稳转移机构,本技术通过这种配置,当脚轮与地板接触时,智能护理床处于最高位置,当地板锁与地板之间相互卡接固定时,智能护理床处于最低位置,本技术可以实现智能护理床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稳固,在移动时平稳转移。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护理床平稳转移机构,包括:智能护理床、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护理床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两条护理床侧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均设置在所述智能护理床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智能护理床之间相互固定焊接,在第二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地板锁,地板锁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相互插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第一支撑杆平行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一侧,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智能护理床之间留有间隙,在第一支撑杆与支架设置有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在第一连杆的一端一体连接有连接端,第一连杆通过该连接端与所述支架之间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一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相互插接,在连接件上安装有用于移动智能护理床的脚轮。进一步,所述支架的后端设置有曲柄臂,曲柄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端、支架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相互转动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均为自由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分别通过两个自由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枢转点相互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地板锁的下端为开口结构,可以固定在地板上设置的限位构件上。进一步,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护板,护板与支架之间相互固定连接,护板用于保护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进一步,所述支架的后端设置有连接架,支架通过连接架与智能护理床之间相互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护理床平稳转移机构,本技术基本上解决或消除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技术设置有地板锁与脚轮,本技术在需要固定定位时,地板锁可以固定在地板上设置的限位构件上从而限定智能护理床的位置,当需要移动时,可以人工控制曲柄臂带动两个连杆进行逆时针旋转,从而使脚轮落下与地板相互接触,因此,当连杆移动以将脚轮定位在滚动位置时,床将升高。当脚或地板锁接触地板时,床将处于最低位置,本技术通过这种配置,当脚轮与地板接触时,智能护理床处于最高位置,当地板锁与地板之间相互卡接固定时,智能护理床处于最低位置,本技术可以实现智能护理床与地面之间的连接稳固,在移动时平稳转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移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其中:1、护理床侧轨;2、智能护理床;3、支架;4、第一连接轴;5、曲柄臂;6、第一连杆;7、连接架;8、连接端;9、第二连杆;10、自由连接端;11、枢转点;12、第一支撑杆;13、连接件;14、脚轮;15、第一连接杆;16、第二支撑杆;17、第二连接轴;18、地板锁;19、第二连接杆;20、地板;21、护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在移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2与图3所示的一种智能护理床2平稳转移机构,包括:智能护理床2、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9、第一支撑杆12与第二支撑杆16,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护理床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两条护理床侧轨1,所述第一支撑杆12与第二支撑杆16均设置在所述智能护理床2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杆16的上端与所述智能护理床2之间相互固定焊接,在第二支撑杆16的下端设置有地板20锁18,地板20锁18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6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19相互插接,所述第二支撑杆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3,所述第一支撑杆12平行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6的一侧,第一支撑杆12的上端与所述智能护理床2之间留有间隙,在第一支撑杆12与支架3设置有第一连杆6与第二连杆9,在第一连杆6的一端一体连接有连接端8,第一连杆6通过该连接端8与所述支架3之间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9的一端与支架3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4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1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件13,连接件13与第一支撑杆1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15相互插接,在连接件13上安装有用于移动智能护理床2的脚轮14,所述支架3的后端设置有曲柄臂5,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护理床平稳转移机构,包括:智能护理床、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护理床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两条护理床侧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均设置在所述智能护理床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智能护理床之间相互固定焊接,在第二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地板锁,地板锁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相互插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第一支撑杆平行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一侧,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智能护理床之间留有间隙,在第一支撑杆与支架设置有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在第一连杆的一端一体连接有连接端,第一连杆通过该连接端与所述支架之间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一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相互插接,在连接件上安装有用于移动智能护理床的脚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护理床平稳转移机构,包括:智能护理床、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护理床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两条护理床侧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均设置在所述智能护理床的下端,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智能护理床之间相互固定焊接,在第二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地板锁,地板锁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相互插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第一支撑杆平行设置在第二支撑杆的一侧,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智能护理床之间留有间隙,在第一支撑杆与支架设置有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在第一连杆的一端一体连接有连接端,第一连杆通过该连接端与所述支架之间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支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轴相互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与第一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相互插接,在连接件上安装有用于移动智能护理床的脚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龙,
申请(专利权)人:环美天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