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食品净化机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106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食品净化机的散热结构,涉及食品净化机。食品净化机包括分体连接的主机和净化仓,主机包括壳体、供电电源及控制模块。散热结构用于为供电电源及控制模块降温,包括:进风口、出风口、散热片、风扇和风道盖板。进风口、出风口形成在壳体的壁处。散热片用于为控制模块中的发热器件散热。风扇对应布置在供电电源和散热片处。风道盖板对应在供电电源和散热片的外围空间处,具有后端面及自后端面垂直延伸的壁以形成风道。风道配合风扇的排布与风向。本申请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高效的散热,使得主机工作温度良好,运行更加稳定,工作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食品净化机的散热结构
本申请涉及食品净化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食品净化机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器产品领域中,所有的电器产品都会有功耗,会有热量产生。有一部分电器产品的内耗能高,自身发热比较严重,因此电器产品需要有良好的散热结构。电器产品工作温度不同,使得电器产品散热效率受到影响,要么散热不够充分,使得电器产品高温工作,损耗电器产品寿命;要么散热过度,造成不必要的耗能。下面以食品净化机为例:食品净化机是对食材进行农残处理的设备。在利用电解水技术的食品净化机中,通过主机给带有净化电极的净化仓通电,产生一系列的电化学反应,从而去除农药残留和细菌病毒还原食物原本的味道。现有的的主机通过风扇散热,但是,在机关食堂、幼儿园食堂这种场合,需要净化很多的食材,食品净化机需要长时间持续工作,使得主机内部的供电电源及电子器件的温度会很高,风扇散热满足不了高效散热需求。因此亟需研制出一种能够提高散热效率的散热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减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食品净化机的散热结构,食品净化机包括分体连接的主机和净化仓,所述主机包括壳体、供电电源及控制模块,所述壳体具有前端面及自前端面垂直延伸的壁以形成安装空间,所述供电电源及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安装空间内,所述供电电源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及所述净化仓供电,所述净化仓具有多个净化电极,用于放置在盛有食品的水中,在通电状态下净化食品,所述散热结构用于为所述供电电源及所述控制模块降温,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壁处,进风口用于进风,出风口用于排风;散热片,布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并位于所述供电电源的下方,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中的发热器件散热;风扇,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中并对应布置在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散热片处,用于为所述供电电源及所述散热片散热;和风道盖板,对应在所述供电电源和所述散热片的外围空间处,具有后端面及自后端面垂直延伸的壁以形成风道,所述风道盖板扣合在所述安装空间处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风道配合所述风扇的排布与风向,实现高效散热。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对应于所述散热片的一侧位置处,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对应于所述散热片的另一侧位置处,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进风口位于同侧且对应于所述供电电源的侧部位置处;所述风道盖板具有风道进风口、第一风道出风口和第二风道出风口,且对应于所述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位置。可选地,所述风扇包括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及第三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及所述第二风扇布置在所述散热片的两侧对应于进风口及第一出风口,配置成抽风且风向一致,所述第三风扇布置在所述供电电源的侧部且对应于第二出风口的位置处,配置成吹风。可选地,所述风道进风口具有腰口,配置成前大后小的腰口,以加速进风。可选地,所述风道进风口为流线型,以减小风力损失、提高风速。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道出风口具有腰口,配置成前小后大的腰口,以加速出风。可选地,所述第一风道出风口为流线型,以减小风力损失、提高风速。可选地,所述的散热结构,还包括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用于检测壳体内的温度,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风扇启动。本申请的用于食品净化机的散热结构,通过散热片为控制模块中的发热器件散热,通过对应于供电电源和散热片的外围空间处的风道盖板形成风道,通过风道配合风扇的排布与风向,实现高效的散热,使得主机工作温度良好,运行更加稳定,工作效率更高。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用于食品净化机的散热结构的示意性零件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用于食品净化机的散热结构的示意性装配图;图3是图1中的壳体、供电电源、散热片、风扇的示意性散热原理图;图4是图1中散热盖板的示意性散热原理图;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个用于食品净化机的散热结构的示意性控制原理图。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10主机,11壳体,12供电电源,13控制模块,14温度传感器,20散热结构,21散热片,22进风口,23出风口,231第一出风口,232第二出风口,24风扇,241第一风扇,242第二风扇,243第三风扇,25风道盖板,251风道进风口,252第一风道出风口,253第二风道出风口,254腰口。