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数据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1095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数据处理系统,包括:MAC模块,设置在数据链路层,包括数据交换部件,具有MDIO引脚,与PHY模块的MDC、MDIO以及REST引脚连接;PHY模块,设置在物理层,与MAC模块通过RGMII以太网接口连接,设置连接数据链路层设备的标准通信接口;PHY模块一侧连接数据总线,数据总线与集成在内部的隔离变压器耦合,PHY模块MDC,MDIO引脚与MAC模块的MDIO引脚连接;二者在以太网RGMII接口标准下完成对向量网数据包的传输和转发功能;RJ45接口模块,通过线缆与源端口以及源PC连接,源端口与源PC连接,RJ45接口模块具有多个数据引脚,与PHY模块通过目的端RJ45数据引脚连接,并通过隔离变压器耦合到目的PC;目的PC,与RJ45接口模块连接。实现大数据的快速交换和转发,提高了处理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数据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大数据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大数据处理不同于普通数据处理,其采用的是向量网交换过程,而不是以太网交换过程。目前通常使用单片机式向量网交换设备,单片机接收PC机的数据时只能以字节数来计量,因此还要完成数据的串并转换功能,处理的性能极低,其中能够交换模块用来实现向量交换机的交换局镇,只能进行小数据规模的数据通信,不能完成大数据的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结构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大数据处理系统,综合使用以太网的相关标准以及向量网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的特点。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大数据处理系统,包括:MAC模块,设置在数据链路层,包括数据交换部件,具有MDIO引脚,与PHY模块的MDC、MDIO以及REST引脚连接;PHY模块,设置在物理层,与所述MAC模块通过RGMII以太网接口连接,设置连接所述数据链路层设备的标准通信接口;所述PHY模块一侧连接数据总线,所述数据总线与集成在内部的隔离变压器耦合,所述PHY模块MDC,MDIO引脚与所述MAC模块的MDIO引脚连接;所述MAC模块和所述PHY模块在以太网RGMII接口标准下完成对向量网数据包的传输和转发功能;RJ45接口模块,通过线缆与源端口以及源PC连接,所述源端口与源PC连接,所述RJ45接口模块具有多个数据引脚,与PHY模块通过目的端RJ45数据引脚连接,并通过隔离变压器耦合到目的PC;目的PC,与所述RJ45接口模块连接。优选的,所述PHY模块具有LED引脚,与端口内部集成的发光二极管连接。优选的,还包括配置芯片FLASHROM,所述MAC模块与配置芯片FLASHROM连接并交换数据。优选的,还包括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MAC模块与所述PHY模块连接。优选的,还包括时钟模块,分别与所述MAC模块与所述PHY模块连接。优选的,所述MAC模块为FPGA芯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实现了大数据以及大数据包的快速交换和转发,在数据转发过程中不用查表,完成对路由信息的收集和维护,提高了大数据处理性能。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本技术的目标及特征考虑到如下结合附图的描述将更加明显,附图中:附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大数据处理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大数据处理系统,包括:MAC模块,设置在数据链路层,提供对PHY模块的控制和数据传送功能,包括数据交换部件,用于完成调度过程,并根据具体的向量地址重新打包数据包,通过以太网标准发送给所述PHY模块,具有MDIO引脚,与PHY模块的MDC、MDIO以及REST引脚连接;PHY模块,设置在物理层,与所述MAC模块通过RGMII以太网接口连接,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输所需要的光电信号、时钟基准、信号转换、编码方法以及电路配置的标准,并设置连接数据链路层设备的标准通信接口;PHY模块一侧连接数据总线,数据总线与集成在内部的隔离变压器耦合,PHY模块MDC,MDIO引脚与所述MAC模块的MDIO引脚连接,实现对PHY内部寄存器的读写控制并修改所述PHY模块的工作模式;所述MAC模块和所述PHY模块在以太网RGMII接口标准下完成对向量网数据包的传输和转发功能;RJ45接口模块,通过线缆与源端口以及源PC连接,源端口与源PC连接,所述RJ45接口模块具有多个数据引脚,与PHY模块连接向其传送差分信号对,PHY模块通过对差分信号检错、编码等操作,转化非差分信号并通过以太网标准接口RGMII接口传输给MAC模块,MAC模块通过内部逻辑和程序对向量数据包进行解析,分析向量地址,通过交换部件完成调度过程,并根据具体的向量地址重新打包数据包,通过以太网标准重新发给PHY模块,PHY模块再次通过检测、编码和转化操作将差分信号发送给向量地址的目的端RJ45数据引脚,并再次通过隔离变压器耦合到目的端口,进而目的PC即可接收源PC所发送的向量数据包,进行数据处理;目的PC,用于接收源PC发送的向量数据包并进行处理;配置芯片FLASHROM,MAC模块与配置芯片FLASHROM连接并交换数据;电源模块,分别与MAC模块与PHY模块连接;时钟模块,分别与MAC模块与PHY模块连接PHY模块具有LED引脚,与端口内部集成的发光二极管连接,当PHY模块与RJ45模块某端口有数据传输时,PHY的LED引脚驱动相应端口的内部集成的发光二极管进行点亮,从而直观显示数据的收发状态。还包括。本实施例中,MAC模块为FPGA芯片,可重用得大规模可编程半定制化器件,通过对FPGA编程及其外围电路设计可以实现一个虚拟的MAC芯片的功能,降低设计风险,提高系统适用性,对于大数据处理的定制化设计和开发有益,通过对FPGA模块化设计实现对向量数据包的地址解析、缓存、调度、输出和处理功能。本实施例实现了大数据以及大数据包的快速交换和转发,在数据转发过程中不用查表,完成对路由信息的收集和维护,提高了大数据处理性能。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同时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MAC模块,设置在数据链路层,包括数据交换部件,具有MDIO引脚,与PHY模块的MDC、MDIO以及REST引脚连接;/nPHY模块,设置在物理层,与所述MAC模块通过RGMII以太网接口连接,设置连接所述数据链路层设备的标准通信接口;所述PHY模块一侧连接数据总线,所述数据总线与集成在内部的隔离变压器耦合,所述PHY模块MDC,MDIO引脚与所述MAC模块的MDIO引脚连接;/n所述MAC模块和所述PHY模块在以太网RGMII接口标准下完成对向量网数据包的传输和转发功能;/nRJ45接口模块,通过线缆与源端口以及源PC连接,所述源端口与源PC连接,所述RJ45接口模块具有多个数据引脚,与PHY模块通过目的端RJ45数据引脚连接,并通过隔离变压器耦合到目的PC;/n目的PC,与所述RJ45接口模块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MAC模块,设置在数据链路层,包括数据交换部件,具有MDIO引脚,与PHY模块的MDC、MDIO以及REST引脚连接;
PHY模块,设置在物理层,与所述MAC模块通过RGMII以太网接口连接,设置连接所述数据链路层设备的标准通信接口;所述PHY模块一侧连接数据总线,所述数据总线与集成在内部的隔离变压器耦合,所述PHY模块MDC,MDIO引脚与所述MAC模块的MDIO引脚连接;
所述MAC模块和所述PHY模块在以太网RGMII接口标准下完成对向量网数据包的传输和转发功能;
RJ45接口模块,通过线缆与源端口以及源PC连接,所述源端口与源PC连接,所述RJ45接口模块具有多个数据引脚,与PHY模块通过目的端RJ45数据引脚连接,并通过隔离变压器耦合到目的P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旭正信知识产权服务沧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