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水母养殖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179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31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水母养殖缸,包括:支撑架,若干个养殖缸,所述养殖缸的内部设有隔板并将养殖缸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该隔板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小孔,该隔板的顶部设有雨淋盒,循环箱,所述循环箱包括第一过滤槽、第二过滤槽和储水槽,所述第一过滤槽内设有干湿分离盒,所述第二过滤槽内设有过滤介质,所述储水槽内设有水泵,进水装置和出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上结构,可以同时养殖多个水母且互不干扰,提高养殖效率,提高经济效益;不断进行水的过滤循环,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能够为水母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可以长时间的持续使用,能够节省水资源,降低了人工换水导致的繁琐,更加省时省力,大大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水母养殖缸
本技术涉及水族养殖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式水母养殖缸。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和品味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而水母作为一种刚兴起的饲养宠物越来越得到年轻人的关注。水母是一类非常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长期以来被世界各地的水族馆展出。但是水母的养殖所需条件与常规观赏鱼类的养殖方式有很大不同,水母对于海水的温度等有更高的要求。海洋馆都专门定做结构非常复杂的水母缸。水族爱好者要在自己家中饲养观赏水母,没有专门的饲养箱是不行的。现有的水母养殖缸通常是包括一个用于盛水的透明缸体,水母养殖在缸体中进行观赏,水母长时间在缸体中成长,会使缸体内部滋生有害的物质,目前的做法通常是利用水泵将缸体内部的水泵出,更换新鲜的水,这样的操作方法较为麻烦且浪费水资源;另外单个水母养殖缸养殖水母数量有限,养殖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水母养殖缸,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换水麻烦、浪费水资源、养殖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体式水母养殖缸,包括:支撑架,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面板、支脚和底板;若干个养殖缸,并列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面板上,所述养殖缸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倾斜固定在养殖缸的顶角并将养殖缸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该隔板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小孔,该隔板的顶部设有雨淋盒,所述雨淋盒位于第一腔室内;循环箱,设置于支撑架的底板上,所述循环箱包括第一过滤槽、第二过滤槽和储水槽,所述第一过滤槽内设有干湿分离盒,所述第二过滤槽内设有过滤介质,所述储水槽内设有水泵;进水装置,包括若干个进水连接头、T型进水连接管和L型进水连接管,所述进水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雨淋盒的进水管螺纹连接,进水连接头的另一端与T型进水连接管连通,所述T型进水连接管的另一端与L型进水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L型进水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出水装置,包括若干个出水连接头、出水横管和L型出水连接管,所述出水连接头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出水连接头的另一端与出水横管连通,所述出水横管与L型出水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L型出水连接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干湿分离盒的上方。优选的,所述隔板的顶边和底边均通过固定条可拆卸地固定在养殖缸的顶角处。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槽和第二过滤槽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过滤槽和储水槽之间均设有和上挡板和下挡板。优选的,所述干湿分离盒内从上到下设有分流板一和分流板二,所述分流板一上设有过滤棉。优选的,所述过滤介质为生物球、珊瑚砂、麦饭石、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所述进水连接头和所述出水连接头均设有控制阀。优选的,所述养殖缸、所述进水连接头和所述出水连接头的数量均为四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养殖缸,可以同时养殖多个水母且互不干扰,提高养殖效率,提高经济效益;设置隔板将养殖缸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设置进水装置、出水装置和循环箱,多个养殖缸的第二腔室内的水由出水装置汇聚后统一流到循环箱内,依次经第一过滤槽和第二过滤槽过滤后,再在水泵作用下流回第一腔室内,不断进行水的过滤循环,不仅可以净化水质,还能够为水母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可以长时间的持续使用,能够节省水资源,降低了人工换水导致的繁琐,更加省时省力,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本技术还具有控制简单、成本低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101-面板,102-支脚,103-底板,2-养殖缸,201-隔板,202-第一腔室,203-第二腔室,204-小孔,205-雨淋盒,3-循环箱,301-第一过滤槽,302-第二过滤槽,303-储水槽,4-进水装置,401-进水连接头,402-T型进水连接管,403-L型进水连接管,5-出水装置,501-出水连接头,502-出水横管,503-L型出水连接管,6-水泵,7-控制阀,8-固定条,9-干湿分离盒,901-分流板一,902-分流板二,10-上挡板,11-下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一体式水母养殖缸,包括:支撑架1,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面板101、支脚102和底板103;若干个养殖缸2,并列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的面板101上,所述养殖缸2的内部设有隔板201,所述隔板201倾斜固定在养殖缸2的顶角并将养殖缸2分为第一腔室202和第二腔室203,该隔板201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小孔204,该隔板201的顶部设有雨淋盒205,所述雨淋盒205位于第一腔室202内;设置雨淋盒205通过喷淋方式出水,让水母不能接近吸水孔,防止水母被吸水孔吸死。循环箱3,设置于支撑架1的底板103上,所述循环箱3包括第一过滤槽301、第二过滤槽302和储水槽303,所述第一过滤槽301内设有干湿分离盒9,所述第二过滤槽302内设有过滤介质(未图示),所述储水槽303内设有水泵6;进水装置4,包括若干个进水连接头401、T型进水连接管402和L型进水连接管403,所述进水连接头401的一端与所述雨淋盒205的进水管螺纹连接,进水连接头401的另一端与T型进水连接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水母养殖缸,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架,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面板、支脚和底板;/n若干个养殖缸,并列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面板上,所述养殖缸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倾斜固定在养殖缸的顶角并将养殖缸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该隔板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小孔,该隔板的顶部设有雨淋盒,所述雨淋盒位于第一腔室内;/n循环箱,设置于支撑架的底板上,所述循环箱包括第一过滤槽、第二过滤槽和储水槽,所述第一过滤槽内设有干湿分离盒,所述第二过滤槽内设有过滤介质,所述储水槽内设有水泵;/n进水装置,包括若干个进水连接头、T型进水连接管和L型进水连接管,所述进水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雨淋盒的进水管螺纹连接,进水连接头的另一端与T型进水连接管连通,所述T型进水连接管的另一端与L型进水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L型进水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n出水装置,包括若干个出水连接头、出水横管和L型出水连接管,所述出水连接头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出水连接头的另一端与出水横管连通,所述出水横管与L型出水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L型出水连接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干湿分离盒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水母养殖缸,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架,包括从上到下设置的面板、支脚和底板;
若干个养殖缸,并列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面板上,所述养殖缸的内部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倾斜固定在养殖缸的顶角并将养殖缸分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该隔板的中部开设有若干个小孔,该隔板的顶部设有雨淋盒,所述雨淋盒位于第一腔室内;
循环箱,设置于支撑架的底板上,所述循环箱包括第一过滤槽、第二过滤槽和储水槽,所述第一过滤槽内设有干湿分离盒,所述第二过滤槽内设有过滤介质,所述储水槽内设有水泵;
进水装置,包括若干个进水连接头、T型进水连接管和L型进水连接管,所述进水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雨淋盒的进水管螺纹连接,进水连接头的另一端与T型进水连接管连通,所述T型进水连接管的另一端与L型进水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L型进水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泵的出水口连接;
出水装置,包括若干个出水连接头、出水横管和L型出水连接管,所述出水连接头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出水连接头的另一端与出水横管连通,所述出水横管与L型出水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满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樱桃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