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设施化蚯蚓养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18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蚯蚓养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效设施化蚯蚓养殖装置,包括木质透气外壳,所述木质透气外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木质透气外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木质透气横板,所述木质透气横板的顶端外侧设置有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所述木质透气外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端外侧连通连接有第一不锈钢水管,所述第一不锈钢水管的顶端外侧连通连接有雾化喷水管,且雾化喷水管的左右两端外侧均与木质透气外壳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左端外侧连通连接有第二不锈钢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常闭电磁气阀、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液体温度传感器、加热丝,可以自动制造蚯蚓需要的生活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设施化蚯蚓养殖装置
本技术涉及蚯蚓养殖
,具体为一种高效设施化蚯蚓养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社会与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产品产量大幅提升,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绿化率亦不断增长,因此越来越多的农业废弃物及园林绿化垃圾随之产生,这些废弃物不仅与人争地,同时影响城市形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垃圾填埋和焚烧成为常规处理手段,由于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生物质垃圾,在填埋过程中降解缓慢,另外其腐败酸化后会产生渗滤液和沼气,不但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而且容易导致火灾乃至爆炸的危险,严重危害周围人民的生命财产,另一方面,填埋需要大量土地,目前中国大部分城市已经被垃圾填埋场所包围,对环境的影响极大,露天垃圾焚烧污染大气环境,影响交通运输,通过垃圾焚烧设备处理,由于热值低,不便于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这些垃圾中含有丰富的碳源、氮源等可被蚯蚓利用的资源,因此,通过养殖蚯蚓实现生物质固废的减量化、资源化是解决废弃物的首选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蚯蚓的应用愈加广泛,因此,对一种高效设施化蚯蚓养殖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的蚯蚓养殖方法大部分使用的是田间槽式养殖,这种养殖方法温度难于控制、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易发生蚯蚓逃跑现象,严重影响蚯蚓的产量,还有很多蚯蚓养殖主要是通过箱式养殖床、池式养殖床以及槽式养殖床来实现,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的特点,但是箱式养殖床体积小、产量低、操作过程非常的繁琐,需要人长时间的观察与操作,非常的耽误时间,且人的观察与操作范围有限,容易出现观察及操作出现错误的情况,效率低下且容易导致蚯蚓低产或者死亡,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效设施化蚯蚓养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设施化蚯蚓养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设施化蚯蚓养殖装置,包括木质透气外壳,所述木质透气外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木质透气外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木质透气横板,所述木质透气横板的顶端外侧设置有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所述木质透气外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右端外侧连通连接有第一不锈钢水管,所述第一不锈钢水管的顶端外侧连通连接有雾化喷水管,且雾化喷水管的左右两端外侧均与木质透气外壳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左端外侧连通连接有第二不锈钢水管,所述第二不锈钢水管的左端外侧连通连接有金属外壳,且金属外壳的一端外侧与木质透气外壳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金属外壳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液体压力传感器,所述金属外壳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液体温度传感器,所述金属外壳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加热丝。优选的,所述金属外壳的左端内侧连通连接有第三不锈钢水管,所述金属外壳的左端内侧连通连接有氧气管,所述氧气管的一端内侧连通连接有常闭电磁气阀,所述氧气管的右端外侧固定连接有单向阀。优选的,所述木质透气外壳的左右两端内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收线轮,所述收线轮的一端外侧转动连接有软线,所述软线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下料外壳,所述下料外壳的前后两端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连接块,所述滑动连接块的一端内侧滑动连接有不锈钢横杆,且不锈钢横杆的左右两端外侧均与木质透气外壳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下料外壳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块,所述固定连接块的一端内侧中央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刀片连接轴,所述刀片连接轴的一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搅拌刀片组,所述刀片连接轴的底端外侧固定连接有螺旋下料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常闭电磁气阀、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液体温度传感器、加热丝,可以实现装置对土壤的温度与湿度自动检测,并自动改变土壤的湿度与温度,可以自动制造蚯蚓需要的生活环境,提高蚯蚓的存活率,并提高蚯蚓的质量,同时可以在水中充入一定的氧气,可以有效的防止土壤中产生厌氧死角,防止蚯蚓死亡,大幅度的提高蚯蚓的产量,降低蚯蚓的死亡概率,不需要人工长期值守,防止因人的观察与操作范围有限,容易出现观察及操作出现错误的情况,使蚯蚓的养殖更加的自动化与高效。