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封机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10932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8: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塑封机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包括主回路和控制回路,所述主回路包括三相电U、V、W、断路器QF、接触器KM1的主触点、接触器KM2的主触点,断路器QF与三相电相连,接触器KM1的主触点、接触器KM2的主触点分别连接在断路器QF与塑封机驱动电机之间;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停止按钮SB1、正转按钮SB2、反转按钮SB3、接触器KM1线圈、接触器KM2线圈,正转按钮SB2与接触器KM1线圈串联组成正转控制回路,反转按钮SB3与接触器KM2线圈串联组成反转控制回路,正转控制回路与反转控制回路并联,停止按钮SB1连接在并联的正转控制回路、反转控制回路之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简单可靠的控制电路结构,替代PLC控制器对塑封机中的交流电机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封机驱动电机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封机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属于塑封机驱动电机控制

技术介绍
随着机械行业的发展,包装机械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现有技术中包装机主要朝着流水线式整体生产包装以及产品外围包装设备等方向发展。而在利用各种机械结构实现自动包装的同时,其通常需要利用三相交流电机等作为驱动动力,以机电协调控制的形式实现流水线式整体生产包装以及产品外围包装等。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PLC等控制器对包装机械中的交流电机进行控制,但PLC控制器成本造价较高,需要维护人员具备需要一定的编程调试能力,使用门槛较高,在一些对于包装动力要求不高的场合实用性不强。尤其对于塑封机等场合,仅需控制电热板进行贴近、远离等两种操作即可,使用要求较低,出于成本控制的考虑,亟需一种新型塑封机驱动电机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塑封机驱动电机控制电路,以简单可靠的控制电路结构,替代PLC控制器对塑封机中的交流电机进行控制,具有成本低、可靠性高、操作简单的优点。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封机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包括主回路和控制回路,所述主回路包括三相电U、V、W、断路器QF、接触器KM1的主触点、接触器KM2的主触点,断路器QF与三相电相连,接触器KM1的主触点、接触器KM2的主触点分别连接在断路器QF与塑封机驱动电机之间,接触器KM1的主触点使三相电按照U-V-W的相序接入塑封机驱动电机,接触器KM2的主触点使三相电按照W-V-U的相序接入塑封机驱动电机;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停止按钮SB1、正转按钮SB2、反转按钮SB3、接触器KM1线圈、接触器KM2线圈,正转按钮SB2与接触器KM1线圈串联组成正转控制回路,反转按钮SB3与接触器KM2线圈串联组成反转控制回路,正转控制回路与反转控制回路并联,停止按钮SB1一端连接在并联的正转控制回路、反转控制回路之前,停止按钮SB1另一端连接至三相电的W相。为了防止相间短路,采用按钮联锁(机械)的正反转控制回路,具体为:正转控制回路上串联有反转按钮SB3的联锁按钮,反转按钮SB3的联锁按钮与反转按钮SB3的状态相反;反转控制回路上串联有正转按钮SB2的联锁按钮,正转按钮SB2的联锁按钮与正转按钮SB2的状态相反。为了防止相间短路,采用接触器联锁(电气)的正反转控制回路,具体为:正转控制回路上串联有接触器KM2的常闭点;反转控制回路上串联有接触器KM1的常闭点。为了保护塑封机驱动电机,还包括热继电器KH,热继电器KH线圈连接在断路器QF与接触器KM1的主触点、接触器KM2的主触点之间,热继电器KH常闭点连接在三相电的U相与正转控制回路之间。为了实现过流保护,停止按钮SB1与三相电W相之间连接有熔断器FU2,热继电器KH常闭点与三相电U相之间连接有熔断器FU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以继电器、断路器等常规元件,构成结构简单的塑封机电机控制电路,成本低、稳定性高,操作便捷,维护简单,应用在塑封机驱动控制领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使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塑封机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主回路和控制回路,所述主回路包括三相电U、V、W、断路器QF、接触器KM1的主触点、接触器KM2的主触点,断路器QF与三相电相连,接触器KM1的主触点、接触器KM2的主触点分别连接在断路器QF与塑封机驱动电机之间,接触器KM1的主触点使三相电按照U-V-W的相序接入塑封机驱动电机,接触器KM2的主触点使三相电按照W-V-U的相序接入塑封机驱动电机;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停止按钮SB1、正转按钮SB2、反转按钮SB3、接触器KM1线圈、接触器KM2线圈,正转按钮SB2与接触器KM1线圈串联组成正转控制回路,反转按钮SB3与接触器KM2线圈串联组成反转控制回路,正转控制回路与反转控制回路并联,停止按钮SB1一端连接在并联的正转控制回路、反转控制回路之前,停止按钮SB1另一端连接至三相电的W相。