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吹风发热装置及电吹风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1100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21
本申请公开了电吹风发热装置,包括安装基座,以及折弯为波形并螺旋缠绕于所述安装基座周侧上且可连接电源以用于发热的波形螺旋发热丝,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为单丝波形螺旋发热丝。本申请电吹风发热装置通过将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设计为单丝波形螺旋发热丝,且在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上折弯成型有多个U形波,其优点不仅在于可达双丝发热丝所能达到的出热风效果,且还可减少发热丝的使用,另外还可减少生产工序,进而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上满足实际使用需求。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包括所述电吹风发热装置的电吹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吹风发热装置及电吹风
本申请涉及电吹风的
,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电吹风发热装置,以及一种电吹风。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电吹风发热装置包括安装连接座和缠绕于所述安装连接座周侧上可通电发热的发热丝,但是,现有发热丝绝大多数采用双丝结构,容易不仅生产过程较为繁琐,且还影响生产效率,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可适用于现实使用需求的电吹风发热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所要解决是针对的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吹风发热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电吹风发热装置,包括安装基座,以及折弯为波形并螺旋缠绕于所述安装基座周侧上且可连接电源以用于发热的波形螺旋发热丝,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为单丝波形螺旋发热丝。如上所述的电吹风发热装置,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上每一波形为U形。如上所述的电吹风发热装置,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外侧凸峰与其内侧凸峰间的波深范围为5~10mm,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与所述安装基座间的间距范围为3~8mm。如上所述的电吹风发热装置,所述安装基座包括:连接基体,其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轴向通孔,且其周侧上设有向外凸起以用于限位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的限位凸起片;卡接连接座,其设于所述连接基体一侧,且其上设有用于卡接所述限位凸起片的卡接凹槽。如上所述的电吹风发热装置,所述限位凸起片的数量为多片,且每一所述限位凸起片上均开设有用于卡限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的卡限凹槽。如上所述的电吹风发热装置,所述电吹风发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接线组,其一端设于所述限位凸起片上,并与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一端连接,且其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源;第二接线组,其一端设于所述限位凸起片上,并与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另一端连接,且其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源。如上所述的电吹风发热装置,所述第一接线组上设有用于防护过电流的过载熔断器,所述第二接线组上设有用于防护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发热温度过高的温度控制开关。如上所述的电吹风发热装置,所述卡接连接座周侧上设有向外凸出且同时向所述卡接凹槽开口的相反方向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上开设有沿所述卡接连接座径向方向设置以用于连接固紧的连接固紧通孔。如上所述的电吹风发热装置,所述凸出部的数量为3个,所述连接固紧通孔的数量为3个。本申请电吹风,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吹风发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申请有如下优点:1、本申请电吹风发热装置通过将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设计为单丝波形螺旋发热丝,且在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上折弯成型有多个U形波,其优点不仅在于可达双丝发热丝所能达到的出热风效果,且还可减少发热丝的使用,另外还可减少生产工序,进而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上满足实际使用需求。2、本申请通过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具有较长的波深长度,以及与所述安装基座间具有较长间距以使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通电发热时,继而当风扇对其吹风时,则可提高出风的顺畅度、出风量、降低过高风温,从而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进而进一步提高电吹风的实用性和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电吹风发热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本申请电吹风发热装置的局部分解图。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Ⅰ。图4是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Ⅱ。图5是本申请电吹风发热装置中所述连接基体的立体图。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视图Ⅲ。图7是本申请电吹风发热装置中所述卡接连接座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视图Ⅳ。图9是图7的局部放大视图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9所示,电吹风发热装置,包括安装基座1,以及折弯为波形并螺旋缠绕于所述安装基座1周侧上且可连接电源以用于发热的波形螺旋发热丝2,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为单丝波形螺旋发热丝。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上每一波形为U形。本申请电吹风发热装置通过将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设计为单丝波形螺旋发热丝,且在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上折弯成型有多个U形波,其优点不仅在于可达双丝发热丝所能达到的出热风效果,且还可减少发热丝的使用,另外还可减少生产工序,进而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最大限度上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进一步的,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外侧凸峰与其内侧凸峰间的波深范围为5~10mm,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与所述安装基座1间的间距范围为3~8mm。本申请电吹风发热装置通过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具有较长的波深长度,以及与所述安装基座1间具有较长间距以使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通电发热且当风扇对其吹风时,则可提高出风的顺畅度、出风量、降低过高风温,从而满足实际使用需求,进而进一步提高电吹风的实用性和适用性。更进一步的,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的线径范围为0.35~1mm。其目的在于满足实际选用需求。更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基座1包括连接基体101、卡接连接座102。所述连接基体101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轴向通孔1011,且其周侧上设有向外凸起以用于限位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的限位凸起片1012。其优点在于实现限位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所述卡接连接座102设于所述连接基体101一侧,且其上设有用于卡接所述限位凸起片1012的卡接凹槽1021。其优点方便组装连接所述连接基体101。更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凸起片1012的数量为多片,且每一所述限位凸起片1012上均开设有用于卡限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的卡限凹槽10121。采用所述卡限凹槽10121的目的在于实现限位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更进一步的,所述电吹风发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接线组3、第二接线组4。所述第一接线组3一端设于所述限位凸起片1012上,并与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一端连接,且其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二接线组4一端设于所述限位凸起片1012上,并与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另一端连接,且其另一端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第一接线组3上设有用于防护过电流的过载熔断器31,所述第二接线组4上设有用于防护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发热温度过高的温度控制开关41。其优点在于即可实现电连接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且还可实现双重防护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过载的目的,同时还可降低过载而发生电气起火的危险情况。更进一步的,所述卡接连接座102周侧上设有向外凸出且同时向所述卡接凹槽1021开口的相反方向凸出的凸出部1022,所述凸出部1022上开设有沿所述卡接连接座102径向方向设置以用于连接固紧的连接固紧通孔10221。其优点在于方便连接组装。更进一步的,所述凸出部1022的数量为3个,所述连接固紧通孔10221的数量为3个。其目的在于满足实际使用需求。更进一步的,本申请电吹风发热装置还包括可围设于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外侧的围护壳体5,采用所述围护壳体5的目的在于既可达到围护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的目的,又可有利于集中出风方向。本申请还提及一种电吹风,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吹风发热装置。本申请电吹风发热装置通过所述波形螺旋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吹风发热装置,包括安装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吹风发热装置还包括折弯为波形并螺旋缠绕于所述安装基座(1)周侧上且可连接电源以用于发热的波形螺旋发热丝(2),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为单丝波形螺旋发热丝。/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吹风发热装置,包括安装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吹风发热装置还包括折弯为波形并螺旋缠绕于所述安装基座(1)周侧上且可连接电源以用于发热的波形螺旋发热丝(2),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为单丝波形螺旋发热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吹风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上每一波形为U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外侧凸峰与其内侧凸峰间的波深范围为5~10mm,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与所述安装基座(1)间的间距范围为3~8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吹风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1)包括:
连接基体(101),其上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轴向通孔(1011),且其周侧上设有向外凸起以用于限位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的限位凸起片(1012);
卡接连接座(102),其设于所述连接基体(101)一侧,且其上设有用于卡接所述限位凸起片(1012)的卡接凹槽(10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吹风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片(1012)的数量为多片,且每一所述限位凸起片(1012)上均开设有用于卡限所述波形螺旋发热丝(2)的卡限凹槽(101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中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盛发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