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固定连接块、第一电机、搅拌刀片组、螺旋下料器,可以实现蚯蚓的自动喂食,减轻人们的劳动强度,提高蚯蚓的投食质量,发酵后的秸秆,树叶,蔬菜,烂水果等经过切碎,然后与各种家畜的粪便按照一定的比例掺加在一起作为蚯蚓饲料,装置可以自动将蚯蚓饲料堆成高20厘米左右的饲料堆,并且均匀的摊平在木质透气横板上,这种方法可以更好的给蚯蚓一个饮食环境,通过设置的搅拌刀片组,不会出现饲料硬块,有利于蚯蚓生长,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蚯蚓的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金属外壳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滑动连接块的安装结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1的B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图1的C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木质透气外壳、2-控制器、3-木质透气横板、4-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5-水泵、6-第一不锈钢水管、7-雾化喷水管、8-第二不锈钢水管、9-金属外壳、10-液体压力传感器、11-液体温度传感器、12-加热丝、13-第三不锈钢水管、14-氧气管、15-常闭电磁气阀、16-单向阀、17-第一电机、18-收线轮、19-软线、20-下料外壳、21-滑动连接块、22-不锈钢横杆、23-固定连接块、24-第二电机、25-刀片连接轴、26-搅拌刀片组、27-螺旋下料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设施化蚯蚓养殖装置,包括木质透气外壳1,木质透气外壳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这种设置可以使控制器2控制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4、水泵5、液体压力传感器10、液体温度传感器11、加热丝12、常闭电磁气阀15、第一电机17、第二电机24的通电与断电,木质透气外壳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木质透气横板3,木质透气横板3的顶端外侧设置有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4,这种设置可以使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4检测土壤的温度与湿度,木质透气外壳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水泵5,水泵5的右端外侧连通连接有第一不锈钢水管6,这种设置可以使水泵5通过第一不锈钢水管6将清洁水源吸入,第一不锈钢水管6的顶端外侧连通连接有雾化喷水管7,这种设置可以使清洁水源从雾化喷水管7内侧雾化喷出,且雾化喷水管7的左右两端外侧均与木质透气外壳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水泵5的左端外侧连通连接有第二不锈钢水管8,第二不锈钢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设施化蚯蚓养殖装置,包括木质透气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透气外壳(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所述木质透气外壳(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木质透气横板(3),所述木质透气横板(3)的顶端外侧设置有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4),所述木质透气外壳(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水泵(5),所述水泵(5)的右端外侧连通连接有第一不锈钢水管(6),所述第一不锈钢水管(6)的顶端外侧连通连接有雾化喷水管(7),且雾化喷水管(7)的左右两端外侧均与木质透气外壳(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水泵(5)的左端外侧连通连接有第二不锈钢水管(8),所述第二不锈钢水管(8)的左端外侧连通连接有金属外壳(9),且金属外壳(9)的一端外侧与木质透气外壳(1)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设施化蚯蚓养殖装置,包括木质透气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木质透气外壳(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所述木质透气外壳(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木质透气横板(3),所述木质透气横板(3)的顶端外侧设置有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4),所述木质透气外壳(1)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水泵(5),所述水泵(5)的右端外侧连通连接有第一不锈钢水管(6),所述第一不锈钢水管(6)的顶端外侧连通连接有雾化喷水管(7),且雾化喷水管(7)的左右两端外侧均与木质透气外壳(1)的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所述水泵(5)的左端外侧连通连接有第二不锈钢水管(8),所述第二不锈钢水管(8)的左端外侧连通连接有金属外壳(9),且金属外壳(9)的一端外侧与木质透气外壳(1)的左端内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设施化蚯蚓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9)的顶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液体压力传感器(10),所述金属外壳(9)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液体温度传感器(11),所述金属外壳(9)的一端内侧设置有加热丝(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设施化蚯蚓养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9)的左端内侧连通连接有第三不锈钢水管(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钥吴晓菊刘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瓦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