为了防止相间短路,本实施例采用按钮联锁(机械)与接触器联锁(电气)的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回路,具体为:正转控制回路上串联有反转按钮SB3的联锁按钮,反转按钮SB3的联锁按钮与反转按钮SB3的状态相反;反转控制回路上串联有正转按钮SB2的联锁按钮,正转按钮SB2的联锁按钮与正转按钮SB2的状态相反。正转控制回路上串联有接触器KM2的常闭点;反转控制回路上串联有接触器KM1的常闭点。使用了按钮联锁,即使同时按下正反转按钮,调相用的两接触器也不可能同时得电,机械上避免了相间短路。另外,由于应用的接触器联锁,所以只要其中一个接触器得电,其长闭触点就不会闭合,这样在机械、电气双重联锁的应用下,电机的供电系统不可能相间短路,有效地保护了电机,同时也避免在调相时相间短路造成事故,烧坏接触器。为了保护塑封机驱动电机,还包括热继电器KH,热继电器KH线圈连接在断路器QF与接触器KM1的主触点、接触器KM2的主触点之间,热继电器KH常闭点连接在三相电的U相与正转控制回路之间。为了实现过流保护,停止按钮SB1与三相电W相之间连接有熔断器FU2,热继电器KH常闭点与三相电U相之间连接有熔断器FU1。本实施例主回路采用两个接触器,即正转接触器KM1和反转接触器KM2。当接触器KM1的三个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U―V―W接入电动机。当接触器KM1的三个主触头断开,接触器KM2的三个主触头接通时,三相电源的相序按W―V―U接入电动机,电动机就向相反方向转动。电路要求接触器KM1和接触器KM2不能同时接通电源,否则它们的主触头将同时闭合,造成U、W两相电源短路。为此在KM1和KM2线圈各自支路中相互串联对方的一对辅助常闭触头,以保证接触器KM1和KM2不会同时接通电源,KM1和KM2的这两对辅助常闭触头在线路中所起的作用称为联锁或互锁作用,这两正向启动过程对辅助常闭触头就叫联锁或互锁触头。本实施例所述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为:正向启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B2,接触器KM1线圈通电,KMl线圈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1的主触点闭合,电动机连续正向运转。停止过程按下停止按钮SB1,接触器KMl线圈断电,KMl线圈失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l的主触点断开,切断电动机定子电源,电动机停转。反向启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B3,接触器KM2线圈通电,KM2线圈通电,串联在电动机回路中的KM2的主触点闭合,电动机连续反向运转。保护功能热继电器KH用于对所述电动机进行温度检测,常温下该继电器常闭状态。当出现过温时,热继电器动作跳开,对电动机进行热保护。紧急状态下可以操作断路器Q断开,切断三相输入电源,进行急停保护。同时熔断器FU1、F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封机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回路和控制回路,所述主回路包括三相电U、V、W、断路器QF、接触器KM1的主触点、接触器KM2的主触点,断路器QF与三相电相连,接触器KM1的主触点、接触器KM2的主触点分别连接在断路器QF与塑封机驱动电机之间,接触器KM1的主触点使三相电按照U-V-W的相序接入塑封机驱动电机,接触器KM2的主触点使三相电按照W-V-U的相序接入塑封机驱动电机;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停止按钮SB1、正转按钮SB2、反转按钮SB3、接触器KM1线圈、接触器KM2线圈,正转按钮SB2与接触器KM1线圈串联组成正转控制回路,反转按钮SB3与接触器KM2线圈串联组成反转控制回路,正转控制回路与反转控制回路并联,停止按钮SB1一端连接在并联的正转控制回路、反转控制回路之前,停止按钮SB1另一端连接至三相电的W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封机驱动电机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回路和控制回路,所述主回路包括三相电U、V、W、断路器QF、接触器KM1的主触点、接触器KM2的主触点,断路器QF与三相电相连,接触器KM1的主触点、接触器KM2的主触点分别连接在断路器QF与塑封机驱动电机之间,接触器KM1的主触点使三相电按照U-V-W的相序接入塑封机驱动电机,接触器KM2的主触点使三相电按照W-V-U的相序接入塑封机驱动电机;所述控制回路包括停止按钮SB1、正转按钮SB2、反转按钮SB3、接触器KM1线圈、接触器KM2线圈,正转按钮SB2与接触器KM1线圈串联组成正转控制回路,反转按钮SB3与接触器KM2线圈串联组成反转控制回路,正转控制回路与反转控制回路并联,停止按钮SB1一端连接在并联的正转控制回路、反转控制回路之前,停止按钮SB1另一端连接至三相电的W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封机驱动电机控制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文卿王晓丹曹峻秘铭崔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