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用于食品净化机的散热结构的示意性零件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用于食品净化机的散热结构的示意性装配图。图3是图1中的壳体、供电电源、散热片、风扇的示意性散热原理图。图4是图1中散热盖板的示意性散热原理图。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个用于食品净化机的散热结构的示意性控制原理图。如图1所示,还可参见图2-图4,食品净化机一般可以包括分体连接的主机10和净化仓。所述主机10包括壳体11、供电电源12及控制模块13(参见图5)。所述壳体11具有前端面及自前端面垂直延伸的壁以形成安装空间。所述供电电源12及所述控制模块13安装在安装空间内。所述供电电源12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13及所述净化仓供电。所述净化仓具有多个净化电极,用于放置在盛有食品的水中,在通电状态下净化食品。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食品净化机的散热结构20,用于为所述供电电源12及所述控制模块13降温,包括:进风口22、出风口23、散热片21、风扇24和风道盖板25。进风口22和出风口23形成在所述壳体11的壁处。进风口22用于进风。出风口23用于排风。散热片21布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并位于所述供电电源12的下方,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13中的发热器件散热。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3中发热严重的器件为通断器,例如mos管、继电器或三极管。本实施例中的通断器为mos管。风扇24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中并对应布置在所述供电电源12和所述散热片21处,用于为所述供电电源12及所述散热片21散热。风道盖板25对应在所述供电电源12和所述散热片21的外围空间处,具有后端面及自后端面垂直延伸的壁以形成风道。所述风道盖板25扣合在所述安装空间处并与所述壳体1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风道配合所述风扇24的排布与风向,实现高效散热。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还可参见图2-图4,所述进风口22对应于所述散热片21的一侧位置处。所述出风口23包括第一出风口231和第二出风口232。所述第一出风口231对应于所述散热片21的另一侧位置处。所述第二出风口232与所述进风口22位于同侧且对应于所述供电电源12的侧部位置处。所述风道盖板25具有风道进风口251、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食品净化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食品净化机包括分体连接的主机(11)和净化仓,所述主机(11)包括壳体、供电电源(12)及控制模块(13),所述壳体具有前端面及自前端面垂直延伸的壁以形成安装空间,所述供电电源(12)及所述控制模块(13)安装在安装空间内,所述供电电源(12)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13)及所述净化仓供电,所述净化仓具有多个净化电极,用于放置在盛有食品的水中,在通电状态下净化食品,所述散热结构(20)用于为所述供电电源(12)及所述控制模块(13)降温,包括:/n进风口(22)、出风口(23),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壁处,进风口(22)用于进风,出风口(23)用于排风;/n散热片(21),布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并位于所述供电电源(12)的下方,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13)中的发热器件散热;/n风扇(24),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中并对应布置在所述供电电源(12)和所述散热片(21)处,用于为所述供电电源(12)及所述散热片(21)散热;和/n风道盖板(25),对应在所述供电电源(12)和所述散热片(21)的外围空间处,具有后端面及自后端面垂直延伸的壁以形成风道,所述风道盖板(25)扣合在所述安装空间处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n其中,所述风道配合所述风扇(24)的排布与风向,实现高效散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食品净化机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食品净化机包括分体连接的主机(11)和净化仓,所述主机(11)包括壳体、供电电源(12)及控制模块(13),所述壳体具有前端面及自前端面垂直延伸的壁以形成安装空间,所述供电电源(12)及所述控制模块(13)安装在安装空间内,所述供电电源(12)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13)及所述净化仓供电,所述净化仓具有多个净化电极,用于放置在盛有食品的水中,在通电状态下净化食品,所述散热结构(20)用于为所述供电电源(12)及所述控制模块(13)降温,包括:
进风口(22)、出风口(23),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壁处,进风口(22)用于进风,出风口(23)用于排风;
散热片(21),布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并位于所述供电电源(12)的下方,用于为所述控制模块(13)中的发热器件散热;
风扇(24),安装在所述安装空间中并对应布置在所述供电电源(12)和所述散热片(21)处,用于为所述供电电源(12)及所述散热片(21)散热;和
风道盖板(25),对应在所述供电电源(12)和所述散热片(21)的外围空间处,具有后端面及自后端面垂直延伸的壁以形成风道,所述风道盖板(25)扣合在所述安装空间处并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风道配合所述风扇(24)的排布与风向,实现高效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22)对应于所述散热片(21)的一侧位置处,所述出风口(23)包括第一出风口(231)和第二出风口(232),所述第一出风口(231)对应于所述散热片(21)的另一侧位置处,所述第二出风口(232)与所述进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
申请(专利权)人:水氪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